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耕作和灌水方式对镉污染稻田水稻镉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18 19:36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稻受重金属污染特别是镉污染的影响日趋严重,如何应对稻田镉污染,实现水稻安全生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在湖南湘潭镉污染双季稻区开展大田和盆栽试验,比较研究了5种双季稻土壤耕作方式(双季免耕、双季翻耕、双季旋耕、早旋晚免、早翻晚免)与不同灌水方式对土壤有效镉含量和水稻镉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2015-2016年早、晚稻产量以双季翻耕处理最高,早翻晚免次之,双季免耕、双季旋耕较低。翻耕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增产,免耕有利于千粒重的提高。2.耕作方式极显著影响土壤有效镉含量。双季免耕的土壤有效镉含量较高,双季翻耕次之,而早翻晚免与早旋晚免有利于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3.双季免耕处理水稻成熟期根镉含量最高,双季旋耕处理水稻茎镉含量较高,旋耕处理水稻穗与籽粒镉积累较多。早翻晚免、早旋晚免有利于降低枝梗、空粒、谷壳与稻米镉含量;翻耕、旋耕处理水稻地上部镉累积量表现出逐年增大的趋势,免耕处理增加幅度较小;植株各部位镉累积量一般表现为茎>稻米和叶>空粒和枝梗。4.盆栽条件下,全生育期深水灌溉处理两季水稻总产量最高。全生育期间歇灌溉与分...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耕地镉污染现状
1.2.2 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2.3 镉胁迫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2.4 土壤耕作和灌水方式对土壤有效镉含量及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土壤耕作方式对大田土壤有效镉含量和水稻镉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2.2.2 土壤耕作方式与生育期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影响的双因素分析
2.2.3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2.2.4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5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植株各器官镉含量及动态变化
2.2.6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成熟期穗各部位与籽粒各部位镉含量的影响
2.2.7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成熟期植株各部位镉累积量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效镉的影响
2.3.2 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2.3.3 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3.4 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
第3章 不同灌水方式对大田与盆栽土壤镉有效性和水稻生长及镉积累分配的影响
3.1 不同灌水方式对大田土壤镉有效性、水稻生长及镉积累分配的影响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2 不同灌水方式对盆栽土壤有效镉含量、水稻生长及植株镉积累的影响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灌水方式对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3.3.2 灌水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3.3.3 灌水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3.4 灌水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
第4章 全文结论
4.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及灌水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4.1.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4.1.2 不同灌水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4.2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灌水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2 不同灌水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3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灌水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的影响
4.3.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
4.3.2 不同灌水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
4.4 镉污染稻田适宜的土壤耕作方式与灌水方式选择
4.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初探[J]. 谷子寒,王元元,帅泽宇,陈平平,敖和军,屠乃美,易镇邪,周文新. 作物研究. 2017(02)
[2]大气沉降及土壤扬尘对天津城郊蔬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程珂,杨新萍,赵方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10)
[3]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的耐镉性差异研究[J]. 孟桂元,唐婷,周静,龙继锐,曾淑英. 杂交水稻. 2015(05)
[4]水稻营养器官镉积累特性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J]. 文志琦,赵艳玲,崔冠男,尹洁,高子平,赵静,樊金娟,刘仲齐. 植物生理学报. 2015(08)
[5]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J]. 唐海明,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6]栽培条件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先喆,徐庆国,刘红梅. 湖南农业科学. 2015(03)
[7]长期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库容及重金属Cd的影响[J]. 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张海林,陈阜,陈中督,薛建福,杨光立.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1)
[8]不同耕作方式对机插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J]. 汤军,黄山,谭雪明,石庆华,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9]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重金属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J]. 常同举,崔孝强,阮震,赵秀兰. 环境科学. 2014(06)
[10]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J]. 中国环保产业. 2014(05)
博士论文
[1]岷江下游小型集水区5种重金属通量及其源—汇格局[D]. 简毅.四川农业大学 2016
[2]水稻镉胁迫响应差异机理和调控效应的研究[D]. 陈京都.扬州大学 2013
[3]稻米蒸煮和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 唐绍清.浙江大学 2007
[4]水稻品种对土壤重金属镉铅吸收分配的差异及其机理[D]. 刘建国.扬州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上海市郊大气湿沉降重金属对土壤—叶菜系统的污染效应研究[D]. 刘超.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长株潭地区大气沉降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D]. 柯馨姝.中国海洋大学 2015
