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6:15
本文关键词:明清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研究
【摘要】: 地处汉、藏、回文化交汇带的河(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湟(今青海西宁一带)、岷(今甘肃省岷县)、洮(今甘肃临潭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中央王朝虽早在秦代就在这一地区建立了政权,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直至明清时期,河、湟、岷、洮卫所的建立以及“土流参治”的多民族管理机制的创建与长期存在,促成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归属感从最初的部落归属发展到卫所归属最终升华为国家归属。为国家民族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茶马贸易以及戍边军屯的带动下,河、湟、岷、洮地区的民族经济由最初的部落间经济扩大为区域经济最终融入到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随着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长期交流,该地区少数民族对于国家政权及国家民族的认同已从单纯的行政归属纵深发展成为文化上的共融和心理上的适意。而所有这一切最终导致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作为国家民族的一部分长期稳定下来并延续到今天。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为视角,依靠大量历史文献、地方志以及调查资料,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角度探讨明清时期该地区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过程。 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从选题理路和意义,研究综述上对课题的立论准备做了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介绍了河湟岷洮地区的生存环境与自然资源以及明清以前该地区的历史沿革及军政建设。第三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论述分析了明清时期,河湟岷洮地区的军政建设以及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第四部分为第四章,探讨了明清时期经济建设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认同 军政建设 经济建设 少数民族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绪论7-14
- 一、选题理路与意义7-8
- 二、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述评8-14
- 第一章 概况14-30
- 第一节 生存环境与自然资源14-15
- 第二节 河、湟、岷、洮地区的历史沿革15-23
- 第三节 蒙元对河湟岷洮地区的军政管理23-30
- 一、军政管理24-28
- 二、诸王分封28-30
- 第二章 明朝河湟岷洮地区的军政建设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30-48
- 第一节 明朝在河湟岷洮地区的军事行动与军政建设30-42
- 一、明初在河湟岷洮地区的军事行动30-31
- 二、明朝在河湟岷洮地区的军政建设31-33
- 三、河、湟、岷、洮诸卫的主要特点33-42
- 第二节 河湟岷洮诸卫的设置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42-48
- 一、明初河、湟、岷、洮诸卫的建立是当地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42-43
- 二、长期稳定的安全保障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43-44
- 三、明初河、湟、岷、洮诸卫的建立为归附少数民族提供了政治发展的空间44-45
- 四、明初新防御理念与新防御体系的建成与国家认同45-48
- 第三章 清朝河湟岷洮地区军政建设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48-60
- 第一节 清朝在河湟岷洮地区的军政建设48-56
- 一、军政设置48-49
- 二、保留土司制度,实行土流分治49-51
- 三、消弱土司势力51-56
- 第二节 清代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发展56-60
- 一、国家认同的升华56-57
- 二、部落意识淡化,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向心运动57-60
- 第四章 明清时期河湟岷洮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60-79
- 第一节 农业经济的大规模开发,对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影响60-66
- 一、明初河、湟、岷、洮地区的农业开发60-64
- 二、农业开发与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64-66
- 第二节 以茶马贸易为龙头的产业经济链66-77
- 一、茶马贸易66-69
- 二、朝贡贸易69-70
- 三、区域经济圈的形成70-77
- 第三节 区域经济圈的形成与河湟岷洮地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77-79
- 参考书目79-81
-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81-82
- 一、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81
- 二、课题参与81-82
- 后记8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沐;;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J];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江荣;东乡族经济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9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679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