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的制备及在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5 17:46
【摘要】:适宜的芳香气味具有调节情绪、使人身心愉悦等功效,但普通香精存在易挥发、留香时间短的问题。将香精微胶囊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香精的缓释性,然而,由于香精和壁材的局限性,传统芳香微胶囊仍存在释香速率过快、留香时间短、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以固-液相变材料与香精共同组成芯材,通过温度变化进一步调控液体香精的释放速率,以期制备具有长效缓释效果的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三部分:(1)以薰衣草香精为香精原料,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壁材单体,在优选香精封闭剂种类及用量的基础上,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通过调控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乳化速率及乳化时间和芯壁质量比影响因素,优化芳香微胶囊的制备工艺;(2)应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表征和分析了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的粒径、表观形貌、热性能、化学组分及释香性能;(3)采用浸轧法和浸渍法制备芳香棉织物和芳香无纺布,研究芳香织物的留香性能和耐洗牢度及芳香整理对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优化合成工艺条件为:选用正十六烷为香精封闭剂,封闭剂与香精质量比为7:3,芯壁投料质量比为1:1,乳化剂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乳化剂用量为油相的4.0 wt%,引发剂选用偶氮二异庚腈(AIVN),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1.0 wt%,乳化速率24000 r/min,乳化时间20 min;(2)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平均粒径为300 n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外观为规整的球形或椭球型且表面光滑,香精包覆率达85.7%,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8.5℃,壁材和芯材中的正十六烷均对香精挥发起到抑制作用,在15℃、25℃和35℃下放置90天仍分别有45%、29%和27%的香精残留,具有显著的温控缓释效果;(3)芳香织物具有良好的留香性能,其中,芳香棉织物皂洗10次、自然条件下放置90天,芳香无纺布70℃下放置42天,仍留有芳香。芳香整理对织物手感、透湿性和颜色几乎无影响,但对透气性有一定影响。
【图文】:

示意图,微胶囊,油溶性,壁材


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示意图

示意图,原位聚合法,微胶囊,预聚体


图 1.2 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示意图聚反应原位聚合多用密胺树脂和脲醛树脂为壁材。该方法首先将两种单体进行预溶性的低分子量预聚体,然后将预聚体逐渐滴加到分散有芯材的乳液中。随着聚断进行,预聚体相互交联,聚合物分子量逐渐增大而从水中析出,,沉积到芯材液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195.2;TS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敏捷;朱俊萍;赵振河;莫红春;;玫瑰香型微胶囊香味剂的制备[J];河北纺织;2011年02期

2 陆刚;;浅说织物整理微胶囊特种功能的典型应用[J];乙醛醋酸化工;2019年03期

3 王寒;罗庆华;魏梦雅;王建文;;大鲵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J];中国油脂;2018年11期

4 黄秀娟;;微胶囊化油脂的生产技术[J];粮油食品科技;2006年03期

5 刘大鑫;林小枫;吴兆强;董亦森;;微胶囊发泡剂的合成研究[J];广州化工;1988年03期

6 曹英敏;具有特殊功效的微胶囊制剂[J];化工进展;1989年04期

7 周秀琴;微胶囊在食品开发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1989年04期

8 高韵苕;汪斌和;;杀虫剂微胶囊化后安全性比较及其机理的探研[J];医学动物防制;1989年02期

9 巴雄军;;氟乐灵微胶囊的研制[J];中国农药;2008年03期

10 丑靖宇;孙俊;遇璐;常秀辉;鞠光秀;单净宇;谭利;宋玉泉;;微胶囊悬浮剂的开发研究[J];中国农药;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冠华;杨幼慧;;双歧杆菌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国栋;马力;黄宽超;;生姜油树脂微胶囊化的研究[A];中国西部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田云;卢向阳;何小解;黄成江;罗泽民;;微胶囊化儿茶素的制备[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4年学术年会海南分会场“中国生态药业与药谷建设”论文集[C];2004年

4 高琼芝;王正辉;;毒死蜱的微胶囊化及其生物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李柱;罗昌荣;;喷雾干燥法制备耐高温型微胶囊化甜橙油[A];2006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薛峰;郑向军;黄晓青;;喷雾干燥微胶囊化中的玻璃体形成理论[A];北京食品学会青年科技论文集[C];1992年

7 敖慧君;黄清松;;维生素E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A];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5年

8 王雯;张世锋;张伟;李建章;;微胶囊化聚磷酸铵的制备及其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A];北京粘接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暨粘接剂、密封剂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张娜;郭庆启;赵新淮;;微胶囊化蛋白酶在干酪制备中的应用及干酪成熟过程中电泳分析[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王懿;万贤;徐军;张寅平;王馨;郭宝华;;相变蓄能材料的微胶囊化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淑千;微胶囊发泡剂制备及机理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2 廖科超;丁烯氟虫腈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3 刘尧;基于水性聚氨酯壳材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4 吴彩娥;猕猴桃籽油α-亚麻酸的富集及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化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陈幼芳;疏水性药物微胶囊的自组装构筑及其缓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熊联明;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制备、应用及阻燃抑烟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冷延国;明胶微胶囊化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9年

8 赵庆贺;层状结构生物相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药物传输性能[D];浙江大学;2006年

9 仝维捚;新结构聚电解质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纪俊玲;分散染料微胶囊制备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贞超;温控缓释芳香微胶囊的制备及在织物上的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2 张松;2-苯乙醇及复合芯材微胶囊的制备、结构及稳定性能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3 彭茜;壳聚糖微胶囊对金枪鱼鱼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年

4 唐仁龙;乳酸杆菌微胶囊制备及其耐热性能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

5 Muhammad Naeem Nizam;胆甾型液晶微胶囊的制备与表面图案化及其在医用体温指示贴片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6 王帅帅;平行板流动小室预测微胶囊在特定表面的吸附性能[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7 张路;纤维素膜微胶囊自修复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8年

8 李玉;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用于仿生防污涂层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8年

9 李雯琪;片状铝粉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10 潘宇亭;三聚氰胺甲醛香水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0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40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3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