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08 08:37

  本文关键词:儒家礼文化对彝族道德建设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儒家思想 彝族 礼文化 道德建设 启示


【摘要】:近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社会在物质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道德方面并未能与之相适应。人类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规律性,是在对优良传统道德扬弃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彝族社会亦不例外。彝族社会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对本民族传统道德进行扬弃,又要吸收外来优秀的道德思想,其中儒家礼文化就对此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尽管儒家礼文化依然存在一些糟粕,譬如三年之丧等,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儒家礼文化进行扬弃,让其有益成分对彝族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镜鉴。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儒家思想 彝族 礼文化 道德建设 启示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YZWH1507)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SC15C022)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zx2015-sb11)
【分类号】:B222;C95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物质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精神生活并未能与之相适应。本文以彝族社会为例,通过对儒家和彝族礼文化等进行分析,期待为彝族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镜鉴。一、儒家礼文化中华民族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称号。“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明;殷商礼文化态势考辨[J];求实;2004年S1期

2 董梅;;浅探中国传统礼文化“和”的精神[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12期

3 王赢;;对传统礼文化的价值审视[J];消费导刊;2010年07期

4 薛立芳;;由《曲礼》谈传统礼文化中的敬、节、让[J];前沿;2011年14期

5 胡淑芳;;从《论语》看中国礼文化的特点[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高树帜;中华礼文化的由来及其精华[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7 周何;;如何让旧有的礼文化发挥现代的社会功能[J];孔学研究;1999年00期

8 左全定;;中西方送礼与受礼文化之差异[J];中学生英语读写(高中版);2003年02期

9 张刚;从宗法之礼到孝道之礼——孟子对传统礼文化的贡献[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10 曹亚芳;;论中国传统礼文化的现代转型[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克;;塑造城市精神,发展社会主义礼文化[A];百年伟人光百代——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4年

2 袁眉;;礼文化和汉语言系统[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周何;;如何让旧有的礼文化发挥现代的社会功能[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赵公森;;开展书礼文化教育 塑造儿童美好心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飚;中国源文化的现代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顾俊民;“礼品回收”析[N];杭州日报;2011年

3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黄意明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秦惠兰;重建清明节的情感内核[N];文汇报;2011年

4 孙贞;传承礼文化 东方商厦做大“礼”字文章[N];中国商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谢颖;培育传统美德的根脉[N];人民政协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刘鲁 金梦妍;追寻礼仪足迹 皆是孔子学生[N];音乐生活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华;礼失求诸野:勾良苗寨礼文化的意义交织[D];浙江大学;2012年

2 张自慧;礼文化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红梅;彶im地区にぉけゐ乇ンゴルQ\0礼文化にっぃて[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董梅;中国礼文化“和”观念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张昕栻;兼容与拒斥:礼文化与现代法治建设之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国伟;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39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639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c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