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蛸人工繁育过程中的基础生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23 03:43
短蛸(Octopus ocellatus)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北部沿海蛸类中最重要的经济种之一。短蛸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受到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加工出口势头迅猛,产业化发展具有广阔空间。同时由于其生活史短,生长迅速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池塘养殖和浅海增殖品种。目前,短蛸的人工繁育和养殖刚刚起步,取得一定成绩,但关于其基础理论方面的生物学研究仍报道较少。 本论文主要针对短蛸繁育过程的基础生物学进行研究,以人工养殖过程中的亲体性腺发育、受精卵胚胎发育、幼体培育为主线,为短蛸渔业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为人工苗种繁育、增养殖开发利用等提供基础生物学方面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使短蛸养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对青岛地区短蛸进行周年采集,分析其体重、胴长、性腺指数及其生殖腺相关指标的逐月变化,结果表明青岛地区短蛸为一年生,相应指标呈现季节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繁殖期(4-6月)、生长期(7-11月)、滞待期(12-1月)、成熟期(2-3月)。对性腺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确定性腺的成熟度分期标准,将卵子发生划分为九期,卵巢和精巢分别划分为五期:未成熟期、...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世界主要头足类及蛸类的产量现状
1.1 头足类简介
1.2 世界头足类的产量现状
1.3 世界蛸类的产量现状
1.4 头足类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短蛸概况
2.1 分类学地位
2.2 形态学特征
2.3 生物学特性
2.4 经济价值
第三节 蛸类养殖技术发展现状
3.1 真蛸养殖技术研究
3.2 长蛸养殖技术研究
3.3 短蛸养殖技术研究
第四节 立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短蛸性腺发育过程及其季节变化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数据测量
2.3 组织学观察
3 结果
3.1 基础测量
3.2 组织学研究
4 讨论
4.1 短蛸的性腺发育组织学
4.2 短蛸的繁殖周期
第三章 温度和盐度对短蛸受精卵孵化及幼体成活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不同温度下亲体产卵的实验设计
2.3 不同盐度下亲体产卵的实验设计
2.4 温度、盐度对孵化幼体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温度下亲体状况
3.2 不同温度下的受精卵发育变化
3.3 不同温度下孵化幼体的不投饵系数
3.4 不同盐度下亲体状况
3.5 不同盐度下的受精卵发育变化
3.6 不同盐度下孵化幼体的不投饵系数
4 讨论
4.1 亲体状态对于孵化过程的影响
4.2 温度和盐度对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4.3 温度和盐度对于幼体存活能力的影响
第四章 短蛸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受精卵发育出膜的有效积温推算方法
2.4 利用Sine模型计算有效积温
2.5 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计算
3 结果
3.1 不同温度下幼体孵化出苗所需时间
3.2 受精卵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及受精卵发育出膜的有效积温推算
3.3 sine法计算生长积温
3.4 胚胎发育过程中生长积温的积累
3.5 胚胎发育温度系数(Q10)
4 讨论
4.1 头足类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因素
4.2 头足类有效积温与发育分期
4.3 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 温度和盐度对短蛸幼体耐受力及其生长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短蛸初孵幼体的温度耐受性实验
2.3 短蛸初孵幼体的盐度耐受性实验
2.4 温度和盐度对短蛸幼体的生长影响实验
3 结果
3.1 短蛸初孵幼体的温度耐受性实验
3.2 短蛸初孵幼体的盐度耐受性实验
3.3 温度对短蛸初孵幼体的生长影响
3.4 盐度对短蛸幼体的盐度影响
4 讨论
4.1 短蛸初孵幼体的适宜温度
4.2 短蛸初孵幼体的适宜盐度
4.3 短蛸附底幼体的适宜温度和盐度
第六章 短蛸幼体摄食行为和不同饵料对其生长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初孵幼体摄食行为观察实验
2.3 不同饵料幼体生长实验
3 结果
3.1 初孵幼体摄食行为实验结果
3.2 不同饵料幼体生长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摄食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
4.2 关于幼体饵料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4041164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世界主要头足类及蛸类的产量现状
1.1 头足类简介
1.2 世界头足类的产量现状
1.3 世界蛸类的产量现状
1.4 头足类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短蛸概况
2.1 分类学地位
2.2 形态学特征
2.3 生物学特性
2.4 经济价值
第三节 蛸类养殖技术发展现状
3.1 真蛸养殖技术研究
3.2 长蛸养殖技术研究
3.3 短蛸养殖技术研究
第四节 立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短蛸性腺发育过程及其季节变化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数据测量
2.3 组织学观察
3 结果
3.1 基础测量
3.2 组织学研究
4 讨论
4.1 短蛸的性腺发育组织学
4.2 短蛸的繁殖周期
第三章 温度和盐度对短蛸受精卵孵化及幼体成活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不同温度下亲体产卵的实验设计
2.3 不同盐度下亲体产卵的实验设计
2.4 温度、盐度对孵化幼体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温度下亲体状况
3.2 不同温度下的受精卵发育变化
3.3 不同温度下孵化幼体的不投饵系数
3.4 不同盐度下亲体状况
3.5 不同盐度下的受精卵发育变化
3.6 不同盐度下孵化幼体的不投饵系数
4 讨论
4.1 亲体状态对于孵化过程的影响
4.2 温度和盐度对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4.3 温度和盐度对于幼体存活能力的影响
第四章 短蛸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胚胎发育生物学零度和受精卵发育出膜的有效积温推算方法
2.4 利用Sine模型计算有效积温
2.5 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计算
3 结果
3.1 不同温度下幼体孵化出苗所需时间
3.2 受精卵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及受精卵发育出膜的有效积温推算
3.3 sine法计算生长积温
3.4 胚胎发育过程中生长积温的积累
3.5 胚胎发育温度系数(Q10)
4 讨论
4.1 头足类胚胎发育时间的影响因素
4.2 头足类有效积温与发育分期
4.3 有效积温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 温度和盐度对短蛸幼体耐受力及其生长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短蛸初孵幼体的温度耐受性实验
2.3 短蛸初孵幼体的盐度耐受性实验
2.4 温度和盐度对短蛸幼体的生长影响实验
3 结果
3.1 短蛸初孵幼体的温度耐受性实验
3.2 短蛸初孵幼体的盐度耐受性实验
3.3 温度对短蛸初孵幼体的生长影响
3.4 盐度对短蛸幼体的盐度影响
4 讨论
4.1 短蛸初孵幼体的适宜温度
4.2 短蛸初孵幼体的适宜盐度
4.3 短蛸附底幼体的适宜温度和盐度
第六章 短蛸幼体摄食行为和不同饵料对其生长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初孵幼体摄食行为观察实验
2.3 不同饵料幼体生长实验
3 结果
3.1 初孵幼体摄食行为实验结果
3.2 不同饵料幼体生长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摄食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
4.2 关于幼体饵料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
本文编号:40411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4041164.html
上一篇:牛蛙腹水病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