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黄鳝不同地理群体的分子遗传差异及杂交F1代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14:05
【摘要】:黄鳝不仅肉质细腻,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极少,而且还拥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水产经济养殖动物。目前黄鳝养殖所需苗种主要依赖于野生苗种,而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很多形成地理隔离的地方黄鳝品种开始相互流通。调查黄鳝的遗传结构、保护黄鳝的遗传多样性势在必行。但目前黄鳝育种主要以引种和选种为主,遗传改良进程缓慢、优良品种缺乏,因此在品种选育初期通过早期鉴定和准确选择目标性状提高育种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选取河南、安徽、湖南和湖北地区8个比较具有明显性状优势的黄鳝品种进行遗传结构的调查,同时选择河南与巢湖地区黄鳝品种进行杂交繁殖试验,为选育黄鳝优良品种提供理论基础。具体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试验方案的系统设计,选取223份野生黄鳝作为试验材料,以水稻基因组为参照,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SLAF标签,最后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大量特异性SNP位点。结果显示:试验共获得430,983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193,378个;通过序列分析,共开发得到1,992,507个SNP,筛选得到93,112个高一致性的群体SNP。随后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对8份黄鳝个体完成系统进化树、群体结构、PCA分析,发现这8个地点的黄鳝可能来源于四个不同的祖先,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使得这8个地点的黄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生了遗传分化。通过系统进化树发现分布在安徽的黄鳝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分布在松滋、公安和长湖的黄鳝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选取安徽巢湖自交鳝苗、河南固始自交鳝苗、安徽巢湖与河南固始杂交鳝苗、湖北荆州自交鳝苗进行生长试验,采用玻璃钢小网箱养殖,经过8周的投喂,对4种黄鳝苗种的生长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固始与巢湖杂交F1代鳝苗生长速度最快,体长由6月8号的4.23cm增长到12.66cm,体重达到1.9780g;在自交群体中,固始自交F1代鳝苗体增长和体增重达到最大,分别为7.31cm和8.4607g,而其存活率最低,仅为68%。
【图文】:

琼脂糖,梳子,缓冲液,条带


100ng 每毫升,OD260/280 的值于 1.8-1.9 中。使用 1.0%的凝胶电泳检测基因DNA 的完整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组 DNA 的步骤如下:① 取琼脂糖 0.35 克,加入 1X TAE 缓冲液 25 毫升,放在微波炉中加热溶至溶液透明。② 使琼脂糖溶液降温到至 60℃后,然后立即加入 Goldview 核酸染料 1 微混合均匀后,倒入有梳子的载胶板中,待冷却半个小时凝固后,拔掉梳子。③ 将琼脂糖凝固后的胶拿出,缓慢的放在电泳槽的一端,与端线平行放置然后加入缓冲液至淹没凝胶 1cm 左右。④ 取 4ul 的需要检查的 DNA 用 1ul 的缓冲液充分混合,然后将混合液移入泳孔里面,在中间的孔中加 DNAMarker。⑤ 将电泳电压电流调至 120 伏和 100mA,条带跑到一半时取出琼脂块放入像系统,观察条带的情况。基因组 DNA 通过 1.0%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结果如图所示,结果显示条带整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相关试验。

流程图,实验流程


(一) 酶切方案设计利用百迈克自主研发的电子酶切预测软件对参考基因组进行酶切预测,根据所获得的SLAF 标签数量及其他试验要求,选择最适酶切方案,选择原则如下:(1)酶切片段是位于重复序列上的比例越小越好;(2)酶切片段在基因组上分布要均匀;(3)酶切片段长度与具体实验体系尽量要吻合;(4)酶切片段(SLAF 标签)的数量要满足预期标签数。(二) 基因组测序根据前面试验所得最佳酶切方案,,对符合酶切要求的各样品基因组 DNA 分别进行酶切。对得到的酶切片段(SLAF 标签)依次进行 3′端加A 处理、连接 Dual-index测序接头、PCR 扩增、纯化、混样、切胶选取目的片段,随后使用 Illumina 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另外,为评估酶切试验的准确性,本试验选用水稻日本晴作为对照进行测序。流程图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楠;;作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张铧予;;人类遗传多样性探讨[J];科技风;2018年33期

