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黄化突变基因Brpem2的定位
发布时间:2021-09-18 14:12
叶色突变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变异类型,已经在玉米、水稻、大麦、拟南芥等众多植物中鉴定到了叶色突变体。植物典型的叶色变异是黄化,黄化变异已成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机制、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叶绿体发育及其遗传控机理的重要材料。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enensis)以叶片为光合和产品器官,叶色变异历来受到育种工作者的重视。本研究以大白菜加倍单倍体纯系(Double haploid line,简称DH系)‘FT’为试材,采用EMS诱变萌动种子方法,创制出pem2pem7等6个大白菜黄化突变体。在对突变体pem2pem7的表性特征、遗传特性和光合生理特性进行分析鉴定的基础上,利用BSR-Seq技术结合SSR分析,对突变体pem2的突变基因Brpem2进行了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突变体pem2pem7均表现为植株通体黄化,整个生育期黄化表型稳定。遗传分析表明,pem2pem7的突变表型均是由核基因隐性突变造成的。基因等位性检测结果表明,6个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之间均...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血红素代谢途径示意图
图 2-1 黄化突变体基因等位性检测示意图.2-1 The schema of allelism detection of etiolation mutants定了 7800 粒大白菜 DH 系 FT‘种子,播种 M0后成苗系种子。播种 M1株系,获得了 3731 个株系的幼苗M1株系,突变株系比率为 27.31%。突变表型包括叶育、叶片皱缩、株型紧凑等 40 余种。其中,有 3富,有子叶黄化和真叶黄化,黄化部位和程度包括色,黄白色等等。
图 2-2 大白菜黄化突变体 pem2 与野生型 FT‘的表型特征Fig. 2-2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etiolation mutant pem2 and wide-type FT‘ in chinese cabbage注:a:抽薹期:野生型 FT‘(左)和突变体pem2(右);b:结球期:野生型 FT‘(左)和突变体pem2(右)Note: a: The bolting stage: wide-type FT‘ (left) and pem2 (right); b: The heading stage: wide-type FT‘ (left) and pem2 (right)黄化性状遗传特性分析结果如表 2-1。突变体 pem2 与野生型 FT‘正反交 F1植株均表现为绿色,说明突变体 pem2 的黄化性状属于核遗传,是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F2生分离,绿色植株与黄化植株比率符合 3:1,说明突变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BC1(F1×FT)表现为绿色,而 BC1(F1×pem2)绿色植株与黄化植株 1:1 分离,进一步验证了突变性状为单核基因隐性遗传。表 2-1 大白菜黄化突变体 pem2 遗传分析结果Table 2-1 Genetic analysis of etiolation mutant pem2 mutant in Chinese cabbage世代Generation绿株Green-colored plant黄株Yellow-colored plant总计Total分离比率Segregation ratio卡平方测验χ2testP1(FT) 113 0 113P2(pem2) 0 178 17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瓜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表型变异的初步研究[J]. 薛红霞,蒋举卫,李晓丽,宋晓飞,郑金双,闫立英,孙成振. 核农学报. 2019(03)
[2]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J]. 李臻,王庆国,刘炜,潘教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8(11)
[3]园艺作物叶色黄化突变体研究进展[J]. 杨冲,姜鹏,魏新燕,轩淑欣.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8)
[4]呈色机制不同的桃叶片花色素苷积累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季节性差异[J]. 王小青,韩键,文杨,姜卫兵,房经贵,张斌斌,马瑞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5]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63的特征和基因定位[J]. 张亮行,张帆涛,聂丽,万令飞,梁剑秋,张雨佳,马羊帅,谢建坤. 广西植物. 2016(08)
