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DTMS的一步法构筑棉织物超疏水表面
发布时间:2023-10-03 23:46
采用一步法对棉织物进行超疏水整理。利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降低织物表面能,采用纳米二氧化硅粒子(SNP)提高织物表面粗糙结构,并引入乙二胺四乙酸(EDTA)提高超疏水织物的耐久性。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三种物质的最优用量,SNP为1.0%(质量分数,下同),EDTA为1.0%,HDTMS为4.0%。改性后的棉织物具有超疏水性和良好的疏油性,对水和油的静态接触角分别为160.5°、155.5°。耐水洗性测试表明低浓度EDTA的加入可提高织物的疏水耐洗性能。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
1.1 材料
1.2 仪器
1.3 一步法制备超疏水棉织物
1.4 棉织物疏水性能表征
1.4.1 疏水、疏油性测定
1.4.2 耐水洗测试
1.4.3 表面形貌分析
1.4.4 能谱测试
1.4.5 红外光谱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疏水整理单因素优化试验
2.1.1 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2.1.2 乙二胺四乙酸
2.1.3 纳米二氧化硅
2.2 正交优化试验
2.3 疏水整理后的织物性能表征及分析
2.3.1 棉织物的疏水、疏油性能
2.3.2 改性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貌
2.3.3 EDS能谱分析
2.3.4 红外光谱分析
3 结论
本文编号:3850890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实验
1.1 材料
1.2 仪器
1.3 一步法制备超疏水棉织物
1.4 棉织物疏水性能表征
1.4.1 疏水、疏油性测定
1.4.2 耐水洗测试
1.4.3 表面形貌分析
1.4.4 能谱测试
1.4.5 红外光谱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疏水整理单因素优化试验
2.1.1 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
2.1.2 乙二胺四乙酸
2.1.3 纳米二氧化硅
2.2 正交优化试验
2.3 疏水整理后的织物性能表征及分析
2.3.1 棉织物的疏水、疏油性能
2.3.2 改性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貌
2.3.3 EDS能谱分析
2.3.4 红外光谱分析
3 结论
本文编号:3850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85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