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下丘脑与岛叶前区纤维联系的建立及其相关功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19 04:18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群的大脑弥散光谱图像及行为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类下丘脑与岛叶前区之间是否存在纤维联系,确认其走行情况,并分析其可能参与的功能。方法:对大脑神经纤维束成像的弥散谱成像综合数据模板(HCP1200)中的69位健康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数据模板中的弥散光谱成像数据,导入DSI studio软件,使用程序广义Q空间显像技术追踪并重建人类下丘脑及岛叶之间的白质纤维束,我们发现该纤维束仅可重建于部分人群。据此,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成功重建出该纤维束的人群,对照组为未成功重建出该纤维束的人群。提取研究对象对应的NIH Toolbox行为学数据,分别统计性别、年龄、愤怒情绪评分、敌意水平评分、攻击行为评分、该纤维束的GFA值。采用GraphPad Prism 7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数据属于计数资料,符合二项分布,两组别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分析使用正态近似法进行计算,对GFA值及行为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69个样本中有25人存在左侧下丘脑外侧区投射至左侧岛叶前区背侧的纤维束,与对照组相比,实...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A图示左侧内囊后肢前三分之一。B图示左侧大脑脚底中3/5外侧部。C、D、E图示左侧锥体束的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影像。

图1.A图示左侧内囊后肢前三分之一。B图示左侧大脑脚底中3/5外侧部。C、D、E图示左侧锥体束的矢状位、冠状位及轴位影像。

为了客观比较不同个体间GQI纤维追踪结果的差异,我们通过“同侧锥体束矫正”的方法来排除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将预设值统一设置,如最大角度(50),步长(1.2),全脑总纤维数量(100000)。ROI统一放置为在左侧内囊后肢前三分之一及大脑脚底中3/5外侧部[31]。剩下的能够影响....


图2.A图示ROI:下丘脑(蓝色)、左侧岛叶(绿色),ROA:中脑(黄色)。B图示双侧下丘脑前部视为内侧区(Medial Hypothalamus,MH),后部视为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us,LH)。

图2.A图示ROI:下丘脑(蓝色)、左侧岛叶(绿色),ROA:中脑(黄色)。B图示双侧下丘脑前部视为内侧区(Medial Hypothalamus,MH),后部视为外侧区(Lateral Hypothalamus,LH)。

在上述条件下,选取ROI:下丘脑(Hypothalamus,以“atlas”中“talairach”[33]定位)设为种子区域(seed),如图2.B所示下丘脑可分为外侧区、内侧区[34][35]。左/右侧岛叶(insula<sub>L</sub>/insula<sub>R</s....


图3.A图示由右侧前上方视角所见左侧下丘脑外侧区投射至左侧岛叶前区背侧的纤维束。B、C、D图示该纤维束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影像。

图3.A图示由右侧前上方视角所见左侧下丘脑外侧区投射至左侧岛叶前区背侧的纤维束。B、C、D图示该纤维束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影像。

如图所见,实验组成功重建出左侧下丘脑外侧区投射至左侧岛叶前区背侧的纤维束(LeftLateralHypothalamusArea-LeftDorsalAnteriorInsularCortex,LLHA-LDAIC),右侧尚无纤维束重建成功。对照组双侧均无下丘脑投射....


图3.A图示由右侧前上方视角所见左侧下丘脑外侧区投射至左侧岛叶前区背侧的纤维束。B、C、D图示该纤维束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影像。

图3.A图示由右侧前上方视角所见左侧下丘脑外侧区投射至左侧岛叶前区背侧的纤维束。B、C、D图示该纤维束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影像。

图3.A图示由右侧前上方视角所见左侧下丘脑外侧区投射至左侧岛叶前区背侧的纤维束。B、C、D图示该纤维束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影像。3.3愤怒情感差异



本文编号:4057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4057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