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结构蛋白的鉴定及部分结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3 15:34
【摘要】: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ra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grass carp hemorrhage disease,GCHD)是严重危害我国草鱼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每年可引起大量草鱼死亡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被农业部列为二类动物疫病。GCRV基因组由11个分节段的dsRNA组成,基于病毒基因组序列差异,GCRV总体上可分为3个基因型,近年流行的基因II型是当前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病原。GCRV 11个基因节段均编码相应的功能蛋白,但GCRV Ⅱ型各节段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尚缺乏系统研究,前期主要是通过生物信息数据库分析和预测所得,不同研究者的结果出入较大,给GCRV Ⅱ型的病毒学基础研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等均造成了困扰。本论文利用病毒纯化、LC-MS/MS、抗体制备、Western-blot、IFA等技术及鱼体试验对GCRV Ⅱ型11个基因节段编码蛋白进行鉴定及目标蛋白进行免疫原性分析,旨在为GCRV Ⅱ型病毒的病原学基础研究及基因工程疫苗等防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病毒纯化及LC-MS/MS分析:用GSB细胞大量扩增GCRV Ⅱ型病毒,然后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病毒纯化,LC-MS/MS分析纯化的GCRV Ⅱ型病毒。结果显示,可检测到其中9个基因节段编码蛋白的肽段信号,蛋白丰度由高到低分别为S6、S4、S3、S9、S1、S10、S11、S2、S5基因编码的蛋白,说明这9个基因节段编码蛋白可能为病毒的结构蛋白,且S6、S4基因编码蛋白可能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而未检测到S7、S8基因编码蛋白的肽段信号,这两个基因节段编码蛋白可能为病毒的非结构蛋白。2.抗体制备及结构蛋白鉴定:实验室前期已制备并保存了抗S1~S4、S6~S8、S10、S11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本研究新构建了S5、S9基因编码蛋白的重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并纯化重组的S5、S9基因编码蛋白,制备了抗S5、S9基因编码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将11个抗体与纯化的GCRV Ⅱ型病毒粒子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抗S1、S3、S4、S6、S9、S10、S11编码蛋白的抗体与病毒粒子反应呈阳性,而抗S2、S5、S7、S8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与病毒粒子反应呈阴性;将GCRV Ⅱ型病毒感染GSB细胞后分别用11个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与Western blot的结果一致;采用中和试验分析7个呈阳性反应抗体的中和活性,将稀释后的抗体分别与GCRV Ⅱ型病毒液等体积混合孵育后感染GSB细胞,RT-qPCR检测感染后的病毒含量。结果显示,与抗S6、S9、S10、S11基因编码蛋白抗体作用的其病毒含量显著降低,其中病毒含量最低的为抗S9基因编码蛋白抗体。说明这4个抗体均有一定的中和活性,其中中和活性最强的为抗S9基因编码蛋白抗体。3.S4、S9基因编码蛋白免疫原性研究:将纯化的S4、S9基因编码蛋白单独或与Seppic Gel佐剂乳化后腹腔注射免疫草鱼。在一免和二免21 d后分别采集草鱼血清、脾脏和头肾组织,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草鱼血清的特异性IgM抗体水平变化,通过相对定量PCR方法检测脾脏和头肾中IFN、TLR-3、TLR-7、Mx、Ig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4、S9基因编码蛋白加佐剂免疫组草鱼血清OD_(450nm)值范围为0.6~0.8,S4、S9基因编码蛋白免疫组草鱼血清OD_(450nm)值范围为0.3~0.5,佐剂组和空白对照组OD_(450nm)值均小于0.2;S4、S9基因编码蛋白加佐剂免疫组5个免疫因子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约是对照组的7~45倍,蛋白加佐剂免疫组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和组织中免疫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蛋白免疫组组织中免疫因子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攻击感染试验结果表明,S4基因编码蛋白加佐剂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为37.9%,S9基因编码蛋白加佐剂组的相对保护率为34.9%,均对草鱼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综上所述,GCRV Ⅱ型病毒的S1、S3、S4、S6、S9、S10、S11基因节段编码的蛋白可能为病毒的结构蛋白,S2、S5、S7、S8基因编码的蛋白可能为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其中S4和S6编码的可能为病毒主要结构蛋白,S9编码蛋白具有较强的中和活性;S4和S9编码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对草鱼感染GCRV Ⅱ型强毒株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为基因工程疫苗开发筛选候选抗原提供了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雪;颜其贵;欧洋;曹洪志;樊汶樵;李冰;赖维莉;张传斌;周磊;冯婷;林涛;刘亚;;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进展[J];水利渔业;2006年05期

