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牙鲆家系生长和抗病性能及抗病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4 20:43
【摘要】: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开展,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生长速度减慢、缺少抗病优良品种等问题日渐凸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利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进行疾病治疗造成了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养殖水环境污染等新的问题,因此,将多种育种方法相结合,对牙鲆的生长和抗病性状进行遗传改造,才是解决当前难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以本实验室历年培育的日本牙鲆,韩国牙鲆,2009年抗鳗弧菌牙鲆,2010年抗鳗弧菌、生长快速牙鲆,2012年抗鳗弧菌、生长快速、雌核发育牙鲆以及2013年和2014年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生长快速牙鲆为亲本,于2015年建立了57个牙鲆家系,包括11个F3、46个F4,其中F4家系为国内首次建立。选择其中鱼苗数量大于150尾的46个家系(共约7000尾鱼苗)进行两次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实验,相关性分析表明,前后两次实验各家系存活率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配对样本t检验表明,前后两次实验无显著差异(P0.05)。对各家系存活率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鉴定出抗病力强(high disease-resistant families)的家系5个(F1551、F1503、F1501、F1550、F150),其存活率均大于70%。根据46个家系的日增重率,确定了快速生长家系(fast-growth families)4个(F1533、F1551、F1514、F1502),日增重率大于0.2250g/d,生长较快家系(secondly fast-growth families)12个。对前后两次感染实验的存活率与感染时的体重、体长及日增重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第一次感染存活率(约146d)与感染时的体重、全长、日增重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1体重0.01,P1全长60.01,P1日增重率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1体重0.422、r1全长0.446、r1日增重率0.434,相关性较强;第二次感染存活率(约164d)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2体重0.05),相关系数为r2体重0.363,与全长、日增重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2全长0.01,P2日增重率=0.01,相关系数分别为r2全长0.443、r2日增重率0.376,相关性较强。两次感染时的体重、全长和日增重率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9以上,相关性极强(P0.01)。牙鲆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抗病遗传力为0.177±0.020,为低遗传力,抗病性选育适合家系选育。亲本抗病育种值变化范围为(-1.962±0.646)~(2.110±0.546),母本育种值中,F1551和F1550的母本育种值最大,父本育种值中,F1551的父本育种值最大。分别对父母本育种值和家系存活率(抗病力)进行排序,存活率、父母本育种值均较高的家系为F1551、F1550、F1501、F1503,其中,存活率最高的F1551家系的父母本育种值是所有家系父母本中最高的,表明F1551家系具有良好的抗病性能,F1551家系的父母本具备很好的育种性能。总之,本文通过家系选育的方法,首次建立了F4代家系,结合细菌感染实验,筛选出了一些抗病和速生的F3、F4家系,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遗传力分析、育种值分析等,在这些家系中挑选出了一个具有良好育种性能的F4家系F1551,该家系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父母本育种值都很高。本研究发现,抗病性能在亲子代之间得到了较好的遗传。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莲升;关于“家畜复合育种值简化公式”中系数的讨论[J];中国畜牧杂志;1982年04期

2 道良佐;;个体育种值的应用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1983年01期

3 徐夕水,熊广德,卢家现;复合育种值电算估测[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3年01期

4 谢丽韫,刘学洪,徐波;准确育种值估计方法的进展[J];现代化农业;2004年03期

5 杨茂成,李湘芹,金访中,谢江明;种猪现实育种值的估测[J];浙江农业学报;2005年04期

6 张玉茹;刘学洪;;简述动物的育种值估计[J];河南畜牧兽医;2006年04期

7 殷宗俊;张勤;;利用广义线性模型预测家畜离散性状育种值[J];中国畜牧杂志;2006年11期

8 孙丽华;丁可为;王菊芳;杜红丽;凌飞;丛佩清;;动态性状育种值的估计(预测)方法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年07期

9 孙晓梅;杨秀艳;;林木育种值预测方法的应用与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汪强,吴常信,张斌,徐慧如;家畜复合育种值的简化公式与理论公式符合程度的检验[J];中国畜牧杂志;198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甘佳;唐慧;邓由飞;王巍;易军;;牛的育种值估计方法综述[A];《第七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杜萍;韩其庆;廖庆安;白文菊;凌益章;;梨主要性状的育种值及传递力[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3 马浩;李荣幸;张冬梅;;泡桐种的育种值及其预测方法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4 刘顺德;李娜;刘孟洲;滚双宝;雷赵民;;母猪后肢形态学评定的复合育种值估计与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程胜利;杨博辉;郭宪;郎侠;冯瑞林;;用BLUP方法估计绵羊育种值的试验研究[A];《2008中国羊业进展》论文集[C];2008年

6 马浩;李荣幸;张冬梅;;毛泡桐种源育种值研究[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7 张传苹;王起山;姚俊峰;王晓亮;蔡霞;吴克亮;杨长锁;;新杨绿壳纯系蛋鸡主要产蛋性状的遗传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南渔;我国主要海水养殖生物BLUP育种技术体系取得突破[N];中国渔业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军;伊犁马泌乳曲线拟合的效果分析及泌乳性能育种值估计[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2 郑卫卫;牙鲆家系生长和抗病性能及抗病性状的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3 任晋东;微卫星遗传标记在绍兴鸭亲权鉴定、育种值估计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宗岳;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8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48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a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