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交配后效应的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7 03:53
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er作为一种世界性储粮害虫,在我国为害也非常严重,目前常用的化学防治方法易导致“3R”问题,因此寻找一种绿色环保的麦蛾防治办法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本论文以麦蛾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二烯丙基三硫醚(大蒜精油主要成分)在亚致死浓度(LC10=0.010μL/L)条件下对雄虫生殖能力的调控,主要通过与之交配的雌虫的交配后效应(生殖行为与能量代谢变化)来反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T熏蒸麦蛾的亚致死浓度确定及其对麦蛾生殖行为的影响确定了大蒜精油活性物质二烯丙基三硫醚(缩写为DT)对麦蛾的亚致死浓度(LC10)为0.010μL/L,该浓度不影响麦蛾雄虫的交配行为(5日内交配率、交配次数),但能抑制与之交配的雌虫产卵;同时,监测了在该浓度处理条件下雄虫以及与之交配的雌虫的再次交配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浓度DT处理的雄虫成功交配一次后,与处女雌虫再交配的交配率、交配次数及产卵量与CK雄虫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与DT雄虫有过交配经历的雌虫求偶率更高,且其再交配率及再交配次数均显著高于与CK雄虫交配的雌虫(P&...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麦蛾
1.1 麦蛾的危害
1.2 麦蛾的防治
1.2.1 物理防治
1.2.2 化学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2.4 植物源杀虫剂
2 大蒜精油
2.1 大蒜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2.2 大蒜精油的杀虫活性
2.3 大蒜精油对麦蛾生殖的调控
3 交配后效应
3.1 交配
3.2 交配后效应
3.3 交配后效应的调节机制
4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
4.1 杀虫剂对昆虫发育的亚致死效应
4.2 杀虫剂对昆虫行为的亚致死效应
4.3 杀虫剂对昆虫生殖的亚致死效应
4.4 杀虫剂对昆虫代谢的亚致死效应
5 海藻糖与海藻糖酶
5.1 海藻糖
5.2 海藻糖酶
6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生殖行为的调控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1.2.1 仪器设备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生殖行为的调控..
1.3.2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再交配行为的调控
1.3.3 交配对麦蛾雌虫求偶的调控
1.3.4 不同雌雄比例生殖行为的调控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生殖行为的调控
2.1.1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其交配率的影响..
2.1.2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其交配次数的影响
2.1.3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
2.1.4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雌虫产卵量的影响
2.2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再交配生殖行为的调控.
2.2.1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雌虫再交配的调控
2.2.2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雄虫再交配的调控
2.3 交配对麦蛾雌虫求偶的调控
2.3.1 交配对麦蛾雌虫求偶率的影响
2.3.2 交配对麦蛾雌虫求偶节律的影响
2.4 不同雌雄比例生殖行为的调控
2.4.1 麦蛾5 日内交配率
2.4.2 麦蛾5 日内再交配次数
2.4.3 产卵量
3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能量代谢的调控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1.2.1 仪器设备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蛋白含量
1.3.2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蛋白含量
1.3.3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可溶性总糖含量
1.3.4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可溶性总糖含量
1.3.5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糖原含量
1.3.6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糖原含量
1.3.7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海藻糖含量
1.3.8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海藻糖含量
1.3.9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海藻糖酶活性
1.3.10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海藻糖酶活性
1.3.11 麦蛾海藻糖酶基因表达量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蛋白含量
2.2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蛋白含量
2.3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可溶性总糖含量
2.4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可溶性总糖含量
2.5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糖原含量
2.6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糖原含量
2.7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海藻糖含量
2.8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海藻糖含量
2.9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海藻糖酶活性
2.10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海藻糖酶活性
2.11 麦蛾海藻糖酶基因Treh表达量
3 总结与讨论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3 进一步研究建议
4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6449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麦蛾
1.1 麦蛾的危害
1.2 麦蛾的防治
1.2.1 物理防治
1.2.2 化学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2.4 植物源杀虫剂
2 大蒜精油
2.1 大蒜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2.2 大蒜精油的杀虫活性
2.3 大蒜精油对麦蛾生殖的调控
3 交配后效应
3.1 交配
3.2 交配后效应
3.3 交配后效应的调节机制
4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
4.1 杀虫剂对昆虫发育的亚致死效应
4.2 杀虫剂对昆虫行为的亚致死效应
4.3 杀虫剂对昆虫生殖的亚致死效应
4.4 杀虫剂对昆虫代谢的亚致死效应
5 海藻糖与海藻糖酶
5.1 海藻糖
5.2 海藻糖酶
6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7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生殖行为的调控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1.2.1 仪器设备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生殖行为的调控..
1.3.2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再交配行为的调控
1.3.3 交配对麦蛾雌虫求偶的调控
1.3.4 不同雌雄比例生殖行为的调控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生殖行为的调控
2.1.1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其交配率的影响..
2.1.2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其交配次数的影响
2.1.3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
2.1.4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雌虫产卵量的影响
2.2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再交配生殖行为的调控.
2.2.1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雌虫再交配的调控
2.2.2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麦蛾雄虫对雄虫再交配的调控
2.3 交配对麦蛾雌虫求偶的调控
2.3.1 交配对麦蛾雌虫求偶率的影响
2.3.2 交配对麦蛾雌虫求偶节律的影响
2.4 不同雌雄比例生殖行为的调控
2.4.1 麦蛾5 日内交配率
2.4.2 麦蛾5 日内再交配次数
2.4.3 产卵量
3 总结与讨论
第三章 亚致死浓度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能量代谢的调控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1.2.1 仪器设备
1.2.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3.1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蛋白含量
1.3.2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蛋白含量
1.3.3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可溶性总糖含量
1.3.4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可溶性总糖含量
1.3.5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糖原含量
1.3.6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糖原含量
1.3.7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海藻糖含量
1.3.8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海藻糖含量
1.3.9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海藻糖酶活性
1.3.10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海藻糖酶活性
1.3.11 麦蛾海藻糖酶基因表达量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蛋白含量
2.2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蛋白含量
2.3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可溶性总糖含量
2.4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可溶性总糖含量
2.5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糖原含量
2.6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糖原含量
2.7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海藻糖含量
2.8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海藻糖含量
2.9 麦蛾雄虫交配前后海藻糖酶活性
2.10 麦蛾雌虫交配前后海藻糖酶活性
2.11 麦蛾海藻糖酶基因Treh表达量
3 总结与讨论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3 进一步研究建议
4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6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4056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