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狗鱼低温贮藏过程中内源酶活性与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00:25
白斑狗鱼(Esox lucius)因其高营养价值、低脂肪含量和易消化特性而广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白斑狗鱼生存条件的地理限制,从捕获地点到餐桌耗时长,不良的贮藏条件极易引起鱼肉的蛋白的降解、结构改变、内源酶自溶和质地劣化等现象的发生。因此,白斑狗鱼贮藏条件的改善能够有效提升其良好品质特性以及经济效益。本课题以白斑狗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冷藏和微冻两种温度条件下理化特性,组织蛋白酶D活性,溶酶体膜稳定性以及线粒体膜通透性对白斑狗鱼鱼片品质变化的影响;解释了冷藏及微冻条件下不同亚细胞组分中内源组织蛋白酶B和B+L活性变化对白斑狗鱼鱼片质量下降的影响;探讨了普鲁兰多糖的加入对冷藏条件下白斑狗鱼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影响。从理论上探讨影响两种贮藏条件对鱼肉品质的影响以及普鲁兰多糖的加入带给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的作用,为白斑狗鱼低温贮藏过程中品质控制提供数据支撑。1.冷藏及微冻条件下组织蛋白酶D活性、溶酶体膜稳定性以及线粒体通透性对白斑狗鱼鱼片品质的影响本部分实验旨在研究两种贮藏条件下白斑狗鱼内源组织蛋白酶D活性与两种细胞器膜性质变化对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作用。将白斑狗鱼背部肌肉分别在冷藏和微冻条件下贮藏,...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冷水鱼资源与利用现状
1.1.2 白斑狗鱼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
1.2 影响水产品死后质量劣变相关因素
1.2.1 内源酶
1.2.2 贮藏温度
1.2.3 蛋白质氧化
1.3 利用多糖涂层的水产品保鲜技术
1.4 普鲁兰多糖的研究进展
1.4.1 普鲁兰多糖概述
1.4.2 普鲁兰多糖性质
1.4.3 普鲁兰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冷藏及微冻条件下内源酶活性、亚细胞器膜变化情况对白斑狗鱼鱼片品质的影响
1.6.2 冷藏及微冻条件下不同亚细胞中内源组织蛋白酶对白斑狗鱼鱼片质量的影响
1.6.3 普鲁兰多糖对冷藏条件下白斑狗鱼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温贮藏下内源酶活性、溶酶体膜稳定性以及线粒体通透性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鱼片品质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样品预处理
2.2.4 白斑狗鱼冰点测定
2.2.5 pH值的测定
2.2.6 持水力的测定
2.2.7 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测定
2.2.8 溶酶体膜稳定性的测定
2.2.9 组织蛋白酶D酶活的测定
2.2.10 质构测定
2.2.11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白斑狗鱼冻结曲线的绘制
2.3.2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p H的影响
2.3.3 两种贮藏温度白斑狗鱼鱼肉持水力变化
2.3.4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中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影响
2.3.5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
2.3.6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中组织蛋白酶D活性的影响
2.3.7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咀嚼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低温贮藏下不同亚细胞组分中内源组织蛋白酶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鱼片质量下降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样品预处理
3.2.4 亚细胞组分的分离
3.2.5 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的制备
3.2.6 巯基、二硫键含量测定
3.2.7 羰基含量测定
3.2.8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3.2.9 组织蛋白酶B和 B+L酶活测定
3.2.10 SDS-PAGE
3.2.11 鱼片质构测定
3.2.12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肌原纤维蛋白氧化情况
3.3.2 不同亚细胞组分中组织蛋白酶B和 B+L活性变化情况
3.3.3 白斑狗鱼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的SDS-PAGE变化
3.3.4 白斑狗鱼鱼片硬度和弹性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普鲁兰多糖对冷藏条件下白斑狗鱼(Esox lucius)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影响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样品前处理
4.2.4 肌原纤维蛋白的制备
4.2.5 羰基含量的测定
4.2.6 巯基含量的测定
4.2.7 SDS-PAGE电泳分析
4.2.8 紫外全吸收光谱测定
4.2.9 内源荧光光谱测定
4.2.10 傅里叶红外光谱
4.2.11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普鲁兰多糖对白斑狗鱼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变化情况
4.3.2 SDS-PAGE
4.3.3 普鲁兰多糖对白斑狗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166466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冷水鱼资源与利用现状
1.1.2 白斑狗鱼产业发展及研究现状
1.2 影响水产品死后质量劣变相关因素
1.2.1 内源酶
1.2.2 贮藏温度
1.2.3 蛋白质氧化
1.3 利用多糖涂层的水产品保鲜技术
1.4 普鲁兰多糖的研究进展
1.4.1 普鲁兰多糖概述
1.4.2 普鲁兰多糖性质
1.4.3 普鲁兰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6.1 冷藏及微冻条件下内源酶活性、亚细胞器膜变化情况对白斑狗鱼鱼片品质的影响
1.6.2 冷藏及微冻条件下不同亚细胞中内源组织蛋白酶对白斑狗鱼鱼片质量的影响
1.6.3 普鲁兰多糖对冷藏条件下白斑狗鱼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温贮藏下内源酶活性、溶酶体膜稳定性以及线粒体通透性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鱼片品质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2.3 样品预处理
2.2.4 白斑狗鱼冰点测定
2.2.5 pH值的测定
2.2.6 持水力的测定
2.2.7 线粒体膜通透性的测定
2.2.8 溶酶体膜稳定性的测定
2.2.9 组织蛋白酶D酶活的测定
2.2.10 质构测定
2.2.11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白斑狗鱼冻结曲线的绘制
2.3.2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p H的影响
2.3.3 两种贮藏温度白斑狗鱼鱼肉持水力变化
2.3.4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中线粒体膜通透性的影响
2.3.5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溶酶体膜稳定性的影响
2.3.6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中组织蛋白酶D活性的影响
2.3.7 两种贮藏温度对白斑狗鱼鱼肉咀嚼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低温贮藏下不同亚细胞组分中内源组织蛋白酶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鱼片质量下降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设备
3.2.3 样品预处理
3.2.4 亚细胞组分的分离
3.2.5 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的制备
3.2.6 巯基、二硫键含量测定
3.2.7 羰基含量测定
3.2.8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3.2.9 组织蛋白酶B和 B+L酶活测定
3.2.10 SDS-PAGE
3.2.11 鱼片质构测定
3.2.12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肌原纤维蛋白氧化情况
3.3.2 不同亚细胞组分中组织蛋白酶B和 B+L活性变化情况
3.3.3 白斑狗鱼肌原纤维蛋白和肌浆蛋白的SDS-PAGE变化
3.3.4 白斑狗鱼鱼片硬度和弹性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普鲁兰多糖对冷藏条件下白斑狗鱼(Esox lucius)鱼片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影响的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设备
4.2.3 样品前处理
4.2.4 肌原纤维蛋白的制备
4.2.5 羰基含量的测定
4.2.6 巯基含量的测定
4.2.7 SDS-PAGE电泳分析
4.2.8 紫外全吸收光谱测定
4.2.9 内源荧光光谱测定
4.2.10 傅里叶红外光谱
4.2.11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普鲁兰多糖对白斑狗鱼肌原纤维蛋白氧化变化情况
4.3.2 SDS-PAGE
4.3.3 普鲁兰多糖对白斑狗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本文编号:3166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166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