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罗非鱼肠道多糖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初探

发布时间:2020-04-15 04:29
【摘要】:鱼类是人类廉价而高效的蛋白来源,如何科学健康的进行鱼类养殖是水产营养从业者及产业者关注的重点。以淀粉为代表的多糖类物质是水产饲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最为广泛易得。然而,鱼类对淀粉的利用效率并不高,高糖饲料经常导致鱼体出现脂肪异常沉积等营养性病害问题。提高鱼类多糖利用效率最常用的办法是通过调配饲料中饲料组分或者更换不同的多糖来源,然而这种方法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鱼类不善于利用淀粉的问题。近几年肠道微生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也许能够提供一种解决困境的新思路。本研究从罗非鱼肠道中筛选出八株高效利用淀粉的细菌,通过体外检测其淀粉降解及短链脂肪酸产生能力,挑选出一株菌.(在本论文中命名为Su1),通过BLAST比对,该菌与Bacillus toyonensis BCT-7112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在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中,我们将罗非鱼又分为高淀粉饲料组,低淀粉饲料组,高淀粉加菌组和低淀粉加菌组,共4个处理组。养殖结束后,对罗非鱼的糖代谢,肠道结构,免疫等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虽然Su1没有明显提高体重,但是它降低了高淀粉组的血糖含量,激活了一些糖代谢关键酶,而胰岛素信号转导是这些改变最为可能的途径。此外,Su1的加入增强了罗非鱼炎症因子的表达量。与此同时,我们检测了 Su1加入对鱼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淀粉加菌组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其它三组有明显的不同,在高淀粉加菌组,Verrucomicrobia菌的比例上调,该菌也被认为是一门有效利用淀粉的细菌。细菌Su1的添加可能是通过调节罗非鱼肠道菌群结构发挥作用。本研究是水产中较早探索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关系的工作之一。为解决鱼类淀粉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有望在未来应用于实际,通过微生物改善宿主的营养代谢。
【图文】:

丙酸,乙酸,和合,丁酸


1.2.1.2邋丁酸逡逑丁酸形成通过四个主要途径,乙酰-辅酶A途径,戊二酸,氨基丁酸途径和逡逑赖氨酸途径,如图1-3所示。氨基酸是戊二酸和赖氨酸途径的主要基质。植源多逡逑糖例如淀粉和木聚糖是由细菌产生丁酸的主要物质,乙酰-辅酶A途径可能是健逡逑康的个体中丁酸的主要产生途径5()。目前从肠道内分离出产丁酸的菌有逡逑Flavonifractor邋plautii,邋Pseudoflavonifractor邋capillosus,邋Subdoligranulum邋variabile逡逑和Ewftac/eWwm逦肌s?等等,丁酸辅酶A作为丁酸产生的标志酶在这些细菌逡逑中均可检测出51。丁酸是肠道黏膜的主要营养物质45。降低饮食中糖的比例,提逡逑高蛋白的比例,会使得肥胖患者粪便中的丁酸降低52。糖尿病患者肠道中的丁酸逡逑比例要远远低于正常人53。丁酸还参与调控多条细胞信号通路,例如调控激活蛋逡逑白1邋(AP-1)邋54和细胞凋亡55。逡逑6逡逑

丁酸,途径,肠道,戊二酸


逦j逦^邋i邋Propionate邋i逦j逡逑图1-2乙酸和丙酸和合成通路4G逡逑Fig邋1-2邋The邋pathway邋of邋actate邋and邋propionate邋synthesis.逡逑1.2.1.2邋丁酸逡逑丁酸形成通过四个主要途径,,乙酰-辅酶A途径,戊二酸,氨基丁酸途径和逡逑赖氨酸途径,如图1-3所示。氨基酸是戊二酸和赖氨酸途径的主要基质。植源多逡逑糖例如淀粉和木聚糖是由细菌产生丁酸的主要物质,乙酰-辅酶A途径可能是健逡逑康的个体中丁酸的主要产生途径5()。目前从肠道内分离出产丁酸的菌有逡逑Flavonifractor邋plautii,邋Pseudoflavonifractor邋capillosus,邋Subdoligranulum邋variabile逡逑和Ewftac/eWwm逦肌s?等等,丁酸辅酶A作为丁酸产生的标志酶在这些细菌逡逑中均可检测出51。丁酸是肠道黏膜的主要营养物质45。降低饮食中糖的比例,提逡逑高蛋白的比例,会使得肥胖患者粪便中的丁酸降低52。糖尿病患者肠道中的丁酸逡逑比例要远远低于正常人53。丁酸还参与调控多条细胞信号通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65.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国璋;;从美国罗非鱼市场的需求看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前景[J];水产科技;2001年06期

2 李永富,陶健,高敏行;罗非鱼养殖技术之三:利用鳗池养殖彩虹鲷试验[J];中国水产;2002年05期

3 余伟明;罗非鱼的营养与饲料[J];科学养鱼;2002年04期

4 袁建新;西北地区罗非鱼养殖试验[J];科学养鱼;2002年06期

5 ;罗非鱼养殖与出口取得重大进展[J];渔业现代化;2003年05期

6 力文荐;广西罗非鱼“抢滩”国外“游”上外国人的餐桌[J];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18期

7 ;罗非鱼收购声急 养成品质左右市场[J];渔业致富指南;2003年22期

8 劳卫晓;罗非鱼养殖新模式[J];中国水产;2004年06期

9 张海明;罗非鱼的养殖及其发展前景[J];饲料广角;2004年11期

10 古乃广,罗永贵;罗非鱼养殖技术之一 大水面主养罗非鱼技术要点[J];中国水产;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永明;张红燕;贺艳辉;王红卫;;罗非鱼生产养殖品种选择决策因素分析[A];2009’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永锋;林连升;;寒流对南方罗非鱼养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贺艳辉;袁永明;张红燕;龚

本文编号:2628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8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7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