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杨树产业碳库系统及碳价值评估
发布时间:2022-01-11 19:12
目前我们的地球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考虑如何加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研究已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暖发展碳汇经济的重要措施。对于江苏省苏北地区,杨树产业是这个区域标志性也是支柱性的森林产业,同时苏北地区的杨树产业对于整个江苏的林业甚至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南方型杨树是苏北地区的典型树种,对于整个江苏地区的生态也有着深远的积极作用,这个巨大的碳库能够通过碳汇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本文苏北地区杨树产业这样的背景意义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首先,根据林业碳库理论,初步构建出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的碳库,定义出苏北地区杨树碳库的构成部分;其次,根据搜集到的江苏省杨树树种的生物量和林产品的相关数据,采用CO2FIX模型软件,将相关参数输入到模型中,运行模拟出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的生物量碳汇以及林产品碳储;再次,引入世界上目前主流的碳价格,取其中较为常用的价格的平均值,定量评估出苏北杨树碳库的经济价值;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度评价分析模型,将选出的几项影响苏北地区杨树产业碳库碳价值的因素与碳汇碳储量之间的...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土壤有机物质(SOM)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Fig.2-1Theproportionofeachcomponentofsoilorganicmatter(SOM)
图 3-1 CO2FIX V. 3.2 模型的结构框架Fig.3-1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CO2FIX V. 3.2 model3.2.2 针对本研究的模型适用性拓展本研究旨在试图构建一个苏北杨树林业碳库,它包括三个部分:苏北杨树生物量碳库土壤碳库以及木质林产品碳库,但是本研究在接下来的实证分析中运用数理模型只进苏北杨树生物量碳汇和木质林产品碳储的模拟,而不对苏北杨树的土壤碳库进行计算拟。一方面是因为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构建起一个理论碳库,并且从林产品贸易和碳交的角度分析苏北地区的杨树生物量具体有多少碳汇,以及当砍伐发生后,作为木质林产的杨树能够储存多少碳量,这样能够将苏北地区的杨树的碳生态价值定量。再根据芝加碳交易所的碳交易全球价格来计算苏北杨树的经济价值。通过设置不同的轮伐期情景,别使用 CO2FIX 进行模拟,分析比较在不同情境下,苏北杨树的碳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此看来,苏北地区杨树林的地下植被以及枯落物的固碳量便不是本研究分析的重点。于土壤碳库的分析需要借助核磁共振法、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对土壤进行离提取,并不是本研究的初衷,这一部分的研究在林产品贸易方面并不能给予贡献。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合链式结构下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构建[J]. 张旭芳,杨红强,袁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4)
[2]江苏省人造板产业分布状况分析[J]. 陈韶,李艳. 中国人造板. 2015(04)
[3]应对气候变化的中美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和碳减排比较[J]. 张旭芳,杨红强. 林业经济. 2014(07)
[4]土壤碳库构成研究进展[J]. 余健,房莉,卞正富,汪青,俞元春. 生态学报. 2014(17)
[5]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述评[J]. 付亦重,樊阳程. 林业经济评论. 2013(00)
[6]19772008年中国森林生物量碳汇的时空变化[J]. 郭兆迪,胡会峰,李品,李怒云,方精云.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3(05)
[7]基于CENTURY模型模拟火烧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碳动态的影响[J]. 方东明,周广胜,蒋延玲,贾丙瑞,许振柱,隋兴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9)
[8]森林调节气候功能与创建森林城市的几点建议[J]. 刘梅香,张金平.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5)
[9]土壤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J]. 田娜,王义祥,翁伯琦.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03)
[10]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J]. 邱建生,张彦雄,陈景艳,田炼红,管继红. 贵州林业科技. 2010(01)
硕士论文
[1]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D]. 褚宏洋.山东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83309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土壤有机物质(SOM)的各个组成部分所占比例Fig.2-1Theproportionofeachcomponentofsoilorganicmatter(SOM)
图 3-1 CO2FIX V. 3.2 模型的结构框架Fig.3-1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CO2FIX V. 3.2 model3.2.2 针对本研究的模型适用性拓展本研究旨在试图构建一个苏北杨树林业碳库,它包括三个部分:苏北杨树生物量碳库土壤碳库以及木质林产品碳库,但是本研究在接下来的实证分析中运用数理模型只进苏北杨树生物量碳汇和木质林产品碳储的模拟,而不对苏北杨树的土壤碳库进行计算拟。一方面是因为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构建起一个理论碳库,并且从林产品贸易和碳交的角度分析苏北地区的杨树生物量具体有多少碳汇,以及当砍伐发生后,作为木质林产的杨树能够储存多少碳量,这样能够将苏北地区的杨树的碳生态价值定量。再根据芝加碳交易所的碳交易全球价格来计算苏北杨树的经济价值。通过设置不同的轮伐期情景,别使用 CO2FIX 进行模拟,分析比较在不同情境下,苏北杨树的碳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此看来,苏北地区杨树林的地下植被以及枯落物的固碳量便不是本研究分析的重点。于土壤碳库的分析需要借助核磁共振法、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对土壤进行离提取,并不是本研究的初衷,这一部分的研究在林产品贸易方面并不能给予贡献。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合链式结构下中国林业碳库系统测度模型构建[J]. 张旭芳,杨红强,袁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4)
[2]江苏省人造板产业分布状况分析[J]. 陈韶,李艳. 中国人造板. 2015(04)
[3]应对气候变化的中美木质林产品碳储量和碳减排比较[J]. 张旭芳,杨红强. 林业经济. 2014(07)
[4]土壤碳库构成研究进展[J]. 余健,房莉,卞正富,汪青,俞元春. 生态学报. 2014(17)
[5]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述评[J]. 付亦重,樊阳程. 林业经济评论. 2013(00)
[6]19772008年中国森林生物量碳汇的时空变化[J]. 郭兆迪,胡会峰,李品,李怒云,方精云.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3(05)
[7]基于CENTURY模型模拟火烧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碳动态的影响[J]. 方东明,周广胜,蒋延玲,贾丙瑞,许振柱,隋兴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9)
[8]森林调节气候功能与创建森林城市的几点建议[J]. 刘梅香,张金平.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2(15)
[9]土壤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J]. 田娜,王义祥,翁伯琦.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03)
[10]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综述[J]. 邱建生,张彦雄,陈景艳,田炼红,管继红. 贵州林业科技. 2010(01)
硕士论文
[1]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D]. 褚宏洋.山东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83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58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