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基于深度图像的大菱鲆鱼体质量估测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17:40
【摘要】:鱼体质量测量是渔业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健康监控的重要基础之一。大菱鲆是水底栖鱼,具有鱼体扁平,不喜游动等特点,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测量与监控,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准确率不稳定。基于图像处理的计算机视觉方法的大菱鲆鱼体质量估测方法具有省时省力、智能化、自动化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渔业养殖监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大菱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图像监测与鱼体质量估测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深度图像景深数据提取、图像预处理与图像分割方法。运用中值滤波、大津阈值分割和轮廓提取等方法对大菱鲆原始深度图像进行预处理。并通过预处理的图像进行图像中大菱鲆体长、体宽、周长和面积四个特征向量进行提取。同时提取图像中的景深数据,为映射建模提供数据支持。(2)建立生长数据-深度映射模型。深度图像中深度信息表达实际场景中目标距离相机的位置,实验通过Kinect相机的红外射线获取大菱鲆的图像中的深度信息,以Kinect相机的红外射线获取大菱鲆的图像中的深度信息H作为自变量,以大菱鲆的实际体长L作为因变量,在图像中的体长L',在matlab下进行数据拟合,并将拟合结果应用于生长数据-映射模型。映射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236,RMSE=0.000632cm。可以看出,基于本文的拟合算法,对深度与大菱鲆生长数据之间的拟合较好。(3)基于网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的大菱鲆鱼体质量估测算法研究。通过生长数据-鱼体质量的映射模型,得到大菱鲆的实际生长数据,将特征参数归一化处理并组成特征向量组,作为输入向量利用基于网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进行训练建模与鱼体质量估测。根据大菱鲆的表型特征的特点,选取了大菱鲆的体长、体宽、周长、面积四个特征作为鱼体质量估测的特征参数,构建了大菱鲆鱼体质量估测模型,结果显示:鱼体质量模型估测结果与实际大菱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的均方根误差为RMSE=0.0297g,决定系数R~2为0.9901。该模型具有简单灵活、估测精度高和易于实现的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4)利用Ecplise、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7和SQL Server软件开发了大菱鲆精准养殖系统及鱼体质量估测平台,软件分为Android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实现了各模块的基本功能,Android客户端为养殖生产人员收集大菱鲆信息上传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将上述机器学习模型集成于Web网站系统,系统包含了大菱鲆鱼体质量估测及养殖系统服务器端按功能划主要包括生产管理、体重估测、信息管理、系统配置和个人中心五大板块。本文以大菱鲆深度图像作为实验材料,利用生长数据-映射模型进行校正,基于网格优化改进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鱼体质量估测。从结果来看,本文鱼体质量估测模型能有效的对大菱鲆进行鱼体质量估测,可以为大菱鲆的监测提供支持,为建立大菱鲆生长数据库提供重要的依据。
【图文】:

技术路线图,深度图像,鱼类,大菱鲆


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1-1 Technical roadmap1.4 论文组织架构第一章,前言。本章主要阐述了我国水产行业在国内发展现状,对水产养殖行业进行有效监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而鱼类体重测量是养殖过程中重要的衡量尺标,通过鱼类无损测量的难点引入鱼类体质量估测的研究现状及鱼类深度图像特征量提取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传统的鱼类图像采集方法,通过 Kinect 相机拍摄大菱鲆三维图像进行鱼体无损估测。第二章,大菱鲆深度图像获取及图像预处理。本章首先根据实验条件及养殖环境搭建了利于获取大菱鲆深度图像及体质量获取的装置,其中包括装置硬件的选择、拍摄范围的设置及设备软件的环境设置。然后将获取到的深度图像进行噪声去除、中值滤波及阈值分割、边缘检测及轮廓提取等预处理工作,便于后期大

架构图,大菱鲆,深度图像,体质量


测量机法、结构光获取法等[23-26]。由于本文实验照较暗,操作场地较小,采用 Kinect 产生结构光装置设计取大菱鲆深度图像和大菱鲆实际体质量,结合实积、Kinect 相机拍摄范围、鱼缸大小等,搭建了一测量平台,平台硬件架构如图 2-1 所示。试验过程密度较小,为矫正图像与后期处理简便,将试验架固定在鱼缸正上方,在三脚架上架设一台 Kin尺寸长×宽×高为 282 mm×63 mm×70 mm,帧频 3380 dpi 成像,,可拍摄面积为(1.20×0.87)m2(图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17.4;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龙腾;朱雪梅;赵明军;;大菱鲆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5期

2 刘园园;;杂交大菱鲆与普通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小结[J];科学养鱼;2018年05期