3 ;遗传多样性影响人类思维[J];中国石油企业;2015年08期

4 兰彩妮;;浅谈生物遗传多样性[J];商业故事;2018年05期

5 ;“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将在昆明召开[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9期

6 褚嘉yP;李绍武;张亚平;;努力推动中国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遗传;2012年11期

7 杨昭庆;y嚰蝭P;;中国人类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遗传;2012年11期

8 谭玉莲;刘迎辉;熊丽娜;朱智;徐伟;曾波;;不同海拔高度的野古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商业养殖减少了鸡的遗传多样性[J];北方牧业;2008年21期

10 梁琛;张建海;;畜禽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和分子评估[J];中国家禽;2005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公社;徐夙侠;刘志鹏;舒庆艳;;羊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和AFLP分子标记评价[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日程安排[A];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会刊[C];2012年

3 沙伟;林琳;郑云梅;;小仙鹤藓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4 刘延吉;耿书;;辽宁地区5种野生软枣猕猴桃RAPD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四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张子学;杨冬梅;李杰勤;;白头翁RAPD体系的优化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芒来;杨虹;;蒙古马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顾万春;;森林遗传多样性及其资源的保存和利用[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8 毛培胜;王新国;黄莺;;分子标记技术在牧草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周秋白;郑宇;周莉;桂建芳;;鄱阳湖鲫鱼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杨昭庆;褚嘉yP;;中国人类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A];全国生物遗传多样性高峰论坛会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雯雯 通讯员 高洁;少数民族庭院有效保存物种遗传多样性[N];中国科学报;2012年

2 徐徐;研究揭示为何抹香鲸遗传多样性低[N];中国科学报;2018年

3 记者 张梦然;两种主要传疟蚊子遗传多样性公布[N];科技日报;2017年

4 记者 胡德荣;亚洲人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获最新成果[N];健康报;2009年

5 胡云章;绚丽的民族文化 丰富的遗传多样性[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游雪晴;中国的人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成果丰硕[N];科技日报;2001年

7 记者 华凌;遗传多样性影响人类身高和思维[N];科技日报;2015年

8 卞晨光;保护家畜遗传多样性刻不容缓[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2年

9 通威;加强鳜种改良 提高遗传多样性水平[N];中国渔业报;2015年

10 肖力伟 译;中国栽培的大豆品种 遗传多样性变异丰富[N];农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杰;海岛棉遗传多样性及对纤维性状的关联分析与转录组学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2 余惠文;柚遗传多样性及叶片渐绿性状突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白立景;比较基因组学鉴定我国野猪亚种分类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4 夏法刚;薏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药食品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5 李琦;麦田雀麦生物生态学特性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6 解庆;柴松分类地位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尹淑英;紫花苜蓿的种子功能性状及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D];兰州大学;2018年

8 Saif Ul Islam;中巴蜻蜓分布和遗传多样性及其相关单链DNA病毒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9 汪焕;扬子鳄饲养种群交配体系及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8年

10 任海龙;金花菜的遗传多样性及连锁图谱构建[D];扬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敬;长江上游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多样性及其品质分析[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2 郑浩亮;黄鳝不同地理群体的分子遗传差异及杂交F1代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9年

3 崔健;海南岛菠萝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D];海南大学;2017年

4 夏碧波;国外引进辣椒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8年

5 李静;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mtDNA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D];喀什大学;2019年

6 叶松建;福建水生植物浮萍遗传多样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7 马晓英;岛屿与内陆真藓(Bryum argenteum)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8 谢晨晓;中国落叶松-杨栅锈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特异性DNA标记开发[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9 贾媛;中国地方黄牛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刘琪;长江中下游地区水体中盔形n灥囊糯嘌院臀⒔芯縖D];淮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28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8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e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