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生物质气化燃气焦油联合脱除工程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23:09
【摘要】:生物质气化技术是生物质能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目标是能够得到高品质的燃气,然而燃气焦油的存在影响着气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无论气化燃气用于发电还一是民用集中供气,生物质气化燃气都存在燃气焦油含量过高的问题,因此,生物质气化焦油脱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焦油的产生、脱除机理和方法,并针对燃气发电和民用燃气,列出了我国对燃气焦油含量的工业标准。然后根据燃气焦油的产生过程和脱除条件,对生物质气化过程焦油脱除和炉外催化裂解过程焦油脱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生物质气化燃气焦油联合脱除的原理,并设计了具体脱除试验方案。在松树木块气化及炉外燃气焦油催化裂解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气化燃气焦油炉内、炉外联合脱除过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LS-SVM)。依据焦油炉外催化裂解器对气化炉燃气焦油出口含量的要求,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焦油炉内脱除的多组优化工况,在此基础上,钊对炉外催化裂解器中催化剂的活性进一步拟合了燃气焦油炉外催化裂解脱除过程多目标优化模型,最终通过优化计算,得到气化燃气焦油联合脱除工况的pareto最优解集。寻优结果表明,气化炉出口燃气焦油含量能够满足焦油催化裂解器对入口燃气焦油含量的要求;炉外焦油催化裂解器出口燃气焦油含量也大幅度降低,燃气总体品质明显优于试验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K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仲泱,张晓东,周劲松,倪明江,岑可法;生物质热解焦油的热裂解与催化裂解[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2 魏学锋,张小云,罗婕,田学达;生物质燃料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节能;2004年08期

3 周仕学;内热式回转炉煤热解工艺的焦油产率与性质研究[J];煤炭转化;1998年02期

4 贾永斌,张守玉,程中虎,黄戒介,王洋;热解和气化过程中焦油裂解的研究[J];煤炭转化;2000年04期

5 吴创之;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讲座(2)——生物质气化工艺的设计与选用[J];可再生能源;2003年02期

6 郭秀兰,黄鹤,周强,赵月春;生物质焦油裂解催化剂研究进展[J];可再生能源;2004年01期

7 王磊,吴创之,陈平,阴秀丽,谢军;生物质气化焦油在高温木炭床上的裂解试验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5年05期

8 薛江涛,方梦祥,刘耀鑫,王俊琪,黄军军,骆仲泱,岑可法;煤气化过程中焦油裂解的试验研究[J];能源工程;2004年05期

9 俞光明;薛江涛;;热解和气化过程焦油析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能源工程;2006年01期

10 李大中;王卉;;稻秆气化焦油催化裂解脱除过程模型改进与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国来;生物质在流化床中的催化气化焦油及裂解的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铁柱;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刘亚军;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实验及中热值气化技术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王炎昌;生物质气化中焦油的催化转化[D];郑州大学;2005年

4 韦杰;生物质气化气中焦油的催化裂解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5 阮宏博;基于遗传算法的工程多目标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曾艳;生物质及其气化焦油的热解及动力学特性与机理[D];重庆大学;2008年

7 金洪奎;秸秆气化技术及设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5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65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