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秦山核电温排水影响海域的鱼类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20-04-13 15:57
【摘要】:根据春季(2010年5月)、夏季(2010年9月)和冬季(2009年12月)杭州湾秦山核电温排水影响海域渔业资源调查资料以及秦山核电站温排水扩散数学模拟结果,分析了杭州湾秦山核电温排水影响海域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季节密度的时空分布、优势种对鱼类总数量的贡献等,并对杭州湾秦山核电海域温排水对鱼类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同时,还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鱼类群落分布进行划分,从不同群落空间分布及种类组成、种类数及多样性的分析等方面,探讨并分析了杭州湾秦山核电海域温排水对附近海域鱼类群落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1)杭州湾秦山核电影响海域春、夏和冬季总共出现鱼类28种,隶属于7目、15科、21属,以鲈形目(Perciformes)的种类最多,共有15种,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5种,浽形目(Mugiliformes)3种,鲱形目(Clupeiformes)2种等。另外,春季14种,优势种有4种,分别为凤鲚(Coiliamyst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lucidus)、莱氏舌鳎(Cynoglossuslachneri)和晴尾蝌蚪虾虎鱼(Lophiogobiusocellicauda);夏季11种,优势种有4种,分别为棘头梅童鱼、晴尾蝌蚪虾虎鱼、凤鲚和龙头鱼(Harpodonnehereus);冬季17种,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刀鲚(Coiliaectenes)、晴尾蝌蚪虾虎鱼和棘头梅童鱼。夏冬季的物种更替率(R)最高,为88%;春冬季R值最低,为59.09%;春夏季R值为75%。春季、夏季和冬季的尾数密度分别为5.55×10~3ind·km~(-2)、22.10×10~3ind·km~(-2)和10.52×10~3ind·km~(-2),重量密度分别为33.80 kg·km~(-2)、59.06 kg·km~(-2)和66.46 kg·km~(-2)。杭州湾秦山核电海域渔业资源数量季节变化的规律与其它海域相反,冬季最高,春夏季较低,主要与冬季温排水海域具有暖池效应,形成部分鱼类滞留在此越冬有关。温排水平面分布对鱼类分布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温排水区域鱼类密度低于其他水域,冬季相反,鱼群滞留在温排水热羽区域,因而显示出温排水海域有较高的鱼群密度。温排水对不同适温习性鱼类影响不同,暖温种能够适应一定的低温,例如刀鲚可以在温排水水域越冬,而对高温有耐受性的棘头梅童鱼在夏季温排水水域成为最重要的优势种。鱼类优势种的适温性决定着鱼群的分布特征,冬季最重要的优势种为刀鲚,在尾数上的贡献率高达45.02,主要是因为该种在温排水的热羽区域分布密集,形成温排水水域鱼群密度大于周边水域的现象。由于温排水改变了渔场环境,导致新的越冬场的形成,有可能形成新的渔汛,引起当地渔场属性的改变。(2)春、夏和冬季杭州湾秦山核电温排水附近海域均划分为两个群落,即:温排水影响海域(即群落Ⅰ,以下简称内侧;位于秦山核电排水口附近,温排水排入水域使水温升高,水温向外侧扩散逐渐减少)和温排水外侧海域(即群落Ⅱ,以下简称外侧)。鱼类群落结构差异表现为,春夏季鱼类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特征差异一致,外侧高于内侧,数量密度差异较大,夏季和冬季差异明显,呈相异特征。春季鱼类种类数外侧(14种)内侧(6种),尾数和重量多样性指数(Hn’)平均值类似,外侧(2.30和1.93)内侧(1.76和1.56),数量密度差异较大,尾数密度外侧(1.95×10~3ind·km~(-2))内侧(0.88×10~3ind·km~(-2)),而重量密度内侧(6.14kg·km~(-2))外侧(2.26kg·km~(-2)),主要与春季温排水影响海域鱼类产卵,鱼类在内侧滞留且体重较大有关;夏季与春季类似,鱼类种类数、尾数和重量多样性指数、尾数和重量密度都是外侧(11种、1.76、1.92、2.57×10~3ind·km~(-2)和9.06kg·km~(-2))内侧(9种、1.75、1.65、1.98×10~3ind·km~(-2)和3.67kg·km~(-2)),主要因为夏季水温较高,温排水进入海域改变内侧鱼类群落特征,表现为内侧低于外侧;而冬季与夏季正相反,各指标都是内侧(15种、1.61、1.86、1.09×10~3ind·km~(-2)和8.64kg·km~(-2))外侧(7种、1.24、1.13、0.84×10~3ind·km~(-2)和4.72kg·km~(-2)),主要与冬季水温较低,温排水影响海域具有暖池效应,形成部分鱼类滞留在此越冬有关。温排水对适温性不同的鱼类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一些暖温性鱼类能够适应一定的低温,因而在冬季温排水附近海域鱼类暖温种数和种类数(8种和15种)均为三季最高,这与物种在温排水的热羽区域分布密集有关,从而形成温排水影响海域鱼类种类大于其它群落的现象。因此,杭州湾秦山核电温排水附近海域鱼类群落分布空间差异显著,温排水引起的水温变化是主要原因。
【图文】:

