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生长、体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5 14:10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生长、体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450尾体质量为(3.01±0.10)g的大鳞副泥鳅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饲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添加50、100、150、200 mg/kg虾青素的试验饲料。饲喂8 w后,取样待测。结果表明:1、大鳞副泥鳅的末重、平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的提高显著上升(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虾青素的添加量为100 mg/kg时达最高水平(P0.05);大鳞副泥鳅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随虾青素添加水平的提高呈现上升趋势,当虾青素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大鳞副泥鳅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在虾青素的添加量为100 mg/kg时达最高水平(P0.05)。当虾青素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大鳞副泥鳅体成分蛋白质含量随着虾青素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100-200 mg/kg添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 mg/kg添加组(P0.05)。大鳞副泥鳅体成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大鳞副泥鳅头、鳍、皮肤和肌肉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50和200 mg/kg时达到最高水平(P0.05)。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酪氨酸酶(Tyr)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50-200 mg/kg时,肝脏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肌肉和皮肤Tyr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肠道各组Tyr含量差异不显著。3、随着虾青素添加量的增加,大鳞副泥鳅的肝、肠、肌肉和皮肤T-SOD活性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达到最高水平(P0.05),且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大鳞副泥鳅的肝、肠、肌肉和皮肤CAT活性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肝脏、肠道、肌肉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皮肤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MDA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肝脏和肌肉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肠道和皮肤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GSH含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肝脏、肠道、肌肉及皮肤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GSH含量达到最高水平(P0.05),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大鳞副泥鳅的各组织GSH-PX活性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肝脏、肠道、肌肉及皮肤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GSH-PX活性达到最高水平(P0.05),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4、大鳞副泥鳅肝组织Nrf2 mRNA相对表达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肝组织Nrf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肝组织Nrf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 mg/kg组(P0.05),且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大鳞副泥鳅肝组织Keap1 mRNA相对表达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0 mg/kg组(P0.05),且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大鳞副泥鳅肝组织Maf mRNA相对表达量随虾青素的添加水平提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50-200 mg/kg时,肝组织Maf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虾青素的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时,肝组织Maf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 mg/kg组(P0.05),且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可提高大鳞副泥鳅的生长性能、改善体色,提高抗氧化能力。但是不同添加量组之间亦有差异,综上考虑,建议大鳞副泥鳅饲料中虾青素的适宜添加水平为100-200 mg/kg。
【图文】:

分子结构图,虾青素,分子结构,类胡萝卜素


图 1.1 虾青素的分子结构Figure 1.1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staxanthin内主要以类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类胡萝式被吸收(图 1.2)。有研究表明类胡萝的沉积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不同水产动物-8]。图 1.2 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

代谢途径,类胡萝卜素,虾青素,适宜添加量


图 1.2 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Figure 1.2 The metabolic pathways of carotenoid料中虾青素的适宜添加量体色沉积和抗氧化方面的特殊功效广泛应用于水品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其作为一种无毒无害的绿水产动物饲料中虾青素的适宜添加量成为新的研添加量因养殖品种、试验对象大小、作用时间、学者对一些水产动物虾青素适宜需要量方面进行结归纳,详见表 1-1。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虾青素生物合成分子基础趋清晰[J];新农村;2019年12期

2 谢虹;王福强;邱彦国;张艾青;任伟伟;;天然虾青素生产方法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8年12期

3 张辰;谭秀文;万发春;赵红波;靳青;;虾青素在畜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畜牧兽医;2018年06期

4 班磊;尤建伟;;虾青素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9年21期

5 崔海辉;;虾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19年09期

6 邹晓莹;钟先锋;上官国莲;陈芷茵;江志彬;郭颖媚;;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工艺及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8年05期

7 郭焰;李岩;严玉玲;;天然虾青素提取技术及分离纯化的相关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7年06期

8 ;虾青素逆转衰老[J];办公自动化;2017年13期

9 周庆新;杨鲁;徐杰;;环境因素对红球藻虾青素酯微乳液稳定性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7年08期

