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4 21:28
【摘要】:厌氧发酵制沼气是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途径。在影响沼气发酵的各种因素中,温度对厌氧发酵影响尤为明显,温度成为沼气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实现沼气池增温,许多研究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尚没有一种高效直接沼气池循环增温方式。本文以热管作为传热元件设计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研究沼气池增温效果。 研究内容及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的设计制作,,对发酵系统、换热系统和集热系统进行能量分析计算,推导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的设计参数。 2.模拟实验。a.在冬季,晴天在换热系统关闭的情况下,集热装置终端(热管冷凝端)能够实现36℃;对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进行增温效果分析,沼气池平均每天升温3℃。夜里降温1.2℃;阴天用灯光模拟实验,在换热系统关闭的情况下,集热装置终端能够实现42℃;对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进行增温效果分析,沼气池平均每天升高4℃,夜里降温0.8℃。b.在春季,晴天在换热系统关闭的情况下,集热装置终端能够实现43℃;对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进行增温效果分析,沼气池平均每天升温6℃,夜里降温1.2℃。 3.牛粪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实验。配置175L浓度为6%的沼气发酵料液。a.沼气发酵系统的初始温度21.7℃,系统正常运行下系统发酵温度每天上升一个梯度,随着料液温度的升高梯度会逐渐变小,稳定后能够实现38℃左右。由于持续阴天平均发酵温度降低到33.5℃左右,晴天后再次集热两天实现38℃左右,整个发酵过程温度能够维持在38℃。b.在一定范围内系统产气量随着温度升高不断增加,稳定后平均每天能产生气体70L左右。c.气体成分中甲烷含量随着发酵进行不断升高,甲烷含量稳定后维持在70%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随着发酵进行开始逐渐增加后开始降低最后处于稳定,二氧化碳含量稳定后维持在17%右。d.发酵系统装置能够正常运行,晴天平均每天集热5℃,夜里降温0.6℃,阴天系统不能集热,平均每天降温1.2℃,系统每天增温保温效果良好,发酵试验能够正常进行,系统发酵运行效果显著。 4.对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进行能量和经济分析,太阳能热管沼气发酵加热系统具有市场推广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2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阳阳;高正阳;李仕平;欧炜;黄哲平;薛圆圆;;农村沼气发酵温度控制技术及经济性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2 杜峰;刘辉;林从华;;玻璃幕墙的室外光污染和热环境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3 胡亚范;热管技术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物理与工程;2002年03期

4 魏新宇;李树勋;吴奇;;热管技术的应用展望[J];甘肃冶金;2006年03期

5 周耘;王康;陈思明;;工业余热利用现状及技术展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3期

6 孙静;郑茂余;吴飞;;严寒地区利用太阳能加热制沼气的试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8年01期

7 李中山;辽北四位一体庭院生态系统冬季增温保温效应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6年04期

8 赵丽霞;;浅谈沼气发酵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10期

9 石惠娴;王韬;朱洪光;李永明;荣凌;裴晓梅;;地源热泵式沼气池加温系统[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玉娜;马磊;秦光耀;;郑州地区太阳辐射变化规律及分析[J];节能技术;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2663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63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5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