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梨优斑螟实验种群生命表及内生殖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5:19
【摘要】: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属鳞翅目螟蛾科暗斑螟属,为杂食性害虫,20世纪80年后期被发现,主要为害梨、苹果、枣树、杨树等,其中香梨和灰枣受害最为严重。通过害虫饲养和成虫内生殖系统观察,探究香梨优斑螟种群动态规律,研究了香梨优斑螟实验种群生命表、内生殖系统和卵巢发育等繁殖生物学特征。1.香梨优斑螟发育历期等指标在光周期14L:10H、温度27℃和湿度75%条件下,利用人工饲料饲养研究香梨优斑螟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体重、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发现,通过野外诱集成虫在室内所产卵孵化率在78.81%-95.59%之间,平均89.71%,发育历期5d-6d;幼虫发育历期,平均31.5d、最短18d、最长48d,人工饲养的幼虫体重平均32.4 mg,野外老熟幼虫平均22.4 mg,人工饲养幼虫平均化蛹率88.40%、最高是94.00%、最低80.00%;蛹发育历期在7d-8d,人工饲养的蛹重量14-23 mg,明显重于野外的13 mg-17 mg;成虫羽化率78.84%,最高90.00%、最低72.00%;人工饲养和野外种群的性比都接近1:1,成虫寿命多集中在9-12 d,平均10.5d,雌成虫体重14 mg-17mg、雄成虫体重8 mg-11mg。香梨优斑螟实验种群的净增殖率(R_0)7.96,平均世代周期(T)47.87d,内禀增长率(rm)0.04,周限增长率(λ)1.04和种群加倍时间(t)16.00。2.香梨优斑螟的内生殖系统通过解剖雌雄成虫的内生殖系统发现:雄虫的内生殖系统由精巢、2个储精囊、输精管、复射精管、2条附腺及单射精管尾端组成。精巢是1对睾丸愈合为一体的近球状,经输精管与2个储精囊相连,储精囊的下端再经输精管与附腺的前端以及复射精管中部相连,其中复射精管前端与附腺前端相连,其下端与单射精管相连,单射精管末端接于阳茎。雌虫的内生殖系统由8根卵巢、2根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交配囊及较长的附腺组成。卵巢分为2组,各4根卵巢管的上端连接于悬带,侧输卵管下端共同连接于中输卵管,中输卵管末端和发达的梨形交配囊、受精囊及附腺囊,其中交配囊、受精囊均与导精管相连,附腺囊与附腺相连。3.香梨优斑螟不同日龄成虫内生殖系统器官发育通过解剖雌雄成虫内生殖系统,观察1-9日龄成虫生殖器官的变化。结果发现:未交尾雌成虫卵巢成熟卵数量不同日龄有小幅波动,在第4天成熟卵最多(70.00±2.65粒/雌),而未成熟卵数量随日龄增长变化不明显(30.29-45.33粒/雌);卵巢小管的长度和宽度随着日龄增长而变化不大,卵巢小管长度平均值3.58±0.62mm,宽度约0.33±0.02mm;侧输卵管长度和宽度变化不大,第7天侧输卵管最长(0.59±0.08mm),侧输卵管宽度在0.30-0.42mm之间;交配囊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16±0.15mm和0.56±0.05mm;精巢长度和宽度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先小后增加,初期精巢长长宽分别为0.79±0.18mm和0.90±0.13mm,第9天宽度仅为0.59±0.43mm;复射精管的长度和宽度随着日龄增长而先增后减小,但波动不大,长度在1.38mm-1.69mm之间,宽度在0.20mm-0.24mm之间;贮精囊的长度和宽度及附腺的长度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先小后增加,分别在0.52mm-0.71mm、0.23mm-0.32mm和5.16mm-6.62mm之间变化;单射精管的长度5.73mm-7.44mm之间。
【图文】:

技术路线图,内在规律,实验种群生命表,人工饲料


.4 研究内容及意义思路.4.1 研究内容通过人工饲料研究香梨优斑螟实验种群生命表特征,解剖观察成虫雌雄内系统的特征,并比较 1-9 日龄香梨优斑螟成虫内生殖系统各器官的变化,以其生殖潜力,探究香梨优斑螟种群动态变化的内在规律。.4.2 试验意义香梨和红枣作为香梨优斑螟为害的重要寄主植物,在新疆环塔里木特色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香梨优斑螟种群动态变化内在规律,对科学防害虫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发生趋势和损失评价提供理论依据。.5 技术路线

雌虫,侧输卵管,附腺,中输卵管


图 3-1 香梨优斑螟雌虫内生殖系统的结构Figure 3- Euzophera pyriella悬带(Suspension),2.卵巢(ovary),3.侧输卵管(lateral oviduct),4.中输卵median oviduct),,5.受精囊腺(Fertilized cyst),6.导精管(Guide tube),7.交(copulatory gland),8.受精囊(spermatheca),9.附腺(accessory gland),10.附腺囊(Glandular sac)香梨优斑螟雌性内生殖系统主要包括 1 对卵巢和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囊、1 对生殖附腺(图 3-1)。卵巢由 1 对管状的卵巢管群组成,每群巢管,呈束状排列,解剖镜下分散状、清晰可见,颜色纯白色(图 3-1的顶端端部与没有发育迹象的端部颗粒状卵巢管相连,呈散开的悬带纤 3-1-1)。卵巢管群下端的 4 根卵巢管汇合成侧输卵管,组成 1 对短粗管,连接于中输卵管,管壁较薄不宜区分,但内部虫卵较清晰(图 3-1卵管是由两侧输卵管汇合而成,其长度比侧输卵管要短,其前端与两根相连,后端为生殖孔,与腹部体壁内陷而成的生殖腔或阴道相连(图 3-1
【学位授予单位】:塔里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6.6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尼瓦尔·斯力木;;糖醋液诱杀香梨优斑螟田间监测试验[J];农业与技术;2015年16期

2 杨明禄;陈世有;付彬;韩旭;金强;董红强;;库尔勒香梨的EST-SSR标记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年18期

3 亚森·吾甫尔;;库尔勒市区域香梨优斑螟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5年09期

4 王丽平;嵇保中;刘曙雯;赵正萍;杨锦锦;张新慰;丁芳;王亚召;;微红梢斑螟生殖系统及卵巢发育特征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5年04期

5 陈仁利;蔡卫京;杨怀;顾茂彬;;白带锯蛱蝶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5年01期

6 郭宁;肖云丽;钟玉林;徐艳霞;晏绍良;杨勤跃;;栎掌舟蛾成虫内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J];蚕业科学;2014年06期

7 刘琳;冯启理;;鳞翅目昆虫精巢融合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8 张蒙;马涛;朱雪姣;杨兴翠;李奕震;温秀军;;香梨优斑螟蛹和成虫的性别鉴定[J];植物保护;2014年01期

9 侯世星;刘兵;温俊宝;庞华;孙世国;;香梨优斑螟在库尔勒香梨园中的空间分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马涛;朱雪姣;张蒙;温秀军;李奕震;李兴文;王蓬;;库尔勒香梨优斑螟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观察[J];林业科学研究;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679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79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