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重思赞米亚区域的稻作与社会——物种间民族志角度的观察

发布时间:2023-12-13 19:27
  在被斯科特重新界定后包含了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大陆山地的"赞米亚"地区,不仅人群之间界限模糊、不断混杂,稻作也表现与常见的集约型水田农业明显不同的一面。本文通过水稻、陆稻和块根类作物的比较,对本区域农业生产逻辑的内在理路进行重新梳理,发现以往认为分属两种生产体系的稻作农业和山地游耕农业存在某种一致性:缺少田间管理,不提倡用增加劳动投入的方式追求高产,都看重从周围环境中获取多样性的食物。不仅是从事游耕的居民在逃离统治,赞米亚地区经营稻作的农民也有与低地政权关系疏远的一面。斯科特对于边陲地区农业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理解还有不足,本研究可以对其将稻作和块根种植分别视为"服从农业"和"逃跑农业"的基础论断构成某种程度上的挑战。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学科史上“稻作文明”假说
二、灌溉农业与旱地农业:赞米亚地区粮食生产中的异和同
    (一)水稻与块根作物
    (二)稻作与刀耕火种:低纬度地区农业的殊途同归
三、混农林业与多元化的食物来源
四、赞米亚区域的稻作与社会
五、边疆与农业边疆:重思稻作的多样性



本文编号:3873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873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f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