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生物胺类受体在长牡蛎不同发育时期中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8:59
【摘要】: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膜蛋白受体家族中的一大类群,也是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中成员最多的一类受体。它通过与G蛋白结合将细胞外信号传导进入细胞内部,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分子。GPCR参与了生物体内包括视觉、味觉、嗅觉、情绪的调节、行为的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的稳态、免疫系统的调节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动。因此,GPCR常被作为药物的靶标分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药工业中。在生物体内,大部分GPCR都属于其家族分类中的A类视紫红质家族。而在视紫红质家族中,以章鱼胺受体、酪胺受体、多巴胺受体、肾上腺素受体和血清素受体为代表的生物胺类受体参与到了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内的多种生物的重要生命活动过程中,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生物胺类受体是一类能够与生物胺相结合的GPCR。生物胺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以及各种食品中,是含氮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生物胺的分子量一般都比较小,但是可以参与到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等众多的重要生理活动中,是具有潜在效应的神经递质分子。作为无脊椎动物中常见的生物胺,章鱼胺(octopamine,OA)和它的前体物质酪胺(tyramine,TA)参与到了无脊椎动物的诸如生殖、性成熟、变态等众多的发育过程中,并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OA首先在软体动物章鱼中被发现,目前针对于OA、TA以及OA/TA受体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蜕皮动物特别是各种昆虫中。而在贝类等软体动物中,针对OA、TA以及OA/TA受体的研究则较少,它们在贝类等软体动物体内所发挥的生理功能目前也不清楚。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开展了对OA/TA受体在海洋贝类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不同发育时期中的生理功能研究。一、长牡蛎中潜在G蛋白偶联受体的家族分类及表达谱分析根据实验室之前已经测序获得的长牡蛎的全基因组序列数据,我们对已注释的长牡蛎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初步筛选,共获得了553条潜在的GPCR序列。随后,通过对这些潜在的GPCR序列进行疏水性跨膜区分析和结构域筛选,最终鉴定出了412条GPCR序列。通过BLAST同源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了这412条序列的家族分类情况:其中308条GPCR属于A类受体家族,44条GPCR属于B类受体家族,14条GPCR属于C类受体家族,另外还有46条GPCR序列属于未知的GPCR蛋白家族。此外,通过对长牡蛎中A类GPCR家族的序列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还发现,在长牡蛎的A类GPCR家族中,至少有36条GPCR序列属于生物胺类受体亚家族。随后,通过对这36个潜在生物胺类受体在长牡蛎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将长牡蛎中大多数潜在生物胺类受体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初步分类,大体分成了四种类型:(1)在长牡蛎的整个发育过程中,GPCR几乎没有表达或者表达量极低;(2)GPCR主要在长牡蛎的早期发育阶段表达;(3)GPCR主要在长牡蛎的中期发育阶段表达;(4)GPCR主要在长牡蛎的个别发育时期中特异性表达。尤其是在第4种类型中,我们还筛选鉴定出了两个能够在长牡蛎的眼点幼虫期特异性上调表达的新型生物胺类受体——CGI_10017568和CGI_10027100,这两个受体蛋白有可能参与到了长牡蛎的附着变态发育过程中。二、新型章鱼胺/酪胺受体CgGPR1在长牡蛎不同发育时期中的功能研究通过PCR扩增和RACE技术,我们从长牡蛎中克隆得到了一个潜在的OA/TA受体蛋白CgGPR1(CGI_10017568)。CgGPR1基因全长为2,826 bp,编码一个含有524个氨基酸的受体蛋白。BLAST结果显示,CgGPR1与来自椎实螺Lymnaea stagnalis的章鱼胺受体OAR2同源性最高。同源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CgGPR1属于一个研究较少的无脊椎动物新型OA/TA受体亚家族。随后,通过q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和整体免疫荧光定位技术研究了CgGPR1在长牡蛎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成体组织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CgGPR1在长牡蛎从卵细胞期发育到稚贝的所有阶段中都有表达,在原肠胚期、担轮幼虫期和D型幼虫期的表达水平最高,这表明CgGPR1可能参与了长牡蛎的胚胎发生和组织分化过程。CgGPR1的免疫荧光信号主要出现在长牡蛎幼虫的面盘、足、鳃和外套膜处,这表明CgGPR1可能在长牡蛎幼虫的游动、滤食以及感应外界环境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长牡蛎眼点幼虫期的足表面检测到了CgGPR1的免疫荧光信号,这也表明CgGPR1可能在长牡蛎的附着变态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在长牡蛎所有检测的成体组织中,均检测到CgGPR1的mRNA转录水平,在外套膜中的转录水平最高,在性腺中的转录水平最低,这暗示着CgGPR1可能在长牡蛎的成体组织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此外,通过构建能够稳定过表达CgGPR1的HEK293细胞株,我们还研究了生物胺类神经递质(激动剂)对可稳定过表达CgGPR1的HEK293细胞内第二信使分子cAMP和Ca~(2+)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OA、TA以及其他相关的生物胺类物质不能引起可表达CgGPR1的HEK293细胞内cAMP和Ca~(2+)的浓度发生变化,这说明CgGPR1及其所代表的第四亚家族无脊椎动物OA/TA受体蛋白可能并不参与cAMP和Ca~(2+)所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而是参与了其他未知的信号分子所介导的转导通路。我们对CgGPR1的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地开展对CgGPR1及其近源蛋白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生理功能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后续人工干预或调控海洋贝类等污损生物的附着变态过程提供了潜在的靶标分子。三、新型酪胺受体CgTAR1在长牡蛎不同发育时期中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我们还从长牡蛎中克隆了一个潜在的TA受体蛋白CgTAR1(CGI_10027100)。CgTAR1基因全长为1,601 bp,编码一个含有407个氨基酸的受体蛋白。BLAST结果显示,CgTAR1与来自蝗虫Locusta migratoria的酪胺受体TAR1同源性最高。同源多序列比对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CgTAR1属于无脊椎动物OA/TA受体家族中类α2-肾上腺素的酪胺受体亚家族。随后,通过q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以及整体免疫荧光定位技术研究了CgTAR1在长牡蛎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成体组织中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CgTAR1 mRNA在长牡蛎桑椹胚期、囊胚期和眼点幼虫期有较高的转录表达水平,而在D型幼虫期和壳顶幼虫期几乎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表达。在蛋白水平上,CgTAR1在长牡蛎从卵细胞发育到D型幼虫期中均有大量的表达,表明CgTAR1可能参与长牡蛎的胚胎发生、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过程,在长牡蛎的早中期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gTAR1的免疫荧光信号首先出现在原肠胚期多个细胞的细胞膜上,然后出现在担轮幼虫期的肠上,在随后的发育阶段中,CgTAR1的免疫荧光信号主要出现在长牡蛎幼虫的面盘、壳顶和鳃等处,这表明CgTAR1在长牡蛎幼虫感应外界环境等生理过程中可能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长牡蛎的所有成体检测组织中,均检测到CgTAR1的mRNA转录水平。其中,CgTAR1在性腺中的转录水平最高,在消化腺中的转录水平最低,这表明CgTAR1可能在长牡蛎的成体组织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我们对CgTAR1的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地研究CgTAR1及其近源蛋白在海洋贝类中的生理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文】:

