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拟谷盗触角电位测量方法优化及对小麦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发布时间:2021-08-03 21:43
优化了赤拟谷盗触角电位(EAG)测量方法,用此法测试了赤拟谷盗对14种小麦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法能获得稳定、可靠的EAG数据;赤拟谷盗触角对14种小麦粉挥发物的刺激均可产生反应,雌、雄虫对这些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趋势相似。赤拟谷盗对醛类小麦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最高,对烃类小麦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引发赤拟谷盗雌雄虫最高触角电位值的前4种化合物分别是戊醛、壬醛、2-辛烯醛、2-戊基呋喃,雌雄虫对十四烷和2-辛烯醛的触角电位反应差异显著。解决了赤拟谷盗触角电位测试过程中触角与电极连接难的问题,为揭示赤拟谷盗的嗅觉反应特点提供了基础数据。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赤拟谷盗触角与玻璃电极连接效果Fig.1Theconnectionoftheantennaof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图2赤拟谷盗对戊醛的触角电位波形图Fig.2TheEAGwaveformoftheT.castaneumtovaleraldehyde解决了触角小难以与电极连接的问题。运用此方法连接形成的回路触角无损伤且连接状态好,电极一端完全插入头部,连接稳定,在连接另一端记录电极时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参比电极无需利用显微镜即可完成连接,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连接状态一致;连接成功率较高。2.2赤拟谷盗对不同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赤拟谷盗对供试的14种挥发物的EAG及显著性分析见表2。由表2可知,14种挥发性物质中,只有十四烷和2-辛烯醛两种物质引起的EAG在赤拟谷盗雌、雄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赤拟谷盗雌虫和雄虫对其余12种挥发性物质的EAG无显著性差异。表2赤拟谷盗对14种小麦粉挥发物的EAGTable2EAGresponsesofT.castaneumto14volatilesfromwheatflour编号供试化合物EAG/mV类别名称雌虫雄虫1234567891011121314烃类醛酮类醇类呋喃类十二烷0.293±0.017b0.283±0.018b十四烷0.244±0.016ab0.233±0.019ab*十六烷0.152±0.019a0.154±0.021a环戊环庚烯0.210±0.012ab0.210±0.020ab3-乙基邻二甲苯0.209±0.025ab0.214±0.019ab戊醛0.721±0.034e0.706±0.042f壬醛0.674±0.026e0.668±0.018f癸醛0.588±0.044d0.611±0.053def2-辛烯醛0.723±0.045e0.669±0.039f*3-辛烯-2-酮0.488±0.025c0.484±0.037c丙醇0.530±0.026cd0.508±0.035cd2-甲基-3-丁烯-1-醇0.561±0.035cd
壬醛、2-辛烯醛、2-戊基呋喃。从总的测试结果来看,测试的几种醛酮类和醇类均能引起赤拟谷盗较高的EAG,整体上看,醛类EAG高于醇类。赤拟谷盗对烃类的EAG均较小,与其他种类的挥发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赤拟谷盗对所有测试的醛类与3-辛烯-2-酮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表示醛类和酮类对赤拟谷盗的触角电位反应并不相同,把其归为一类可能对赤拟谷盗有作用的活性物质并不准确。2.3聚类分析使用平均联接(组间)的树状图重新调整距离聚类合并,不同挥发物的聚类分析结果(图3)表明:不同种类挥发物的EAG的距离也不同;通过比较EAG能够大体区别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图3不同挥发物的聚类分析Fig.3Clusteranalysisofdifferentvolatiles3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赤拟谷盗触角电位测量的优化方法,充分利用了赤拟谷盗的外形特点。其头部比胸部和腹部窄,将其置于锥形管中,身体被固定时头部却不受束缚,这为操作带来了便利;同时,赤拟谷盗整个身体较为坚硬,但头部与胸部的连接处却较为薄弱,利于操作过程中头部与胸部的分离。此外,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赤拟谷盗,也适用于与赤拟谷盗外形特点相似的其他昆虫。优化后的方法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波形图,获得可靠的测试数据。影响触角电位信号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包括触角与玻璃电极连接、环境温度控制、外界电磁干扰等,对于获得可信的测试结果极为重要。4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赤拟谷盗对4种小麦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J]. 董震,汪中明,张洪清,张涛,伍祎,江亚杰,章妺,林丽莎,曹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2]杨干象对12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J]. 邢亚,迟德富,宇佳,严峻鑫,冉亚丽. 林业科学. 2017(06)
[3]槐绿虎天牛对国槐6种挥发物的EAG及行为反应[J]. 郄博蕊,刘强,李敏,张玲玲,王星霁,陈艳萍,曹丽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4]玉米果穗挥发物组成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电生理活性[J]. 谢兴伟,蒋兴川,陈斌,董文霞,张秀歌,肖春,严乃胜,李正跃.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3)
[5]铜绿丽金龟对植物源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 谢明惠,陈浩梁,衣建坤,李克斌,张杰,苏卫华. 植物保护. 2015(01)
[6]不同品种碎麦提取物对储粮害虫的引诱效果[J]. 李兴奎,张新伟,鲁玉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9)
[7]不同温度处理对赤拟谷盗的致死作用[J]. 吕建华,钟建军,王洁静,史雅,翟卫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8]华北大黑鳃金龟对20种植物源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J]. 邓思思,尹姣,曹雅忠,罗宗秀,王伟,李克斌. 植物保护. 2011(05)
