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21:21

  本文关键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保护 开发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价值观的日益改变,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已不是以往的纯自然的观光旅游,而更注重于获取更多知识、了解异族文化。因此,近年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越来越成为旅游业(尤其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文主要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献资源及网上相关资料,结合旅游学、民族学的相关知识,采取田野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界定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类型及特征,并阐述了波特竞争理论的差异化战略、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其次,通过对恩施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第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不健全;第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规划还不完善;第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挖掘不够;第四,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具有竞争力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相对较少;第五,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资金相对不足。再次,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措施:第一,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协调发展,完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第二,逐步完善其保护性开发的规划方案;第三,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突出地方民族特色;第四,全方位相结合,打造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及旅游项目;第五,加大有关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投资力度。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践表明:民族文化是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旅游的核心内容,旅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恩施州的民族文化资源才会因旅游而充满生机,旅游才会因文化而具有魅力,因文化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中,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当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关键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保护 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7;C91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导论9-17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
  • (二)研究意义9-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一)国内研究现状10-13
  • (二)国外研究现状13-15
  •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15
  • (一)研究目标15
  • (二)研究内容15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15-17
  • (一)研究方法15-16
  • (二)研究创新点16-17
  • 第二章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理论17-23
  • 一、概念界定17-19
  • (一)民族文化17
  • (二)民族旅游17-18
  •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18-19
  • 二、理论基础19-20
  • (一)波特竞争战略理论19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19-20
  •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征20-21
  •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20
  •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20-21
  • 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开发模式21-23
  • (一)保护模式21-22
  • (二)开发模式22-23
  • 第三章 恩施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23-34
  • 一、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概述23-27
  • (一)恩施州民族文化23-25
  • (二)恩施州旅游资源25
  • (三)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25-27
  • 二、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现状27-34
  • (一)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28-31
  • (二)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31-34
  • 第四章 恩施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34-41
  •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不健全34
  •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不完善34-36
  • (一)缺少控制性详细规划35-36
  • (二)规划内容不完善36
  • 三、对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内涵认识不充分36-37
  • (一)文化内涵挖掘相对肤浅36-37
  • (二)文化内涵展示方式比较单一37
  • 四、恩施州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37-39
  • (一)异质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不足38
  • (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缺少创新性38-39
  • 五、保护与开发民族旅游资源的资金相对匮乏39-41
  • (一)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39-40
  • (二)社会投资力度不够40-41
  • 第五章 恩施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的对策41-47
  • 一、注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41-42
  • (一)坚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协调发展41-42
  • (二)完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42
  • 二、完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规划体系42-43
  • (一)设计区域联合开发模式42-43
  • (二)完善规划内容43
  • 三、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突出民族地方特色43-44
  • (一)打造特色化旅游项目43-44
  • (二)打造特色文艺节目44
  • 四、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结合的力度44-45
  • (一)强化民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力度44
  • (二)促进民族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44-45
  • 五、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投资力度45-47
  • (一)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45
  • (二)加大社会投资力度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62
  • 附录 151-53
  • 附录 253-54
  • 附录 354-57
  • 附录 457-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2-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新年;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开发[J];中州学刊;2004年01期

2 巩洁;军垦文化旅游资源的界定和特征[J];兵团建设;2004年02期

3 陆文熙,陆铭宁;发掘各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内涵 促进凉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王丹;潘春芳;王晓珍;;农耕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J];甘肃农业;2005年12期

5 梅青,孙淑荣,李国昊;论济南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周其厚;;青岛城市开发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邹庆云;;经济发达县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J];旅游学刊;2006年04期

8 冯俊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战略[J];河南科技;2006年07期

9 徐桥凤;;粤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经济师;2006年08期

10 徐桥凤;;粤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平;;关于西林县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的思考[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2 王海蓉;;大冶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3 张桂兰;;黑龙江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4 阿尔斯朗·马木提;;新疆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郑向敏;;泉州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6 陈敬堂;;以黄埔军校史迹为龙头开发长洲文化旅游资源[A];区域旅游开发研究[C];1991年

7 于滋娴;张国莉;任文颖;;南京市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翔;王乃举;;长江流域湖北段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设想[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9 刁宗广;;徽州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10 安文新;;试论夜郎文化旅游资源定位定量分析[A];乌蒙论坛[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民族大学 马健;成都新空港:如何拓展文化旅游资源[N];四川日报;2013年

2 记者 王雄;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助推经济转型发展[N];陕西日报;2013年

3 梁圣蓉;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刘阳炼;文化旅游资源跨越式开发的原则[N];中国旅游报;2007年

5 记者 刘怀英;深度挖掘三国文化旅游资源[N];广元日报;2007年

6 辛文;整合文化旅游资源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N];西安日报;2007年

7 郭奇志;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N];湘潭日报;2006年

8 通讯员 王淇萍;外地客商纷纷到黄梅“抢”文化旅游资源[N];黄冈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李娟娟 韩乐;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精彩展示[N];渭南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杨晓星;整合文化旅游资源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N];青岛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晨;济南市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薛tbtb;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3 梅芳;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4 史珊;渝东北地区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5 仇文倩;海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6 张乾;历史文化名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周晓倩;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与协同开发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8 崔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旅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5年

9 李双莲;湖北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5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685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