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果实黄酮糖苷类物质分离纯化及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7 23:45
本文以杨梅(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果实为材料,评价了19个品种果实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分离纯化了主要黄酮糖苷类化合物,并对不同产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评价。主要结果如下:不同品种果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有显著差异。在终浓度为5 mg/mL时,‘木叶’果实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83.95%,‘丁岙’的抑制率仅为40.57%。受试的19个品种中,‘木叶’、‘荸荠’、‘晚稻’等12个品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在2.12-2.90 mg/mL之间;‘小叶细蒂’、‘早炭梅’和‘丁岙’等7品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在3.12-7.86mg/mL之间。α-淀粉酶抑制活性分析表明,在终浓度为10 mg/mL时,受试的19个品种中,‘浪荡子’‘早炭梅’和‘丁岙’的α-淀粉酶抑制率较低,仅17.41-23.23%,其余品种的α-淀粉酶抑制率均大于50%,抑制率在54.62-71.27%。利用固相萃取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从‘荸荠’果肉中快速有效分离矢车菊素-3-O-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的分类和分布
1.1.1 花色苷类物质及其在水果中的分布
1.1.2 黄酮醇类物质及其在水果中的分布
1.1.3 其他黄酮糖苷类物质
1.2 黄酮糖苷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1.2.1 柱层析
1.2.2 高速逆流色谱
1.2.3 制备型HPLC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作用
1.3.1 糖尿病概述
1.3.2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1.3.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1.3.4 黄酮糖苷类物质抑制a-葡萄糖苷酶活性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不同品种杨梅果实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杨梅果实粗提物的制备
2.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2.2.3 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2.3.2 α-淀粉酶抑制活性评价
2.4 讨论
3 ‘荸荠’果实四种黄酮糖苷类物质的纯化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提取溶剂的确定
3.2.2 样品液的制备
3.2.3 HPLC分析
3.2.4 固相萃取柱的动态试验
3.2.5 固相萃取柱粗提物粉末的制备
3.2.6 半制备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黄酮糖苷类物质
3.2.7 LC-MS鉴定
3.2.8 统计分析软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提取溶剂的确定
3.3.2 外标法测标准曲线
3.3.3 SPE柱吸附C3G的动态实验
3.3.3.1 上样量的确定
3.3.3.2 洗脱浓度的确定
3.3.3.3 洗脱体积的确定
3.3.4 SPE柱洗脱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浓度确定
3.3.5 SPE柱的初步纯化结果
3.3.6 半制备HPLC的进一步纯化
3.3.7 LC-MS对黄酮糖苷类物质的鉴定
3.3.8 两步纯化后结果分析
3.4 讨论
4 不同杨梅纯化产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杨梅不同分段组分的制备
4.2.2 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作用实验
4.2.2.1 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测定
4.2.2.2 抑制类型的确定
4.2.3 抗氧化活性评价
4.2.3.1 DPPH·法抗氧化活性测定
4.2.3.2 ABTS法抗氧化活性测定
4.2.4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杨梅分段组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4.3.2 四种黄酮糖苷类单体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4.3.3 抑制类型的确定
4.3.4 抗氧化活性评价
4.4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5.1 小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43984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的分类和分布
1.1.1 花色苷类物质及其在水果中的分布
1.1.2 黄酮醇类物质及其在水果中的分布
1.1.3 其他黄酮糖苷类物质
1.2 黄酮糖苷类物质的分离纯化
1.2.1 柱层析
1.2.2 高速逆流色谱
1.2.3 制备型HPLC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作用
1.3.1 糖尿病概述
1.3.2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1.3.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1.3.4 黄酮糖苷类物质抑制a-葡萄糖苷酶活性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2 不同品种杨梅果实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杨梅果实粗提物的制备
2.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2.2.3 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2.3.2 α-淀粉酶抑制活性评价
2.4 讨论
3 ‘荸荠’果实四种黄酮糖苷类物质的纯化
3.1 材料、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提取溶剂的确定
3.2.2 样品液的制备
3.2.3 HPLC分析
3.2.4 固相萃取柱的动态试验
3.2.5 固相萃取柱粗提物粉末的制备
3.2.6 半制备HPLC进一步分离纯化黄酮糖苷类物质
3.2.7 LC-MS鉴定
3.2.8 统计分析软件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提取溶剂的确定
3.3.2 外标法测标准曲线
3.3.3 SPE柱吸附C3G的动态实验
3.3.3.1 上样量的确定
3.3.3.2 洗脱浓度的确定
3.3.3.3 洗脱体积的确定
3.3.4 SPE柱洗脱黄酮醇类化合物的浓度确定
3.3.5 SPE柱的初步纯化结果
3.3.6 半制备HPLC的进一步纯化
3.3.7 LC-MS对黄酮糖苷类物质的鉴定
3.3.8 两步纯化后结果分析
3.4 讨论
4 不同杨梅纯化产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4.1 材料、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杨梅不同分段组分的制备
4.2.2 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作用实验
4.2.2.1 α-葡萄糖苷酶体外抑制活性测定
4.2.2.2 抑制类型的确定
4.2.3 抗氧化活性评价
4.2.3.1 DPPH·法抗氧化活性测定
4.2.3.2 ABTS法抗氧化活性测定
4.2.4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杨梅分段组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4.3.2 四种黄酮糖苷类单体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
4.3.3 抑制类型的确定
4.3.4 抗氧化活性评价
4.4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5.1 小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43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40439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