[9]食物引诱剂对储粮害虫最佳引诱条件的研究[J]. 鲁玉杰,刘凤杰,王争艳. 中国粮油学报. 2006(03)
[10]改进蝇类昆虫触角电位技术的尝试[J]. 赵云鲜,康乐. 昆虫知识. 2001(05)
硕士论文
[1]实蝇类害虫感受器超微结构及桔小实蝇对寄主挥发物的趋性研究[D]. 张国娜.西南大学 2012
[2]小麦粉储藏期间挥发性成分研究[D]. 付强.南京财经大学 2012
[3]十种储藏物害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研究[D]. 胡飞.西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20388
【文章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赤拟谷盗触角与玻璃电极连接效果Fig.1Theconnectionoftheantennaof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图2赤拟谷盗对戊醛的触角电位波形图Fig.2TheEAGwaveformoftheT.castaneumtovaleraldehyde解决了触角小难以与电极连接的问题。运用此方法连接形成的回路触角无损伤且连接状态好,电极一端完全插入头部,连接稳定,在连接另一端记录电极时不会出现掉落的情况;参比电极无需利用显微镜即可完成连接,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连接状态一致;连接成功率较高。2.2赤拟谷盗对不同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赤拟谷盗对供试的14种挥发物的EAG及显著性分析见表2。由表2可知,14种挥发性物质中,只有十四烷和2-辛烯醛两种物质引起的EAG在赤拟谷盗雌、雄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赤拟谷盗雌虫和雄虫对其余12种挥发性物质的EAG无显著性差异。表2赤拟谷盗对14种小麦粉挥发物的EAGTable2EAGresponsesofT.castaneumto14volatilesfromwheatflour编号供试化合物EAG/mV类别名称雌虫雄虫1234567891011121314烃类醛酮类醇类呋喃类十二烷0.293±0.017b0.283±0.018b十四烷0.244±0.016ab0.233±0.019ab*十六烷0.152±0.019a0.154±0.021a环戊环庚烯0.210±0.012ab0.210±0.020ab3-乙基邻二甲苯0.209±0.025ab0.214±0.019ab戊醛0.721±0.034e0.706±0.042f壬醛0.674±0.026e0.668±0.018f癸醛0.588±0.044d0.611±0.053def2-辛烯醛0.723±0.045e0.669±0.039f*3-辛烯-2-酮0.488±0.025c0.484±0.037c丙醇0.530±0.026cd0.508±0.035cd2-甲基-3-丁烯-1-醇0.561±0.035cd
壬醛、2-辛烯醛、2-戊基呋喃。从总的测试结果来看,测试的几种醛酮类和醇类均能引起赤拟谷盗较高的EAG,整体上看,醛类EAG高于醇类。赤拟谷盗对烃类的EAG均较小,与其他种类的挥发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赤拟谷盗对所有测试的醛类与3-辛烯-2-酮之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这表示醛类和酮类对赤拟谷盗的触角电位反应并不相同,把其归为一类可能对赤拟谷盗有作用的活性物质并不准确。2.3聚类分析使用平均联接(组间)的树状图重新调整距离聚类合并,不同挥发物的聚类分析结果(图3)表明:不同种类挥发物的EAG的距离也不同;通过比较EAG能够大体区别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图3不同挥发物的聚类分析Fig.3Clusteranalysisofdifferentvolatiles3结论本研究提出的赤拟谷盗触角电位测量的优化方法,充分利用了赤拟谷盗的外形特点。其头部比胸部和腹部窄,将其置于锥形管中,身体被固定时头部却不受束缚,这为操作带来了便利;同时,赤拟谷盗整个身体较为坚硬,但头部与胸部的连接处却较为薄弱,利于操作过程中头部与胸部的分离。此外,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赤拟谷盗,也适用于与赤拟谷盗外形特点相似的其他昆虫。优化后的方法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波形图,获得可靠的测试数据。影响触角电位信号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包括触角与玻璃电极连接、环境温度控制、外界电磁干扰等,对于获得可信的测试结果极为重要。4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赤拟谷盗对4种小麦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J]. 董震,汪中明,张洪清,张涛,伍祎,江亚杰,章妺,林丽莎,曹阳.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2]杨干象对12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J]. 邢亚,迟德富,宇佳,严峻鑫,冉亚丽. 林业科学. 2017(06)
[3]槐绿虎天牛对国槐6种挥发物的EAG及行为反应[J]. 郄博蕊,刘强,李敏,张玲玲,王星霁,陈艳萍,曹丽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4]玉米果穗挥发物组成及其对亚洲玉米螟的电生理活性[J]. 谢兴伟,蒋兴川,陈斌,董文霞,张秀歌,肖春,严乃胜,李正跃.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3)
[5]铜绿丽金龟对植物源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J]. 谢明惠,陈浩梁,衣建坤,李克斌,张杰,苏卫华. 植物保护. 2015(01)
[6]不同品种碎麦提取物对储粮害虫的引诱效果[J]. 李兴奎,张新伟,鲁玉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9)
[7]不同温度处理对赤拟谷盗的致死作用[J]. 吕建华,钟建军,王洁静,史雅,翟卫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8]华北大黑鳃金龟对20种植物源挥发物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J]. 邓思思,尹姣,曹雅忠,罗宗秀,王伟,李克斌. 植物保护. 2011(05)
[9]食物引诱剂对储粮害虫最佳引诱条件的研究[J]. 鲁玉杰,刘凤杰,王争艳. 中国粮油学报. 2006(03)
[10]改进蝇类昆虫触角电位技术的尝试[J]. 赵云鲜,康乐. 昆虫知识. 2001(05)
硕士论文
[1]实蝇类害虫感受器超微结构及桔小实蝇对寄主挥发物的趋性研究[D]. 张国娜.西南大学 2012
[2]小麦粉储藏期间挥发性成分研究[D]. 付强.南京财经大学 2012
[3]十种储藏物害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研究[D]. 胡飞.西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20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332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