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负压灌溉下土壤水分运移特性及氮素分布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9 00:17
   【目的】揭示负压水肥一体化灌溉对红壤水分及氮素运移特征的影响。【方法】配置6种不同质量浓度硝酸铵溶液(0、10、15、20、25、30 mg/L),设置无压(负水头高度为0)和负压(1/2极限负水头高度)2个水平进行红壤入渗试验,分析了其入渗特性及氮素分布规律。【结果】硝酸铵溶液促进水分入渗,无压和负压状态下,入渗溶液质量浓度为25 mg/L和15 mg/L时水平与垂直方向湿润锋运移均达到最大,与相应CK相比累积入渗量最大分别增长2.69倍和3.00倍,平均入渗率分别增长2.38倍和2.18倍;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量显著增加(p<0.05),与相应CK相比无压和负压状态下硝态氮量最大分别增长8.05倍和7.75倍,铵态氮量最大分别增长13.37倍和10.42倍。停渗时刻,同一质量浓度入渗溶液无压状态下水平与垂直方向湿润锋运移距离、累积入渗量均显著高于负压状态,各处理最大分别高出2.01、2.148和4.69倍;距出水点相同的距离,无压状态下土壤含水率、硝态氮和铵态氮量均高于负压状态。【结论】负压灌溉显著缩短水平与垂直方向湿润锋运移距离,降低土壤累积入渗量、含水率、硝态氮和铵态氮量。...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图1不同质量浓度硝酸铵溶液的极限负压高度度如

图1图1不同质量浓度硝酸铵溶液的极限负压高度度如

积入渗量随时间增加的幅度非常小,灌溉已经非常困难。为了确定不同灌溉溶液水质的极限负压水头值,兹采用操作方法为:预设1个较大的极限负水头高度(2.8m),入渗开始后6h内,每隔1h测定硝酸铵溶液的水平与垂直入渗距离,当连续2h入渗距离的变化差值均大于1mm且小于3mm则视为达到极限....


图2湿润锋水平运移相对距离变化特征(b)负压状态(a)无压状态

图2湿润锋水平运移相对距离变化特征(b)负压状态(a)无压状态

异。无压状态下,C10、C15、C20、C25和C30处理湿润锋水平运移相对距离分别介于0.93~1.47、0.87~1.31、1.21~1.9、1.19~1.93和0.77~1.42之间,湿润锋水平方向运移距离增长程度以C25处理最大,C20处理次之,C10处理增长幅度最校方差....


图3湿润锋垂直运移相对距离变化特征(b)负压状态(a)无压状态

图3湿润锋垂直运移相对距离变化特征(b)负压状态(a)无压状态

长程度以C25处理最大,C20处理次之,C10处理增长幅度最校方差分析表明,C10、C15和C30处理湿润锋水平运移相对距离与CK相比无显著差异,C20和C25处理湿润锋水平运移相对距离与CK相比差异显著(p<0.05)。停渗时刻,同一质量浓度入渗溶液无压状态下水平方向湿润锋运移....


图4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特征(b)负压状态2.3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a)无压状态

图4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特征(b)负压状态2.3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a)无压状态

态负压状态下相同质量浓度的平均入渗率均差异显著(p<0.05)。(a)无压状态图4累积入渗量随时间变化特征(b)负压状态2.3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入渗结束后,水平方向土壤含水率分布情况见图5。分析图5可知,土壤含水率与距出水点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即土壤含水率随入渗距离增加而减校相比C....



本文编号:4024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4024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e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