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视角探析蒙古族水文化
本文关键词:从生态视角探析蒙古族水文化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灵之本。水文化来源于人类治水的实践,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推动水利事业发展、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水文化是一种反映水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综合文化。蒙古族是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在历史上被描绘成“逐水草而迁徙”的民族,蒙古族水文化的生态观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伦理观、生态习俗、法律禁忌等蒙古族传统水文化生态观对北方游牧民族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北草原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水文化进行了反思,但是把它作为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形态提出来并加以研究的论著并不很多。 本文在分析蒙古族水崇拜的意识形态所形成之缘由与民俗习惯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保护意识及其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论述选题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将蒙古族水崇拜的意识形态形成的根源分为自然社会根源和意识观念根源两个方面,并在界定自然社会、意识观念、自然环境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而论述了自然社会根源(自然环境因素、生产方式因素)和意识观念(与水息息相关的观念、自然万物有神灵的观念)。 第三部分:基于丰富的蒙古族习俗事项记载从水的象征寓意、水的祭祀、以水命名的名称三个方面阐释了蒙古族热爱水、珍惜水、崇拜水的文化内涵。水的祭祀包括水的“敖包”祭祀和水的禁忌两个方面的文化内涵;以水命名的名称包含以水命名的地名和以水命名的人名。这里展现了蒙古族保护水资源的优良传统。 第四部分:从传承蒙古族传统习俗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之两个方面较系统深入地阐明了蒙古族保护水资源的优良传统的现实意义。一方面,从防止水污染、节约用水两个方面论述了弘扬保护水资源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水的生命意义、水的资源意义、水的战略意义论述了水的作用;从水的祭祀中的意识观念、渴望雨水的意识观念、热爱大自然的意识观念论述了人与水和谐相处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蒙古族 水文化 理性思考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55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3
- 正文13-66
- 参考文献66-75
- 致谢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克;树德传统千秋事——评《蒙古族传统美德》[J];蒙古学信息;2003年01期
2 杨植霖;;团结战斗的喜悦——写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三十五周年的时候[J];中国民族;1982年05期
3 ;民政部关于同意河北省设立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和宽城满族自治县给河北省人民政府的批复[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9年23期
4 宝音;;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晓美;;乌力格尔 琴弦上的天堂[J];今日辽宁;2007年05期
6 盛丽;;蒙古族服饰——流动的图画[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年02期
7 刘海池;;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族实现民族互动的制约因素及路径[J];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8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少数民族青年民意测验答案选登(三)[J];中国民族;1986年08期
10 赵智奎;国内蒙古族古代军事思想及军制等研究述评[J];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田军;;对新时期水文化发展的几点认识和思考[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李华;卫国峰;;从传播学的角度浅谈水文化在我国的传播[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李华明;;水文化在我国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中的作用[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于开宁;郭友钊;郭雅洁;;燕赵水文化与和谐文化、和谐发展[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5 李荣男;;水文化的演变及现实意义[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史新明;;中国水文化的艺术精神初探[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周小华;;水文化如何指导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王忠法;;以治水实践为载体 大力提升湖北水文化软实力[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吴殿廷;朱青;武聪颖;王欣;宋金平;霍志玲;殷平;;水文化公园建设之探讨[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文芳;;中国水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铭;水清、水碧、水润万物爱水、护水、绿水长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贾绍凤;节水文化的传统缺失与创立机制[N];中国水利报;2008年
3 黄旭林;水利发展不可缺少对水文化的研究[N];中国水利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刘仙临;由村变城[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5 杨振之邋张丹;水景观规划设计与水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姜文来;农业水文化与农业节水[N];中国水利报;2008年
7 利津供电公司 崔爱国;培育“水文化”打造宜居城市[N];东营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郁民;从泡子到湖泊[N];大庆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冯新生;雁栖湖:再次展翼应做足水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徐钧;科学发展观启示录[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荣;蒙古族好汉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潮鲁;蒙古族长调牧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萨础拉;蒙古族当代话剧文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艾菊红;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7 冰梅;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之动物学溯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永花;伪满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白秀峰;蒙古族、达斡尔族人与异类婚配型故事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10 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特根花;从生态视角探析蒙古族水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薛晓辉;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胡春香;论蒙古族习惯法与刑法的冲突与调适[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沙仁花;蒙古族缝制品的纹饰工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宝永;《蒙古—卫拉特法典》中的刑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吴日娜;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二重性[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沈利玲;蒙汉族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逯静;蒙古族酒具技术浅析[D];内蒙古大学;2009年
9 胡乌仁;额济纳野生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佩文;清代蒙古族鼻烟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8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87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