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粕固态发酵制备多肽过程主要参数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5-08-12 21:02
菜籽粕是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蛋白含量高,但生物利用率较低。研究发现菜籽粕通过固态发酵可以降解大分子蛋白为多肽,有效提高菜籽蛋白利用率,大大提高其价值。但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普遍采用传统离线方法检测发酵参数,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着固态发酵过程控制、发酵优化水平的提高。近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无损及无污染等优点,在固态发酵过程的参数快速检测中有很大应用潜力。因此,本文研究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菜籽粕制备多肽中的应用,以实现该过程关键参数的快速检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菜籽粕固态发酵阶段的快速判别。采用传统试验方法测定基质含水量、pH、色差和微生物含量等发酵过程指标,结合发酵时间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菜籽粕固态发酵可分为4个阶段:起始期(0~5 h)、生物量快速增长期(5~12 h)、加速发酵期(12~26 h)和稳定发酵期(26~72 h);对聚类分析时测定理化指标的样本同时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分别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variate scatt...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9129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近红外光与物质作用形式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生含有分子结构、组成和状态信息的近红外光谱[24,25],这为近红外在固态发酵的应用提供的理论依据。近红外光谱的分析方法有透射光谱分析和反射光谱分析两种。近红外光与物质作用形式有漫反射、透射、吸收等多种形式,如图1.1所示[26]。
图2.1发酵阶段的近红外定性判别建模流程图
图2.1发酵阶段的近红外定性判别建模流程图Fig.2.1Near-infraredqualitativediscriminationmodelingflowchartinfermentationstage2.3材料和仪器2.3.1试验菌种菌种:Bacil....
图2.5菜籽粕发酵过程中基质颜色值变化
0122436486072010发酵时间(h)La图2.4菜籽粕发酵过程中基质Lab值变化Fig.2.4VarietyinLabofsubstrateduringfermentationofrapeseedmeal色差分析中,L表示明暗....
图2.7菜籽粕发酵过程三个簇的聚类分析
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离、最短距离、内平方距离和加权平均距离,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的质心距离加权质心距离和内平方距离只适用于欧式距离和标准欧式距离;第三步则是根据前两步结果划分系统聚类树,距离参数分别与前文中拟定的三种分类进行正交试验,分别得到在3、4、5这三种分类情况下最优的分....
本文编号:4059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4059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