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囊膜蛋白VP110的表达纯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14:50
【摘要】:本文通过对WSSV囊膜VP110序列进行blast和alignment分析后发现,vp110和pif2有相似性,而pif2是杆状病毒经口侵染因子。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VP110和PIF2均在N端有高疏水性区域,且为跨膜区。我们将WSSV VP110与昆虫DNA病毒Baculoviruses、Nudiviruses、Hytrosaviruses等的PIF2蛋白序列最相似的,不包含疏水性较高的N端区域的150到600aa定义为s VP110,将其基因序列克隆到p ET-16b表达载体上。对表达条件如温度、时间、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间进行优化,高表达无断裂的融合蛋白s VP110-His,经GE蛋白纯化仪AKTA Pure系统纯化后,蛋白纯度达到80%以上。复性条件经过不断探索、优化后,选择了最佳复性条件6 mol/L的尿素溶液4℃透析1 h,接着使用4 mol/L尿素溶液透析4 h,最后用2 mol/L尿素溶液透析2 h,成功完成透析复性。使用超滤管超滤浓缩复性成功的蛋白s VP110-His,得到高浓度、高亲水性的s VP110-His蛋白,浓度达到600.83 mg/m L,总量完全满足制备兔源多克隆抗体的要求(≥3mg)。将制备成功的融合蛋白s VP110-His作为抗原免疫兔子,成功的制备出特异性高,亲和性好的多克隆抗体,抗体的效价达到1:23,000。这为进一步验证WSSV的经口侵染以及VP110与围食膜蛋白的相互作用打下了基础。我们将VP110功能区域(150aa-610aa)构建到载体p QE80-ZZtev、p ET-16b、p GEX-4T1和p ET-32a,经过对原核表达的条件的摸索:如改变诱导温度、尝试低温表达、诱导时间延长及缩短、诱导剂浓度的摸索(1 mmol/L、0.1 mmol/L);尝试不同的表达菌株BL21、Rosetta和Origami B;最终用N端带有提高蛋白可溶性的硫氧还原蛋白标签和两端均有用于纯化的his标签的p ET-32a载体,成功的表达出可溶性融合蛋白s VP110-Trx,并对其进行了纯化优化摸索,得到可溶性的融合蛋白s VP110-Trx。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尝试表达VP110全长蛋白。选用了不同的表达载体、不同表达菌株,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VP110全长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上清中含量极微或者完全检测不到。三种表达菌株BL21、Rosetta和Origami B中,Rosetta的表达能力最好,BL21次之,Origami B最差。三株菌的最适表达条件均为1 mmol/L的IPTG和30℃的诱导温度。三个不同标签的表达载体p GEX-4T1、p ET-16b、p ET-32a中,p ET-32a的融合蛋白VP110-Trx的表达量在同样条件下最高,p ET-16b的融合蛋白VP110-His的表达量次之,p GEX-4T1的融合蛋白VP110-GST表达量最低。尽管优化表达后,VP110始终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然而,我们是首次获得VP110全长表达。
【图文】:

美洲,对虾,亚洲,养殖业


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简介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1992 年发现于台湾,随后在中国[1]、日本[2]、韩国[3]、泰国[3]、印度[4]、美国[5]、法国[6]等世界各国都有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图 1 所示[7]。

基因组序列,最后部分,甲壳,斑节对虾


图 2 有白色斑点的 WSSV 侵染的斑节对虾的甲壳(a)和腹段最后部分(b)Fig. 2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infected Penaeus monodon showing white spot symptoms oncarapace (a) and last abdominal segment (b)WSSV 是 Nimaviridae 科 Whispovirus 属的唯一种[10, 11],双链 DNA 病毒,上传的基因组序列有中国台湾株(WSSV-TW)[12]、大陆株(WSSV-CN)[13]、泰国株(WSSV-TH)[14]和韩国株(WSSV-KR)[15],基因组大小约 300 kb,是海洋病毒最大基因组之一。WSSV 病毒粒子外形像杆状大约有 210-420nm,内有 19nm 厚的核衣壳,外有 6-7nm 厚的囊膜包裹,病毒粒子的一端有类似尾的附着器[16, 17]。2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研究进展2.1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环境控制研究进展WSSV 的宿主主要是甲壳类动物,宿主生活环境在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4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阴晓丽;李卓佳;管淑玉;温为庚;郭志勋;;番石榴叶水提取物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有效成分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14年13期

2 向峗;王刚;陈兆明;张锐;孙成波;;亚硝酸氮浓度变化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30期

3 向峗;吴宇学;王刚;陈兆明;张锐;孙成波;;不同温度下哈维氏弧菌和白斑综合症病毒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4 向峗;王刚;叶国锋;陈兆明;杨世平;王成桂;孙成波;;盐度变化对携带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4年02期

5 秦晓峰;蒋太交;程根宏;;抵御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新思路——天然免疫机制的系统医学研究和针对宿主的广谱抗病毒药物的研发[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年01期

6 向峗;王刚;龚永;陈兆明;张锐;孙成波;;氨氮质量浓度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J];热带生物学报;2014年03期

7 向峗;王刚;陈兆明;张锐;孙成波;;不同温度条件下鳗弧菌和白斑综合症病毒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J];热带生物学报;2015年01期

8 向峗;王刚;杨绍文;陈兆明;孙成波;;不同温度条件下溶壁微球菌和白斑综合症病毒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9 徐翊轩;战文斌;邢婧;;温度与脂多糖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吞噬活力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晓鹏;支原体小GTP结合蛋白类似片段(SGLP)与宿主细胞Rac1和Stat3相互作用及其功能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白楠;改性酵母葡聚糖的制备及其作为免疫增强剂在两种甲壳动物上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胡晓鹏;支原体小GTP结合蛋白类似片段(SGLP)与宿主细胞Rac1和Stat3相互作用及其功能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黄海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感染的免疫应答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家举;对虾饵料生物携带WSSV的风险评估及红肉河蓝蛤对凡纳滨对虾抗病力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2 黄建华;WSSV部分基因序列分析及防控WSS免疫增强剂的筛选[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向峗;环境因子和弧菌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在凡纳滨对虾体内增殖的影响[D];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

4 徐翊轩;温度和脂多糖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免疫响应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李文婷;常用消毒剂对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作用及病毒在宿主的感染增殖[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4年



本文编号:2626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6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