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林分结构与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7 03:32
  林分结构是评价林分稳定性的综合性指标,在天然林保护和经营中起到重要作用;林分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产生影响,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 tenuifolia)是我国特有的树种,细叶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var. tenuifolia)天然林受环境因素的限制,其分布范围较窄,同时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及不适当的经营措施,导致细叶云南松天然林林分组成简单、林分稳定性降低、林分质量低劣、生态效能下降。如何通过合理的人为干扰,调整森林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及林地生产力,实现生产功能及生态效能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细叶云南松经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细叶云南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选择未经人工干扰、立地条件相似的林分,设置100m × 100m的大样地,在大样地中设置25个20mx20m的小样地。调查样地内所有活立木(DBH>5cm).幼树(TH≥30cm, DBH<5cm)、幼苗(TH<30 cm)的种名、树高(苗高)、胸径(地径)、冠幅,并用...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林分结构的研究
        1.3.2 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
        1.3.3 细叶云南松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概况及野外调查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野外调查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林分非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2.2.2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2.2.3 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方法
    2.3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林分非空间结构
        3.1.1 直径结构
        3.1.2 树高结构
    3.2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分布特征
        3.2.1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全样地一元分布特征
        3.2.2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全样地结构参数二元分布
        3.2.3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群落中小树结构参数一元分布
        3.2.4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群落中小树结构参数二元分布
        3.2.5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群落中大树结构参数一元分布
        3.2.6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群落中大树结构参数二元分布
    3.3 林下植被多样性分析
        3.3.1 林下植物种总体分析
        3.3.2 重要值分析
        3.3.3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分析
        3.3.4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随坡位变化趋势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直径、树高结构
        4.2.2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林分一元分布
        4.2.3 细叶云南松天然林二元结构参数分布
        4.2.4 植被多样性
    4.3 研究不足与展望
        4.3.1 研究不足
        4.3.2 研究展望
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杉阔混交林择伐空间结构二元分布特征[J]. 赖阿红,巫志龙,周新年,周成军,刘富万,苏春敏.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5(04)
[2]三峡库区马尾松天然林林分结构特征分析[J]. 唐万鹏,潘磊,崔鸿侠,庞宏东,王晓荣.  林业科学研究. 2015(05)
[3]湖南省马尾松林生物量动态特征及其对龄组结构变化的响应[J]. 郭屹,项文化,刘聪,方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5(07)
[4]细叶云南松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 庞圣江,张培,贾宏炎,杨保国,刘仕玲,冯昌林.  南方农业学报. 2015(04)
[5]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林木竞争指标研究[J]. 王妍,杨华,李艳丽,邱实.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04)
[6]中国天然林保护、生态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与技术[J]. 刘世荣,马姜明,缪宁.  生态学报. 2015(01)
[7]突脉青冈天然林优势种直径结构规律探讨[J]. 陈希英.  福建林业科技. 2014(04)
[8]干扰树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林分结构的影响[J]. 吴建强,王懿祥,杨一,朱婷婷,朱旭丹.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2)
[9]大兴安岭主要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及最优树种组成[J]. 董灵波,刘兆刚,李凤日,蒋蕾.  林业科学研究. 2014(06)
[10]一种新的基于混交度的林木种群分布格局测度方法[J]. 胡艳波,惠刚盈.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01)

博士论文
[1]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的研究[D]. 李远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2]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决策与自适应模型研究[D]. 刘素青.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广西雅长兰科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D]. 杨胜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2]杉木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与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D]. 周永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4
[3]铜陵叶山天然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研究[D]. 郝耀锋.安徽农业大学 2012
[4]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林分结构与天然更新研究[D]. 淑梅.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5]缙云山生境片断化对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闫明.西南师范大学 2004
[6]丰林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研究[D]. 王天明.东北林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41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441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