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策勒绿洲化进程中典型下垫面的小气候空间差异
发布时间:2025-02-26 20:17
利用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新疆策勒8个观测站点的风速、气温、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能、光合有效辐射(PAR)、风向同步观测气象数据,对比分析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空间差异并探讨其原因。结果表明:(1)草原站、农田1、大县城与热瓦克相比,日均风速在3 m高处分别依次降低了63.88%、65.58%、73.24%,小巴扎在2、4 m高处的日均风速始终最小,绿洲内部的月均风速整体低于绿洲外围。流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的主风向大致以WNW、ESE、W风向为主,风向较稳定,而其余观测点的风向较分散;(2)在近12个月观测期内,绿洲内部的平均气温低于绿洲外围,且具有明显的冬暖夏凉效应,冬季1月平均气温由低到高依次为流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农田1、草原站、小巴扎、热瓦克、大县城,分别为-10.39、-10.25、-10.08、-9.56、-9.25、-9.19、-8.74、-8.71℃,夏季8月平均气温由高到低依次为流沙地、半固定沙地、固定沙地、热瓦克、草原站、农田1、小巴扎、大县城,分别为26.55、26.11、25.41、25.09、24.06、22.89、22.36、...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方法与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下垫面小气候要素月变化
3.1.1 风速的月变化特征
3.1.2 温湿度月变化特征
3.1.3 太阳辐射能与PAR月变化特征
3.2 典型下垫面小气候要素日变化特征
3.2.1 风速日变化及风向
3.2.2 气温与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3.2.3 太阳辐射能与PAR日变化
3.3 在典型沙尘暴日小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
4 讨论
5 结论
本文编号:4034342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方法与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典型下垫面小气候要素月变化
3.1.1 风速的月变化特征
3.1.2 温湿度月变化特征
3.1.3 太阳辐射能与PAR月变化特征
3.2 典型下垫面小气候要素日变化特征
3.2.1 风速日变化及风向
3.2.2 气温与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3.2.3 太阳辐射能与PAR日变化
3.3 在典型沙尘暴日小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
4 讨论
5 结论
本文编号:4034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xxlw/403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