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热性能测试系统设计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5-25 14:31
【摘要】: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第一部强制性国家标准GB26969-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即将实施。太阳能热水器制造企业需建立CNAS认可的实验室,对太阳能热水器能效系数进行测试;太阳集热器是太阳热水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套热水系统,因此对其进行热性能的测试和评价成为研究热水系统的基础。 本文在分析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热性能和太阳集热器热性能测试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依据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和太阳集热器的相关国家标准对家用太阳热水系统热性能和太阳集热器热性能测试系统进行了测试软件设计和试验装置设计。主要研究工作为: 详细分析了太阳能热水器热性能试验对试验装置的要求,设计了一套试验系统,该系统由两个环路组成,即供水(回水)环路和混水环路。试验系统设备的配置和系统管道的连接能同时满足不同标准的试验要求。 采用安捷伦数据采集仪对温度传感器、总日射表、风速仪和流量计输出的模拟信号进行采集,经A/D转换后通过RS232串行口传输给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试验数据。数据采集仪的转换精度和各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均达到国标要求。 设计了两级温度控制系统,利用大容量的空气能水箱来稳定初级温度,初级温度控制精度为±1℃。使用带积分分离的PID控制器控制次级加热器的通断,当测得的温度值与设定值的偏差较大时使用PD控制,偏差较小时使用PID控制以减小静差,使贮热水箱进水口处水的温度漂移控制在±0.2℃以内。 开发了太阳能热水器热性能和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测试软件,介绍了测试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及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对日有用得热量、平均热损因数、单天热性能、瞬时效率和时间常数等试验的试验方法做了详尽的说明,同时还重点给出了各个试验的工艺流程图及软件的实现过程。测试软件能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并生成试验报告,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提高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对排水法模块、瞬时效率模块和时间常数模块进行了调试,验证模块的正确性;利用测试系统在满足国标要求的试验条件下做了混水法试验、贮热水箱热损试验和单天热性能试验,并说明了能效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热性能试验数据可作为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和集热器设计的依据,为提高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和集热器的质量指明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K515;TP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波;太阳能热水器两式[J];中小企业科技;2000年08期

2 ;GB/T18713-2002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4年03期

3 ;科技短讯[J];太阳能;1988年04期

4 孟永超;家用壁式太阳能热水器[J];中小企业科技;2001年02期

5 张书荣,王金凤,王月勇;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与安装(一)[J];河南农业;1994年04期

6 高军林;范国辉;朱吉顶;刘玉山;;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的设计与实践[J];节能;2006年10期

7 何涛;张磊;张昕宇;孙峙峰;黄祝连;郑瑞澄;;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检测介绍[J];建设科技;2008年10期

8 罗运俊;孟宪淦;;管板式太阳能热水器[J];太阳能;1980年01期

9 马建中;;浅谈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的结合[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韩丛刚;胡翠峰;;强制循环太阳热水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韬鹏;;高承压性集热器板芯多材复合制造工艺的探寻[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军林;朱吉顶;刘玉山;;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工程实践[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3 樊婷婷;付国庆;朱科;黄昕;;一种太阳能冷-热并供系统的探讨[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安玉娇;高岩;李德英;;U型管集热器流场和热特性的模拟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春江;王恒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集热器的研制和应用[A];全国住宅工程太阳能热水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春梅;徐全勇;李本华;吴锦发;;与建筑相结合的分离式太阳热水系统测试[A];全国住宅工程太阳能热水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邱林;邹越;黄莉;任耿;闫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的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陶明来;;三亚凯宾斯基酒店太阳能热水工程解析[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张树君;;通过标准设计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A];全国住宅工程太阳能热水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陈伟;;太阳能热水器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实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建清;改型太阳能热水器提高建筑产能[N];中国建材报;2006年

2 李静华;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仍待开拓[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刘杨;高盛和鼎晖斥资近1亿美元逆势投资皇明集团[N];证券时报;2008年

4 山东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闫鹏;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内蒙古 顾平和;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漫谈[N];电子报;2002年

6 高冠兴 记者 宋莉;我自主研发出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集热器[N];科技日报;2010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魏方 实习生 范琛;太阳能热水器广州难上天台[N];南方日报;2009年

8 陈尚年;联集管式太阳能热水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蒙华 刘荣慧;设计多类型系统 完善太阳能热利用市场[N];中国建材报;2007年

10 江苏 崔恩仲;冬天如何使用太阳能热水器[N];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凌波;太阳能吸收与热输运纳米黑液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2 罗成龙;与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双效集热器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钱珊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苜蓿固定深层太阳能干燥过程仿真[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4 韩宗伟;太阳能热泵潜热蓄热供暖系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崔映红;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耦合机理与热力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6 史洁;上海高层住宅外界面太阳能系统整合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符慧德;热管式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侯智;太阳能热燃料的能量转换原理与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9 王海涛;电子膨胀阀开度对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韩延民;太阳能高倍聚光能量传输利用理论及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亮亮;太阳能热水器、集热器热性能测试系统设计及应用[D];扬州大学;2012年

2 赵振虎;高寒地区太阳能建筑集热器的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3 郭晓洁;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殷文其;新型太阳能膜蒸馏集热器循环系统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5 卜江华;太阳能热水系统流体均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6 刘俊;太阳能飞机飞行路线及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钱烨;上海地区太阳能热水系统与高层住宅的一体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易勇兵;太阳能水源热泵复合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刘凯波;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10 宋光明;太阳能在多高层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80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680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