3 王伟文;徐承旭;;黄海所破解世界科研难题 大菱鲆鱼苗实现100%“全雌”[J];水产科技情报;2017年01期

4 王彩理;李娟;张双灵;滕瑜;;大菱鲆鱼皮的氨基酸分析及评价[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3年01期

5 米娜莎;王栋;;中国大菱鲆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海洋科学;2011年06期

6 刘X;;中国大菱鲆产业发展历程及对策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1年02期

7 孔维军;田由甲;;大菱鲆生长缓慢原因浅析[J];河北渔业;2010年09期

8 李文全;丁春林;张健;张伟;;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大菱鲆技术探讨[J];河北渔业;2009年06期

9 ;标准化养殖让山东海阳大菱鲆热销[J];水产养殖;2008年03期

10 申雪艳;孔杰;宫庆礼;雷霁霖;;大菱鲆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J];海洋水产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华荣;黄冰;张士璀;;大菱鲆白化病的白化机理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刘洋;陈松林;孟亮;张玉喜;;一种新的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CXC趋化因子的克隆、鉴定与表达分析[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宋敏杰;李婷婷;任丽琨;谢晶;励建荣;;不同贮藏和解冻方式对大菱鲆嘌呤含量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4 尚菲菲;李婷婷;杨亚茹;于海凤;王当丰;谢晶;励建荣;;模拟物流条件下大菱鲆的品质变化[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5 纪伟;张培军;;转“全鱼”溶菌酶基因大菱鲆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04年

6 邹朝阳;刘楠;周德庆;;大菱鲆不同部位的营养品质分析及评价[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7 徐忠;李艳红;;大菱鲆产业竞争力研究[A];2012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雷霁霖;马爱军;;大菱鲆的引种示范及对产业的影响[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04年

9 刘顺梅;张学成;臧晓南;刘滨;梁冰;;摄食转牙鲆生长因子基因集胞藻的大菱鲆血液指标及微核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藻类学分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任爱景;杨正勇;;基于博弈论的我国大菱鲆产业供销链分析[A];2011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伟;大菱鲆鱼苗实现100%“全雌”[N];中国渔业报;2016年

2 黄海;“大菱鲆全雌苗种制种技术”通过专家验收[N];山东科技报;2017年

3 卢伟 洪有维 姜永文 吴一波;大菱鲆价格明年将逐步好转[N];中国渔业报;2015年

4 卢伟 洪有维 姜永文 吴一波;大菱鲆市场下半年有望复苏[N];中国渔业报;2016年

5 徐为荣;大菱鲆健康养殖措施[N];中国渔业报;2014年

6 记者 张丽华;去年全市大菱鲆产量8580吨[N];威海日报;2012年

7 李国江 穆俊山 贾桂田 滕家麟;大菱鲆近期价格一路下滑今后走势稳中有升[N];中国渔业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永生;大菱鲆造就大产业[N];农民日报;2003年

9 王翰林;一条鱼的能耐有多大[N];科技日报;2003年

10 陆荣宝;教授帮我养大菱鲆[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朝阳;不同条件下大菱鲆品质变化与蛋白氧化对品质影响机理[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2 薛蕊;大菱鲆卵黄蛋白原基因克隆、差异表达及相关受体的表达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8年

3 丰程程;孕激素及其受体在大菱鲆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4 柴迎梅;SNAREs蛋白和钾离子通道蛋白参与调节大菱鲆免疫应答[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刘洋;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5种趋化因子的克隆、鉴定及表达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邢士超;大菱鲆基因克隆及真核表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任秉新;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肝细胞体外培养、红体病虹彩病毒体外繁殖条件及病毒疫苗研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郭衍彪;蛭弧菌和乳杆菌对大菱鲆和皱纹盘鲍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赵春彦;大菱鲆性腺分化以及Mtnrs,kiss/kissr和GnRH在性腺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特征[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10 阮晓红;大菱鲆(Turbot)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洁;基于深度图像的大菱鲆鱼体质量估测模型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2 王雅平;大菱鲆幼鱼对泛酸、肌醇需求量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3 杨凯;大菱鲆热胁迫相关功能基因分析及耐高温性状QTL区间内共享标记筛选[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4 李本相;不同小肽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织结构、氨基酸代谢的影响[D];上海海洋大学;2019年

5 张永刚;中药新制剂HD-1的研制及其对大菱鲆盾纤毛虫病的药效分析[D];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

6 毕铮铮;胆汁酸对大菱鲆生长性能和脂肪利用的影响[D];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

7 李晓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菱鲆生长、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

8 刘晓菲;大菱鲆耐高温性状QTL区间候选功能基因筛选与鉴定[D];大连海洋大学;2019年

9 王文慧;大菱鲆炎症小体关键组件分子SmASC的抗细菌感染功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10 张连龙;大菱鲆集约化养殖水质参数建模方法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1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51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