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密度对杂交幼鱼鲟摄食、生长及生理机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7-01 23:25
本文以初始体重为(64.4±0.21)g的杂交鲟幼鱼(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00尾/池(3.9kg/m3)、800尾/池(6.3kg/m3)、1100尾/池(8.7kg/m3)、1400尾/池(11.0kg/m3)四个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摄食、生长、血液生理生化和免疫的影响,同时监测了4个密度池的水质情况。研究结果如下: 1、试验期间密度对养殖水体的水质有影响,随着的时间的推移,水温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整个养殖期间养殖水体的pH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养殖密度与溶解氧呈负相关,密度越高溶解氧越低。氨氮含量和COD在各密度组间有差异,密度越高氨氮含量和COD越高。各养殖密度组的水质指标表明高养殖密度对水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养殖密度越大水质恶化越严重。 2、随养殖密度加大,杂交鲟幼鱼的死亡率增加,摄食率和饵料系数提高,但日摄食量降低。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影响显著,各密度组杂交鲟幼鱼最终体重随密度增大而降低,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束时,高密度组杂交鲟幼鱼肌肉中水分和灰分含...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鲟鱼类概述
1.1 杂交鲟
1.2 我国鲟鱼养殖业现状
2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
3 养殖密度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概况
3.1 水质指标
3.2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长、摄食的影响
3.3 养殖密度对鱼类血液生理生化的影响
3.4 养殖密度对鱼类免疫的影响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期间的水质状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条件
2 试验过程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
2.1 水温变化
2.2 养殖水体 pH 的变化
2.3 溶解氧含量的变化
2.4 氨氮含量的变化
2.5 化学耗氧量(COD)含量的变化
3.讨论
第三章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摄食、生长及肌肉组分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条件
1.2 试验设计
1.3 养殖管理
1.4 样品的制备和测定
1.5 生长指标计算
2 结果
2.1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成活率的影响
2.2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摄食的影响
2.3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2.4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肌肉组分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2 试验方法
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2 结果
2.1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血细胞的影响
2.2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皮质醇和免疫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2 试验方法
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2 结果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54859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鲟鱼类概述
1.1 杂交鲟
1.2 我国鲟鱼养殖业现状
2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
3 养殖密度对鱼类影响的研究概况
3.1 水质指标
3.2 养殖密度对鱼类生长、摄食的影响
3.3 养殖密度对鱼类血液生理生化的影响
3.4 养殖密度对鱼类免疫的影响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试验期间的水质状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条件
2 试验过程水体理化因子的变化
2.1 水温变化
2.2 养殖水体 pH 的变化
2.3 溶解氧含量的变化
2.4 氨氮含量的变化
2.5 化学耗氧量(COD)含量的变化
3.讨论
第三章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摄食、生长及肌肉组分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条件
1.2 试验设计
1.3 养殖管理
1.4 样品的制备和测定
1.5 生长指标计算
2 结果
2.1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成活率的影响
2.2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摄食的影响
2.3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2.4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肌肉组分的影响
3 讨论
第四章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2 试验方法
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2 结果
2.1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血细胞的影响
2.2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第五章 养殖密度对杂交鲟幼鱼皮质醇和免疫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条件
1.2 试验方法
1.3 样品采集和测定
2 结果
3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4054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405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