[6]甘蓝型油菜叶色黄化突变体Bn.el1研究[J]. 殷家明,杨惠娟,彭柳,黄梦珠,唐章林,李加纳,李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7]小麦旗叶黄化转绿突变体的生理分析及细胞学研究[J]. 杨佳秀,杜丽芬,刘录祥,谢彦周,王成社. 西北植物学报. 2015(12)
[8]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J]. 肖华贵,杨焕文,饶勇,杨斌,朱英. 作物学报. 2013(03)
[9]γ-射线辐射诱导水稻黄化转绿叶色突变体X611的特性研究[J]. 宣云,张瑛,杨岚,许有尊,徐文静,王川,任杰. 激光生物学报. 2012(06)
[10]植物突变体创造及研究现状[J]. 温明星,陈爱大,曲朝喜. 上海农业科技. 2012(06)
博士论文
[1]碳离子辐射诱变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叶色变化机理研究[D]. 刘瑞媛.甘肃农业大学 2017
[2]白菜黄化突变体pylm遗传及突变基因定位[D]. 张琨.沈阳农业大学 2017
[3]小孢子培养结合诱变处理创制大白菜突变体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 黄胜楠.沈阳农业大学 2016
[4]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T98S和叶色突变体grc2的鉴定、遗传与利用研究[D]. 谭炎宁.湖南农业大学 2015
[5]一个新的小麦黄化突变体研究[D]. 曹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及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色素缺乏机理的探讨[D]. 徐培洲.四川农业大学 2006
[7]水稻温敏失绿突变体冷激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D]. 邵继荣.四川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白菜金黄叶色突变基因lcm2的克隆及鉴定[D]. 杜江涛.沈阳农业大学 2018
[2]水稻黄叶基因YL1的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D]. 胡智.扬州大学 2017
[3]番茄EMS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叶色黄化突变体的分析[D]. 杨小苗.沈阳农业大学 2017
[4]大白菜不同类型突变体的表型变异分析[D]. 王超硕.河北农业大学 2015
[5]甜瓜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黄化突变体鉴定和表型分析[D]. 宋燕妮.东北农业大学 2015
[6]EMS诱变“晋谷21号”叶色突变体生理特征的研究[D]. 秦冰清.山西农业大学 2015
[7]三个玉米叶色突变体的鉴定和遗传分析[D]. 钟世宜.山东农业大学 2013
[8]一份玉米全生育期黄化材料的初步研究[D]. 徐冬平.四川农业大学 2013
[9]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玉米叶色突变体侧翼序列的克隆及遗传分析[D]. 杨伟峰.河北农业大学 2012
[10]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的遗传及黄化基因gr1的分子标记[D]. 田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0283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血红素代谢途径示意图
图 2-1 黄化突变体基因等位性检测示意图.2-1 The schema of allelism detection of etiolation mutants定了 7800 粒大白菜 DH 系 FT‘种子,播种 M0后成苗系种子。播种 M1株系,获得了 3731 个株系的幼苗M1株系,突变株系比率为 27.31%。突变表型包括叶育、叶片皱缩、株型紧凑等 40 余种。其中,有 3富,有子叶黄化和真叶黄化,黄化部位和程度包括色,黄白色等等。
图 2-2 大白菜黄化突变体 pem2 与野生型 FT‘的表型特征Fig. 2-2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etiolation mutant pem2 and wide-type FT‘ in chinese cabbage注:a:抽薹期:野生型 FT‘(左)和突变体pem2(右);b:结球期:野生型 FT‘(左)和突变体pem2(右)Note: a: The bolting stage: wide-type FT‘ (left) and pem2 (right); b: The heading stage: wide-type FT‘ (left) and pem2 (right)黄化性状遗传特性分析结果如表 2-1。突变体 pem2 与野生型 FT‘正反交 F1植株均表现为绿色,说明突变体 pem2 的黄化性状属于核遗传,是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F2生分离,绿色植株与黄化植株比率符合 3:1,说明突变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BC1(F1×FT)表现为绿色,而 BC1(F1×pem2)绿色植株与黄化植株 1:1 分离,进一步验证了突变性状为单核基因隐性遗传。表 2-1 大白菜黄化突变体 pem2 遗传分析结果Table 2-1 Genetic analysis of etiolation mutant pem2 mutant in Chinese cabbage世代Generation绿株Green-colored plant黄株Yellow-colored plant总计Total分离比率Segregation ratio卡平方测验χ2testP1(FT) 113 0 113P2(pem2) 0 178 17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瓜突变体库的构建及表型变异的初步研究[J]. 薛红霞,蒋举卫,李晓丽,宋晓飞,郑金双,闫立英,孙成振. 核农学报. 2019(03)