10 付兴周;路志芳;李东;;虾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J];北方牧业;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芬;胡忠策;郑裕国;沈寅初;;红法夫酵母虾青素高产菌的筛选和生物酶法破壁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2 韦敏侠;宋红梅;刘超;刘奕;汪学杰;罗建仁;胡隐昌;;苜蓿皂苷促进血鹦鹉鱼(Cichlasoma synspilum♀×Cichlasoma citrinellum♂)对虾青素吸收效果的研究[A];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3 张磊;吕浩;应汉杰;;银离子络合萃取虾青素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4 张建芬;柳志强;郑裕国;;虾青素产生菌的筛选与鉴定[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5 高新炜;毛相朝;;基于胞外粗酶提取物高效快速制备游离全反式虾青素[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6 黄金金;杨震;朱瑞艳;钱欣欣;王亚秋;李颖;李季伦;;脂肪酶的高效异源表达及其水解雨生红球藻虾青素酯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酶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7 杜有功;;虾青素及其几种含量测定方法简介[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王明兹;施巧琴;吴松刚;;微藻与酵母电融合选育异养化融合子FSYH866[A];2004年全国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高新炜;陆萍;毛相朝;;海洋宏基因组文库中新型酯酶的挖掘及其在游离全反式虾青素生产中的应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朱丽;钱前;;虾青素功能米:生物强化新思路,优质米培育新资源[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2019年全国生物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晓清 田文佼;日照攻克虾青素应用开发三大难题[N];日照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王晨绯;虾青素:一个值得深耕的领域[N];中国科学报;2017年

3 记者 张雯雯;世界首例超级营养番茄问世[N];中国科学报;2012年

4 王迪;虾青素需求强劲增长[N];医药经济报;2019年

5 记者 张怡;他弥补了我国虾青素培养基地的空白[N];昆明日报;2019年

6 杨宗鑫;最新一代生物抗氧化剂——虾青素的市场前景[N];中国食品报;2015年

7 记者 马波;我研制出世界首例能高产虾青素的番茄新品种[N];科技日报;2012年

8 马波;首例富含虾青素番茄品种研制成功[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9 黄婧;天然虾青素[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10 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名誉理事长 尤新;类胡萝卜素功能和国际发展动向[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辉;促进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累积虾青素的代谢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2 刘惠麟;虾青素干预酒精性肝损伤炎症反应的信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苏芳;类胡萝卜素在藻虾蟹鱼中的结构分布特征及虾青素异构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4 周萍萍;酿酒酵母中虾青素生物合成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5 杨成;含氧类胡萝卜素异构体的制备纯化,吸收代谢及对肠道功能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8年

6 陈俊辉;佐夫色绿藻高效积累虾青素的诱导调控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7 薛晓蕾;抗氧化剂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8 倪辉;法夫酵母虾青素发酵条件的优化及提取与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董庆霖;利用雨生红球藻和红发夫酵母代谢过程中的协同效应提高虾青素产量[D];天津大学;2004年

10 田小群;红发夫酵母(Phaffia rhodozyma)的诱变和原生质体融合及发酵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卓;虾青素干预及疲劳运动对大鼠骨骼肌代谢组学影响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2 方婷;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评价[D];广东药科大学;2019年

3 阿拉法特·阿木拉提;培养液中添加虾青素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

4 丛心缘;南极磷虾中虾青素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5 许雯;虾青素纳米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体内外增溶促吸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6 廖章斌;饲料中脂肪含量、n-6脂肪酸和虾青素对红鳍东方渶幼鱼生长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7 李文娟;载虾青素海藻酸钙微球体外抗肝癌机制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8 张子琪;虾青素干预对脂多糖诱导炎症反应小鼠的保护作用[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9 姜胜男;一株极地海洋红酵母虾青素生物活性和发酵调控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10 姚金明;虾青素对大鳞副泥鳅生长、体色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502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502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3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