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枣粉的制备及品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5:17
【摘要】:我国红枣的年产量占全世界红枣年产量的95%,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红枣的糖类、黄酮、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鲜枣含水量高,采后易变质,深加工技术滞后,导致鲜枣每年损失近30%。红枣干燥制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红枣粉加工常采用喷雾干燥技术,由于红枣属于高糖果品,通常需要添加70%至85%的麦芽糊精,严重影响枣粉品质。枣浆通过酵母菌发酵既可降低糖分,又能增加发酵产生的营养活性成分。因此,本研究采用发酵法降低枣浆中的含糖量,降低枣浆粘性,减少麦芽糊精的添加量,在保证粘壁现象较轻、有很好的喷粉效果的前提下,保持枣粉良好的品质和风味。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适合枣浆发酵的菌种。通过测定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面包酵母的生长曲线,得到菌株的最佳获取时间,啤酒酵母为10 h,面包酵母为8 h,葡萄酒酵母为12h。以酵母菌的耗糖能力,发酵后喷雾干燥出粉率为指标,筛选适合枣浆发酵的菌种。结果表明,啤酒酵母发酵的枣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速度最快,出粉率最高。2、枣浆发酵程度的确定。以枣粉的出粉率、出粉量和感官品质为指标,确定适合喷雾干燥的枣浆发酵程度。结果表明:发酵至总糖含量6 g/100g的枣浆制备的枣粉出粉率最高,出粉量最大,感官评价得分最高。3、枣浆发酵工艺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可知,啤酒酵母发酵枣浆的适宜条件为:啤酒酵母接种量3%,发酵温度33℃,发酵时间10 h。采用响应面法对枣浆发酵进行优化,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33.5℃,酵母接种量3.2%,发酵时间10.5 h,发酵结束后测得枣浆总糖含量为6.12 g/100g。4、枣粉喷雾干燥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发酵后的枣浆随着麦芽糊精添加量的增加,出粉率也随之增加。发酵枣浆比未发酵枣浆的喷雾效果更好,70%糊精添加量的未发酵枣浆出粉率达到58%,相同糊精添加量的发酵枣浆出粉率高达75%,50%糊精添加量的发酵枣浆可以达到70%糊精添加量的未发酵枣浆的喷雾效果,麦芽糊精添加量减少20%。5、枣粉品质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发酵前后枣粉理化指标及香气成分,分析发酵对枣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啤酒酵母发酵,枣粉的总糖、脂肪含量降低,多糖、蛋白质、黄酮、cAMP等物质含量升高,粒径更小,粒度更均匀,吸湿性小,更易储藏。发酵枣粉香气成分中的酯类物质含量降低,减少了枣粉中的果香味,但是,枣粉中的醇类、酮类、烷类、醛类物质升高,使枣粉更加醇香,并带有酵母特有的香气。
【图文】:
图 1 酵母菌生长曲线Fig.1 Yeast growth curve 可知,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面包酵母三株菌株随着时间的延长上升再趋于平缓的趋势。在 0 至 8 h 期间,面包酵母增长速度最快葡萄酒酵母,这与苏娜(2008)的研究相似,8 h 后,面包酵母增母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总数超过面包酵母。后期三株菌株吸光度值低,,说明菌种数量减少,活力下降。可能是由于营养物质消耗殆尽菌种发生退化产生自溶现象所致。酵母菌总数:啤酒酵母>面包酵啤酒酵母的增长速度最快,所以得出:啤酒酵母代谢旺盛,活力较发酵对枣浆含糖量的影响
山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2%的枣浆为原料,分别接种啤酒酵母、面包酵接种量为 4%,发酵温度为 30℃,研究酵母菌对枣浆糖含量的影响 3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5.4
本文编号:2637394
【图文】:
图 1 酵母菌生长曲线Fig.1 Yeast growth curve 可知,啤酒酵母、葡萄酒酵母、面包酵母三株菌株随着时间的延长上升再趋于平缓的趋势。在 0 至 8 h 期间,面包酵母增长速度最快葡萄酒酵母,这与苏娜(2008)的研究相似,8 h 后,面包酵母增母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总数超过面包酵母。后期三株菌株吸光度值低,,说明菌种数量减少,活力下降。可能是由于营养物质消耗殆尽菌种发生退化产生自溶现象所致。酵母菌总数:啤酒酵母>面包酵啤酒酵母的增长速度最快,所以得出:啤酒酵母代谢旺盛,活力较发酵对枣浆含糖量的影响
山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溶性固形物含量为 12%的枣浆为原料,分别接种啤酒酵母、面包酵接种量为 4%,发酵温度为 30℃,研究酵母菌对枣浆糖含量的影响 3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玲霞;陈义伦;马超;朱风涛;;干燥方式对枣粉物理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年12期
2 黄哲真;;红枣的营养成分及功用价值[J];科技视界;2014年29期
3 罗跃中;李忠英;贺召平;吴永尧;;高产酒精酵母菌的选育及其发酵工艺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12期
4 张华;段倩;张可;赵光远;;化学法提取红枣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研究[J];北方园艺;2013年14期
5 樊秀花;袁亚娜;张小清;张平平;;发酵法制备低糖枣粉可行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3年04期
6 凌圣宝;向进乐;李志西;刘建书;张强;曹姬倩蕊;孙全才;;拐枣醋饮加工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15期
7 李社辉;吴玉洲;闪亮通;陈俊涛;;枣树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2年07期
8 陈玉峰;王世强;;红枣酸奶的研制及枣汁对酸奶发酵过程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9 高倩倩;王冬娇;;红枣枸杞酸奶的研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卓志国;;红枣保健酸奶的研制[J];乳业科学与技术;2011年02期
本文编号:2637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3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