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方式

发布时间:2017-06-06 18:13

  本文关键词: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近现代,民族问题是个大问题,因此当某一个论题涉及到民族时,都比较慎重,导致这一局面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另一个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民族问题经常被意识形态化。本文正是这一背景之下,对民族的整合在认识论上做出一个大概的论述。应该来说论述民族整合的文章不可谓不多,本文也正是借鉴这些文章中的一些观念,对民族整合这一论题展开更系统、更深入的论述,论文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为什么要提出民族整合这一论题?本文认为,之所以提出这一论题是因为民族很容易被一些利益集团意识形态化,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使作为一个实体的民族共同体最后变成一个空的概念。在这一分析基础上,本文继续论述民族是如何整合的?就民族如何整合来说,只要具体的分析一下民族与社会这一组词语的微妙关系就能把问题大概搞清楚了,这其中的关系就是把一个民族或者说一个国家搞成一个社会,还是把一个社会搞成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就前者而言,在一个共同体内的成员只是如此这般的生活着,他们生活的基础就是基于共同体内成员长期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规则,而后者则更重视成为某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成员本身。 最后,本文将论述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方式,并且具体分析为什么现代意义的民族需要用法律、正式制度来整合。具体来说就是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主要依赖于制度,是因为人们获得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因此只能制定出一个具体的规则来减少共同体内成员之间互动的成本,而这些规则是共同体内成员在长期相互的互动过程中各方力量的博弈的结果,每一种制度都代表着某一集团的即得利益。
【关键词】:民族 情感 慎思 互动 整合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一 民族何以需要整合?8-15
  • 1 民族作为心理实在的分析9-10
  • 2 民族作为物理性质实在的分析10-15
  • 二 民族的整合是怎样可能的?15-24
  • 1 民族是如何被整合的?16-21
  • 2 从动态的视角看民族的整合过程21-24
  • 三 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方式24-35
  • 1 对制度对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作用的分析24-28
  • 2 对情感对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作用的分析28-35
  • 结论35-43
  • 1 从中庸之道看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方式36-38
  • 2 从信息不对称看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方式38-43
  • 参考文献43-46
  • 后记46-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训;;论民生刑法的出场——受达顿《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社会到民权社会》的启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陈宇秦;;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困境[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3 胡书庆;;词语穿越诗歌和生命内部时的自然呈现——金肽频诗歌印象及对他的某些心理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4 张习涛;何新;;沈从文的幽暗意识与文学书写[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管斌;;中国经济法学总论30年研究:关键词视角[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7 王佳慧;;当代中国农民权利保护的特殊性及其内容建构[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8 蔡英辉;;政策清理与政策整合:基于网络治理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林林;;法律文化的社会“过程性”[J];比较法研究;2010年05期

10 林林;;法律文化生态:冲突与分化[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航行;王旭瑞;;陕西网络媒体发展与公众关系调查报告[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郭彦朋;李思遥;;探析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杨明;张伟;;也谈社会公共伦理——基于个体社会角色的一种思考[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朱凌飞;胡仕海;;木楞房里的社会文化空间[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李宏英;郭静;;任务反馈指向和启动效应对前瞻记忆的影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王清芳;李成蹊;;浅论体育精神的渊源与现实意义[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郭佩霞;;挖掘民族文化潜能 推动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胡范铸;;中国新闻言语行为构成性规则的演绎分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宗良;王珏;燕楠;杨琴;;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脑电生物反馈系统的开发[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6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9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内容记忆法及其在交替传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魏海燕;警务英语口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云缦;任务型教学法在《商务交流》课程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吴婷婷;禾中之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陈巧岚;参与式发展:程阳桥景区民族旅游的人类学透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黄兰;不交易的“交易者”:广西隆安县南圩镇亥日的牛中[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马立峰;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苏地曼.阿宝财;和田玉的商业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郑秋荣;通感在触屏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意义的民族整合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27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