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陕北黄土区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1-05-01 02:30
  以陕北黄土区吴起县合沟流域浅沟土壤水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不同深度、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浅沟与原状坡油松生长量关系,将浅沟划分为深浅沟(40 cm≤浅沟深度)和浅浅沟(20 cm≤浅沟深度<40 cm);(2)研究区浅沟土壤水分高于原状坡;浅沟土壤水分在0—60 cm土层聚集,原状坡则在0—40 cm土层聚集;(3)浅沟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程度不同,阳坡土壤水分变异性较阴坡小;20—60 cm土层中,浅沟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较大,土壤水分较活跃,其他土层变异系数较小,土壤水分较稳定;(4)不同坡位、不同坡向和不同深度的浅沟土壤水分存在显著差异;在浅浅沟中,土壤水分表现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深浅沟则为上坡位>下坡位>中坡位;在浅沟内,阴坡在中、下坡位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阳坡,阳坡上坡位土壤水分则高于阴坡;原状坡阴坡土壤水分显著高于阳坡。 

【文章来源】:水土保持学报. 2019,33(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采样点布设
        1.2.2 浅沟深度测量
        1.2.3 油松生长量测量
        1.2.4 浅沟土壤水分取样及测定
    1.3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浅沟“深—浅”划分
    2.2 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异性分析
        2.2.1 浅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2.2.2 浅沟土壤水分变异特征分析
    2.3 浅沟土壤水分方差分析
        2.3.1 坡位对浅沟土壤水分的影响方差分析
        2.3.2 坡向对浅沟土壤水分的影响方差分析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晋西黄土区不同立地刺槐林土壤水分动态特征[J]. 孔凌霄,毕华兴,周巧稚,魏曦,侯贵荣,常译方,王杰帅,张渲东.  水土保持学报. 2018(05)
[2]人工林对黄土高原小流域上下游不同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J]. 黄艳丽,李占斌,苏辉,柏兰峰,孙宝洋,刘晨光.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5)
[3]陕北黄土区不同微地形土壤水分变化趋势分析[J]. 申明爽,朱清科,王瑜,梅雪梅,苟清平,刘昱言.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3)
[4]雨强和坡度对黄土陡坡地浅沟形态特征影响的定量研究[J]. 徐锡蒙,郑粉莉,武敏.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1)
[5]冲刷条件下黄土丘陵区浅沟侵蚀形态及产流产沙特征[J]. 康宏亮,王文龙,薛智德,郭明明,史倩华,李建明,郭军权.  农业工程学报. 2016(20)
[6]黄土丘陵区浅沟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J]. 耿韧,张光辉,李振炜,王浩,栾莉莉.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4)
[7]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水分对降水特征的响应[J]. 赵维军,马欢,朱清科,张岩,刘蕾蕾,王瑜.  农业机械学报. 2014(05)
[8]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带沟壑地形的降雨反应特性[J]. 黄金柏,卢龙彬,付强,王斌,温佳伟.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4)
[9]黄土丘陵沟壑区微地形对土壤水分及生物量的影响[J]. 邝高明,朱清科,刘中奇,赵荟,王晶.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3)
[10]东北漫岗黑土区浅沟侵蚀发育特征[J]. 胡刚,伍永秋,刘宝元,郑秋红,张永光,魏欣.  地理科学. 2009(04)



本文编号:3169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169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