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湿条件下织物动态水传递的测试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1 20:56
为了分析织物动态水传递性能,自行搭建一种具有芯吸导水功能的显性出汗模拟装置,拍照记录不同时刻织物的润湿图像,利用电子天平在线测量系统实时记录织物在吸水或蒸发过程中重量值的动态变化。利用该装置对6种面料分别进行了单层织物平面内水传递性能和2层织物层间水传递性能的动态测试。结果显示:润湿图像面积、水分在织物平面内的扩散速度、织物的吸水速度可以反映织物动态吸水与扩散性能,织物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可以评价织物的快干性能;织物层间水传递性能可利用模拟皮肤的水分转移率进行评价。
【文章来源】:现代纺织技术. 2020,28(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测试装置简化示意
获取1~6#试样在2、4、6、8、10 min不同时间点的拍摄图像,用Photoshop提取润湿面积,结果见图3。1#和3#织物的润湿面积比其他几种织物大,10 min时1#润湿面积为215.78 cm2,平均润湿半径为8.29 cm,3#润湿面积为167.45 cm2,平均润湿半径为7.30 cm,其他4种润湿面积均小于60 cm2,平均润湿半径在1.84 cm~4.19 cm之间。其中1#为超细纤维仿麂皮绒面料、3#为改性涤纶(Coolmax)面料,导湿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纯棉或棉混纺织物(2#、4#、5#和6#试样)。润湿面积基本与时间呈正线性相关,液态水在1#~6#织物平面内的平均扩散速度分别为0.367、0.073、0.293 、0.059、0.092、0.021 cm2/s。
由图4可知1#~6#织物平均吸水速度分别为0.073、0.040、0.156、0.031、0.075、0.017 g/min,其中,3#为异型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导湿性,吸水速度最快,6#织物吸水速度最慢。单层织物水分蒸发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在初始芯吸阶段,织物吸水量少,润湿面积小,从而水分蒸发量少,蒸发速度缓慢;300 s以后蒸发量基本呈线性增加,其中1#、3#改性涤纶蒸发速度较快,2#、4#、6#试样由于织物厚度较厚,液态水从织物反面传递到正面所需时间长,因而蒸发速度较慢。300s后1#~6#试样平均蒸发速度分别为0.075、0.007、0.083、0.003、0.030、0.010 g/mi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仿人体出汗比例的Walter暖体假人皮肤制备[J]. 师云龙,钱晓明,梁肖肖,张文欢,邓辉,王立晶,范金土. 纺织学报. 2018(05)
[2]基于热膜接触的针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测试技术[J]. 张伟伟,周立亚. 合成纤维. 2017(01)
[3]被动式微气候仪的研制及织物透湿性能的测量[J]. 陈益松,徐军,郭媛媛,朱成哲.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4]显汗条件下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评价方法[J]. 唐世君,周璐瑛,张腾. 纺织学报. 2000(03)
本文编号:3600946
【文章来源】:现代纺织技术. 2020,28(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测试装置简化示意
获取1~6#试样在2、4、6、8、10 min不同时间点的拍摄图像,用Photoshop提取润湿面积,结果见图3。1#和3#织物的润湿面积比其他几种织物大,10 min时1#润湿面积为215.78 cm2,平均润湿半径为8.29 cm,3#润湿面积为167.45 cm2,平均润湿半径为7.30 cm,其他4种润湿面积均小于60 cm2,平均润湿半径在1.84 cm~4.19 cm之间。其中1#为超细纤维仿麂皮绒面料、3#为改性涤纶(Coolmax)面料,导湿性能明显优于普通纯棉或棉混纺织物(2#、4#、5#和6#试样)。润湿面积基本与时间呈正线性相关,液态水在1#~6#织物平面内的平均扩散速度分别为0.367、0.073、0.293 、0.059、0.092、0.021 cm2/s。
由图4可知1#~6#织物平均吸水速度分别为0.073、0.040、0.156、0.031、0.075、0.017 g/min,其中,3#为异型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导湿性,吸水速度最快,6#织物吸水速度最慢。单层织物水分蒸发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5所示,在初始芯吸阶段,织物吸水量少,润湿面积小,从而水分蒸发量少,蒸发速度缓慢;300 s以后蒸发量基本呈线性增加,其中1#、3#改性涤纶蒸发速度较快,2#、4#、6#试样由于织物厚度较厚,液态水从织物反面传递到正面所需时间长,因而蒸发速度较慢。300s后1#~6#试样平均蒸发速度分别为0.075、0.007、0.083、0.003、0.030、0.010 g/mi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仿人体出汗比例的Walter暖体假人皮肤制备[J]. 师云龙,钱晓明,梁肖肖,张文欢,邓辉,王立晶,范金土. 纺织学报. 2018(05)
[2]基于热膜接触的针织物动态热湿传递测试技术[J]. 张伟伟,周立亚. 合成纤维. 2017(01)
[3]被动式微气候仪的研制及织物透湿性能的测量[J]. 陈益松,徐军,郭媛媛,朱成哲.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4]显汗条件下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评价方法[J]. 唐世君,周璐瑛,张腾. 纺织学报. 2000(03)
本文编号:3600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60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