排序图,海域,排序图,聚类分析


不同海域鱼类群落的划分秦山核电温排水影响海域鱼类各季节各站位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排序(图3-1)结果基本一致,两者均能较好的反应秦山核电温排水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图3-1中Sp代表春季各站位,Su代表夏季各站位,Wi代表冬季各站位,横坐标代表相似性,各站位类群越相似,对应的横坐标数值越大。而通常用胁强系数(stress)检验NMDS结果,当stress㩳0.2时

鱼类群落,海域,聚类分析,相似性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不同季节中群落的生态属性相似性根据秦山核电温排水海域的春、夏和冬季 3 个季节的调查站位,对鱼类群的生态属性作季节性聚类分析图(图 3-2 和图 3-3),结果能较好的反应该海域态类群结构相似性水平。从图 3-2 和图 3-3 可以看出,分别在 43.95、61.32 和 62.11 相似性水平上春、夏和冬季分别聚成一组,表明每季 12 个站位鱼类生态属性均较相似。三在较小相似性水平(36.84)上聚合,说明三季相似性较低。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3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佳;日本利用工厂温排水养殖(鱼和)鲷[J];科学养鱼;1987年05期

2 ;电厂温排水养鱼试验[J];水产科技情报;1977年Z4期

3 王超,孙文杰;辽宁省清河发电厂温排水现状调查及渔业利用的探讨[J];水产科学;1986年03期

4 林军;章守宇;龚甫贤;;象山港海洋牧场规划区选址评估的数值模拟研究:滨海电厂温排水温升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5 徐国锋;毛伟宏;廖有根;袁国坚;;象山港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6 徐梦佳;于磊;赵彦伟;梁振明;;水库温排水增温模拟及其对富营养化影响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7 章守宇;;利用工厂温排水养殖对虾[J];国外水产;1989年01期

8 费岳军;赵江艳;陈f睿;;温排水对海域水环境价值量的影响计算——以象山港国华宁海电厂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9 张惠荣;赵瀛;杨红;陈炳睿;丁骏;戴桂香;堵盘军;;象山港滨海电厂温排水温升特征及影响效应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0 邵孝治,邵华;利用火电厂温排水高密度养鱼[J];水利天地;199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解;何安尤;李咏梅;张益峰;;贵港新建火电厂温排水对水生生物影响的预测[A];广西水产研究所论文集(2001—2005)[C];2006年

2 汤军健;温生辉;;宁德大唐电厂二维温排水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戎朝阳;;直流供水发电厂温排水效应及对经济运行的影响[A];全国火电600MWe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永叶;张永兴;陈晓秋;陈超峰;;台山核电站温排水混合区的设置对厂址海域整体生态功能的影响强度评估[A];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9[C];2010年

5 吴修锋;周杰;吴时强;;强潮汐河口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6 吴时强;吴修锋;于普兵;;平原河网地区电厂温排水影响数值模拟[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吴修锋;吴时强;李定方;;盐城发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计算[A];第二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乾爱国;;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的工程实践与建议[A];2014年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研讨会大会报告集[C];2014年

9 赵晓冬;陈慧锋;毛佩郁;;宁德核电温排水扩散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楚宪峰;田建茹;马立科;时国梁;;青岛发电厂海水脱硫温排水对海域环境的影响[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窦文龙;不待扬鞭自奋蹄[N];国家电网报;2007年

2 记者 张胜利、李剑军、通讯员 秋子、杨文波;襄樊电厂循环经济红红火火[N];湖北日报;2006年

3 窦文龙;灌注企业永不停息的动力[N];华中电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汉宝;滨海电厂温排水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2 曾江宁;滨海电厂温排水对亚热带海域生态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闻彬;滨海电厂温排水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张莞君;龙口北部海域温排水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3 石继香;多时相遥感监测大亚湾核电基地温排水时空分布及影响因子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4 蒋朝鹏;秦山核电温排水影响海域的鱼类分布特征[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5 朱鹏利;台山核电工程温排水对海洋环境影响预测[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盛小燕;感潮水域电厂温排水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胡竞;沿海电站温排水的热扩散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8 翟水晶;电厂温排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兰云飞;温排水的影响范围及其对罗非幼鱼和中国对虾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王银爽;电厂温排水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26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6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3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