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南繁发展历程及主要成效
发布时间:2025-06-26 03:08
<正>农作物南繁是指在南方(主要在海南)利用冬季温暖的气候条件对育种后代材料的加代、有苗头品种繁殖、亲本材料的扩繁等。辽宁省始终把南繁和南繁基地建设作为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从20世纪50、60年代至今,历经起步、发展到不断完善,已成为辽宁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种业乃至农业工作重要组成部分。1 发展历程1.1 初始阶段(1958~1974)辽宁省南繁工作始于1958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丹东农业科学院率先在广西南宁和广东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发展历程
1.1 初始阶段(1958~1974)
1.2 调整阶段(1975~1999)
1.3 发展阶段(2000~2015年)
1.4 国家南繁规划实施阶段(2015年末~现在)
2 主要成效
2.1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成效显著
2.1.1 提高了育种速度,加速了品种选育进程
2.1.2 加速了种质资源引进,品种多样性群体加大
2.1.3 加速了新品种推广,社会效益巨大
2.2 种子生产和纯度鉴定及时,确保了用种安全
2.3 南繁基地建设投入增加,保障能力提升
2.4 南繁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南繁管理进一步加强
本文编号:405305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发展历程
1.1 初始阶段(1958~1974)
1.2 调整阶段(1975~1999)
1.3 发展阶段(2000~2015年)
1.4 国家南繁规划实施阶段(2015年末~现在)
2 主要成效
2.1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成效显著
2.1.1 提高了育种速度,加速了品种选育进程
2.1.2 加速了种质资源引进,品种多样性群体加大
2.1.3 加速了新品种推广,社会效益巨大
2.2 种子生产和纯度鉴定及时,确保了用种安全
2.3 南繁基地建设投入增加,保障能力提升
2.4 南繁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南繁管理进一步加强
本文编号:4053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405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