[3]酸化对南方稻田土壤镉有效性与晚稻镉积累分配的影响[D]. 袁珍贵.湖南农业大学 2015
[4]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D]. 吕银斐.贵州大学 2015
[5]淹水条件下不同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对土壤镉有效性和水稻吸收镉的影响[D]. 胡坤.四川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7258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我国耕地镉污染现状
1.2.2 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1.2.3 镉胁迫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2.4 土壤耕作和灌水方式对土壤有效镉含量及水稻镉积累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土壤耕作方式对大田土壤有效镉含量和水稻镉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地点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2.2.2 土壤耕作方式与生育期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影响的双因素分析
2.2.3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2.2.4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2.5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植株各器官镉含量及动态变化
2.2.6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水稻成熟期穗各部位与籽粒各部位镉含量的影响
2.2.7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成熟期植株各部位镉累积量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土壤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效镉的影响
2.3.2 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2.3.3 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2.3.4 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
第3章 不同灌水方式对大田与盆栽土壤镉有效性和水稻生长及镉积累分配的影响
3.1 不同灌水方式对大田土壤镉有效性、水稻生长及镉积累分配的影响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2 不同灌水方式对盆栽土壤有效镉含量、水稻生长及植株镉积累的影响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灌水方式对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3.3.2 灌水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3.3.3 灌水方式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3.4 灌水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
第4章 全文结论
4.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及灌水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4.1.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4.1.2 不同灌水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效镉含量的影响
4.2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灌水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2 不同灌水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3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灌水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的影响
4.3.1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
4.3.2 不同灌水方式对水稻植株镉含量与累积量的影响
4.4 镉污染稻田适宜的土壤耕作方式与灌水方式选择
4.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形成特性的影响初探[J]. 谷子寒,王元元,帅泽宇,陈平平,敖和军,屠乃美,易镇邪,周文新. 作物研究. 2017(02)
[2]大气沉降及土壤扬尘对天津城郊蔬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程珂,杨新萍,赵方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10)
[3]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的耐镉性差异研究[J]. 孟桂元,唐婷,周静,龙继锐,曾淑英. 杂交水稻. 2015(05)
[4]水稻营养器官镉积累特性对稻米镉含量的影响[J]. 文志琦,赵艳玲,崔冠男,尹洁,高子平,赵静,樊金娟,刘仲齐. 植物生理学报. 2015(08)
[5]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J]. 唐海明,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4)
[6]栽培条件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研究进展[J]. 李先喆,徐庆国,刘红梅. 湖南农业科学. 2015(03)
[7]长期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库容及重金属Cd的影响[J]. 汤文光,肖小平,唐海明,张海林,陈阜,陈中督,薛建福,杨光立.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1)
[8]不同耕作方式对机插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J]. 汤军,黄山,谭雪明,石庆华,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5)
[9]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重金属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J]. 常同举,崔孝强,阮震,赵秀兰. 环境科学. 2014(06)
[10]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J]. 中国环保产业. 2014(05)
博士论文
[1]岷江下游小型集水区5种重金属通量及其源—汇格局[D]. 简毅.四川农业大学 2016
[2]水稻镉胁迫响应差异机理和调控效应的研究[D]. 陈京都.扬州大学 2013
[3]稻米蒸煮和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 唐绍清.浙江大学 2007
[4]水稻品种对土壤重金属镉铅吸收分配的差异及其机理[D]. 刘建国.扬州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上海市郊大气湿沉降重金属对土壤—叶菜系统的污染效应研究[D]. 刘超.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长株潭地区大气沉降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D]. 柯馨姝.中国海洋大学 2015
[3]酸化对南方稻田土壤镉有效性与晚稻镉积累分配的影响[D]. 袁珍贵.湖南农业大学 2015
[4]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镉积累的影响[D]. 吕银斐.贵州大学 2015
[5]淹水条件下不同中、微量元素和有益元素对土壤镉有效性和水稻吸收镉的影响[D]. 胡坤.四川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7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2372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