示意图,立体结构,示意图,家族


G 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进展.1 G 蛋白偶联受体概述G 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GPCR)是膜蛋白受体家族一大类群,也是细胞表面受体家族中成员最多的一类受体。在细胞的信号转程中,GPCR 由于能够结合到细胞膜表面的 G 蛋白(guanine nucleotide-bindotein)上并激活 G 蛋白以及下游的效应器,所以被称为 G 蛋白偶联受体。能够结合G蛋白,这类受体在序列和结构通常表现出一些共有的特征(图1-体结构中都有 7 个疏水的跨膜 α 螺旋,所以 GPCR 也被称为 7 次跨膜受7-transmembrane receptor,7-TM receptor)(Trzaskowski et al., 2012);GPCR肽链的 C 端以及连接第 5 个和第 6 个跨膜 α 螺旋的胞内环上都有 G 蛋白的位点。

家族,情况,受体


图1-2 G蛋白偶联受体的家族分类情况。Figure 1-2 The family classification of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Huang et al., 2004).在这 6 个 GPCR 家族中,A 类受体家族是研究得最为广泛和成员数量最多的GPCR 家族,,其受体的数量约占据了目前已发现的 GPCR 总数的 85%。因此,鉴于其庞大的成员数量,A 类受体家族又被进一步细分为了 19 个亚家族(图 1-2),包括了生物胺类受体亚家族(Biogenic amine receptor subfamily)、视紫红质类受体亚家族(Rhodopsin receptor subfamily)、大麻素受体亚家族(Cannabinoidreceptor subfamily)、CAPA 类受体亚家族(CAPA receptor subfamily)、蜕皮激素受体亚家族(Ecdysis triggering hormone receptor subfamily)、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亚家族(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subfamily)、促卵泡激素受体亚家族(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subfamily)、羟基羧酸受体亚家族(Hydroxycarboxylic acid receptor subfamily)、白细胞三烯素 B4 受体亚家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91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梅;许飞;刘俊;李莉;张国范;;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Wnt4基因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J];海洋与湖沼;2015年01期

2 柯才焕,李少菁,李复雪,郑重;儿茶酚胺对翡翠贻贝幼体附着和变态的诱导[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6期



本文编号:2628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8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