2 王迎喜;陈燕新;吴笑春;;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鳍条细胞株出现的变化[J];福建水产;1989年03期

3 袁雪梅;姚嘉峗;郝贵杰;蔺凌云;徐洋;潘晓艺;尹文林;沈锦玉;;草鱼呼肠孤病毒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18年03期

4 杨倩;曹海鹏;和永杏;姜有声;吕利群;;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检测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年03期

5 王菁;张丽;韩进刚;李军;;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检测方法[J];天津水产;2010年02期

6 王晓丰;薛晖;丁正峰;唐建清;夏爱军;;草鱼呼肠孤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2年02期

7 郝贵杰;盛鹏程;林锋;潘晓艺;徐洋;姚嘉峗;尹文林;曹铮;袁雪梅;蔺凌云;沈锦玉;;RT-PCR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方法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邓初夏;杨兴棋;陈宏溪;;几种鱼类细胞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敏感性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85年04期

9 孙效迎;宋华丽;张超;李莉;孔祥会;裴超;;草鱼呼肠孤病毒和草鱼的干扰素抗病毒免疫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年15期

10 刘德建;;草鱼呼肠孤病毒出血病及疫苗注射方法[J];科学养鱼;201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浩;刘玮莎;袁伟;吕美怡;吕利群;;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A];2015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李婉娟;喻飞;王龙龙;王浩;吕利群;;AP-1转录因子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的应答分析[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3 张yN桐;王浩;吕利群;;绿色天然植物提取物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的研究[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高彩霞;曾伟伟;汤亚方;尹纪元;吴杰兴;刘世旭;王英英;周文礼;王庆;;两株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新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比较[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5 刘世旭;王庆;常藕琴;周文礼;曾伟伟;王英英;;基因Ⅰ型草鱼呼肠孤病毒VP7蛋白合成肽抗体的制备及应用[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王雅;;草鱼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的克隆与表达分析[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娅楠;王浩;吕利群;;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Ⅲ型草鱼呼肠孤病毒VP55蛋白的功能[A];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8 袁丽;罗绍祥;张凤;陈丛林;李成鹏;张晓华;方勤;戴和平;;VP7蛋白在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检测和预防上的研究进展[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9 郝贵杰;袁雪梅;潘晓艺;徐洋;姚嘉峗;蔺凌云;尹文林;沈锦玉;;草鱼呼肠孤病毒衣壳蛋白VP7真核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价[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十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10 李永刚;曾伟伟;王庆;殷亮;王英英;刘春;梁红茹;石存斌;吴淑勤;;草鱼呼肠孤病毒HZ08株S10编码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用于诊断草鱼呼肠孤病毒的三重PCR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及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N];中国渔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巧林;草鱼与赤眼鳟杂交F_1遗传特征及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抗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2 王浩;GCRV宿主表面受体的鉴定及其介导病毒侵入途径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3 余小波;盐酸吗啉胍抗草鱼呼肠孤病毒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亚方;草鱼呼肠孤病毒Ⅱ型结构蛋白的鉴定及部分结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高岩;草鱼呼肠孤病毒三种基因工程疫苗创制及免疫效果评价[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刘露;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水产养殖鱼类常见病毒的快速检测[D];河北农业大学;2018年

4 盛佳璐;草鱼Fibulin-4蛋白与草鱼呼肠孤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5 刘玮莎;草鱼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相互作用机制及入侵途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6 和永杏;草鱼呼肠孤病毒外衣壳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7 谢吉国;草鱼呼肠孤病毒VP7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基因的筛选[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8 安伟;抗草鱼呼肠孤病毒药筛选细胞模型及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王杭军;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VP5蛋白的功能及免疫原性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10 张娅楠;草鱼Ajuba蛋白在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CIK细胞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探讨[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47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47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