[2]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J]. 李臻,王庆国,刘炜,潘教文. 山东农业科学. 2018(11)
[3]园艺作物叶色黄化突变体研究进展[J]. 杨冲,姜鹏,魏新燕,轩淑欣.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8)
[4]呈色机制不同的桃叶片花色素苷积累及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季节性差异[J]. 王小青,韩键,文杨,姜卫兵,房经贵,张斌斌,马瑞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6(06)
[5]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63的特征和基因定位[J]. 张亮行,张帆涛,聂丽,万令飞,梁剑秋,张雨佳,马羊帅,谢建坤. 广西植物. 2016(08)
[6]甘蓝型油菜叶色黄化突变体Bn.el1研究[J]. 殷家明,杨惠娟,彭柳,黄梦珠,唐章林,李加纳,李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7]小麦旗叶黄化转绿突变体的生理分析及细胞学研究[J]. 杨佳秀,杜丽芬,刘录祥,谢彦周,王成社. 西北植物学报. 2015(12)
[8]甘蓝型油菜黄化突变体的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J]. 肖华贵,杨焕文,饶勇,杨斌,朱英. 作物学报. 2013(03)
[9]γ-射线辐射诱导水稻黄化转绿叶色突变体X611的特性研究[J]. 宣云,张瑛,杨岚,许有尊,徐文静,王川,任杰. 激光生物学报. 2012(06)
[10]植物突变体创造及研究现状[J]. 温明星,陈爱大,曲朝喜. 上海农业科技. 2012(06)
博士论文
[1]碳离子辐射诱变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叶色变化机理研究[D]. 刘瑞媛.甘肃农业大学 2017
[2]白菜黄化突变体pylm遗传及突变基因定位[D]. 张琨.沈阳农业大学 2017
[3]小孢子培养结合诱变处理创制大白菜突变体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 黄胜楠.沈阳农业大学 2016
[4]水稻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T98S和叶色突变体grc2的鉴定、遗传与利用研究[D]. 谭炎宁.湖南农业大学 2015
[5]一个新的小麦黄化突变体研究[D]. 曹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6]非孟德尔遗传在EGSR水稻上的表现及叶绿素缺乏突变体W1色素缺乏机理的探讨[D]. 徐培洲.四川农业大学 2006
[7]水稻温敏失绿突变体冷激应答的细胞与分子机理研究[D]. 邵继荣.四川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大白菜金黄叶色突变基因lcm2的克隆及鉴定[D]. 杜江涛.沈阳农业大学 2018
[2]水稻黄叶基因YL1的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D]. 胡智.扬州大学 2017
[3]番茄EMS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叶色黄化突变体的分析[D]. 杨小苗.沈阳农业大学 2017
[4]大白菜不同类型突变体的表型变异分析[D]. 王超硕.河北农业大学 2015
[5]甜瓜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黄化突变体鉴定和表型分析[D]. 宋燕妮.东北农业大学 2015
[6]EMS诱变“晋谷21号”叶色突变体生理特征的研究[D]. 秦冰清.山西农业大学 2015
[7]三个玉米叶色突变体的鉴定和遗传分析[D]. 钟世宜.山东农业大学 2013
[8]一份玉米全生育期黄化材料的初步研究[D]. 徐冬平.四川农业大学 2013
[9]Mutator转座子介导的玉米叶色突变体侧翼序列的克隆及遗传分析[D]. 杨伟峰.河北农业大学 2012
[10]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的遗传及黄化基因gr1的分子标记[D]. 田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02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40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