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风力机专用翼型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和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11 00:41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风电开发及风力机专用翼型气动特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方法,对几种典型风力机专用翼型的气动特性开展研究。通过运用Fluent软件对DU95-W-180翼型在干净和前缘粗糙状态下的气动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结合实验数据,验证了所采用的二维计算方法在一定的工况下可以有效地进行风力机专用翼型的气动特性研究;通过DU95-W-180和S810两种翼型,研究了不同前缘半径的翼型对前缘粗糙度的敏感性;通过FFA-W3-211翼型,预测了尾缘附近压力面粗糙度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并总结了相关规律;通过建立FFA-W3-241翼型的三维模型,运用脱体涡模拟(Detached EddySimulation,DES)方法对FFA-W3-241翼型的大攻角气动特性进行数值计算,结合实验数据,验证了所采用的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在失速发展区可以有效地进行风力机专用翼型的气动特性研究,并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方法预测了前缘粗糙度以及Gurney襟翼对FFA-W3-241翼型大攻角气动特性的影响。 不同前缘半径的翼型对前缘粗糙度敏感性的数值研究:在一定的雷诺数和攻角条件下,对于厚度相同的翼型,前缘半径较小的对前缘粗糙度的敏感性较低,前缘半径较大的则相对较高。尾缘附近压力面粗糙度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在一定的攻角和雷诺数条件下,提高翼型尾缘压力面粗糙度,能有效提高翼型的升力系数,同时阻力系数也增加,升阻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粗糙带的厚度存在最优值,宽度存在最优值和临界值;对于干净翼型,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升力系数增大,阻力系数减小,升阻比增大;对于尾缘粗糙翼型,其升力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阻力系数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升阻比先增大后减小。建立翼型的三维模型,运用DES方法模拟风力机专用翼型气动特性在线性区有很高的计算精度,在失速发展区的预测精度达到工实际程与研究的要求,在深度失速区有一定的预测精度;前缘粗糙度对FFA-W3-241翼型的气动特性有重要影响,前缘粗糙度的增加使FFA-W3-241翼型的最大升力系数下降了27.8%,失速过程趋于缓和;翼型在线性区和深度失速区对前缘粗糙度不敏感,在失速发展区对粗糙度敏感。在一定的工况下,在翼型尾缘处以90°角安装一定高度的Gurney襟翼,能提高升力系数,同时阻力系数也增加,升阻比在线性区降低,在失速发展区提高。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K83
【图文】:

曲率分布,翼型,几何参数


风力机专用翼型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和分析最大风能利用系数:31max,max3 31 116 127 2= 0.5931 1g g2 2PSVPCSV SV (,max0.593pC 称为贝茨极限,它表示在理想情况下,风轮最多能吸收 5动能。风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风轮叶片的效率,翼型是组成叶片的基本元素计基本都是通过若干基础翼型的堆叠和扭转完成,因此翼型的气动特动特性的基础,提高翼型的气动性能能提高风轮的效率。 翼型的几何特性翼型是与翼展方向垂直的机翼横断面的轮廓曲线,它一般是瘦长形的前端点称为前缘点,最后端点称为后缘点。翼型前部较厚,后部较薄面前缘曲率较大,后缘曲率较小,下翼面的曲率分布规律与上翼面相

翼型,阻力特性,失速区


升力系数则成近似反对称出现。lCdC 线性区失速发展区深度失速区图 2.4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系数曲线图 2.5 和图 2.6 展示了几种 DU 翼型的升、阻系数以及俯仰力矩系数对攻系曲线。

特性图,翼型,俯仰力矩,特性


图 2.6 DU 翼型俯仰力矩特性影响翼型空气动力特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几何参数外,还包括气动参数,如数、来流湍流度等。雷诺数的影响雷诺数是用来表征流体运动中惯性作用与粘性作用相对大小的无量纲数,示。对于翼型绕流,雷诺数可以用式 2.11 计算:eV cR (2.1 为空气的运动粘度系数。风力机翼型通常工作的雷诺数范围是 0.7 106~10 106,这表明风力机翼都不运行在敏感的低雷诺数范围(一般低于 0.5 106),在这个敏感范围内湍流度的变化、翼型自身的振动或翼型表面的粗糙度都会引起翼型性能的化[32]。雷诺数对翼型的升力特性和阻力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雷诺,升力曲线线性段斜率增加,临界攻角增大,最大升力系数增加,最小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林静;陈江;杜刚;曹人靖;;尾缘厚度对风力机翼型气动特性影响参数化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0年08期

2 夏露;常彦鑫;张龙;;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在翼型设计中的应用[J];飞行力学;2008年01期

3 浦发;航空炸弹的标准落下时间和阻力定律及弹道系数关系问题的探讨[J];弹箭与制导学报;1985年03期

4 马晖扬;;旋涡破裂对单独翼气动特性的影响及其工程估算方法[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9年01期

5 詹德来;振动舵亚音速定常和非定常气动特性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1993年04期

6 易文俊;王中原;杨凯;李岩;宋成俊;;三角形截面弹丸的飞行性能研究[J];弹道学报;2007年02期

7 张英朝;李杰;胡兴军;傅立敏;;摩托车及驾驶员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汽车工程;2009年07期

8 吴小胜;;折叠式主弹翼气动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9 司源;王正平;张礼;;不同外形建模方法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J];航空计算技术;2010年06期

10 史志伟;刘志强;丁超;;柔性翼微型飞行器水平阵风响应特性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志辉;刘学军;吕宏强;;高斯过程回归在翼型气动性能快速评估中的应用[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杜广生;岳建雄;;隧道内的通风设备对高速客车气动特性影响的研究[A];力学与工程应用(第十三卷)[C];2010年

3 朱勇;江俊;;并列梭形截面绕流气动特性的有限元计算[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4 李熙佩;;高速风洞飞机外挂物部件气动特性试验研究[A];全国低跨超声速空气动力学文集(第二卷)[C];2003年

5 雷娟棉;吴甲生;居贤铭;苗瑞生;;多片尾翼布局弹箭气动特性数值计算[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鲁素芬;王晋军;;50°后掠角三角翼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何开锋;马明生;刘刚;黄勇;;CFD技术在大型运输机气动设计研究中的应用[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曜利;乔志德;;多目标、多约束的螺旋桨与翼型设计系统[A];第十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桑为民;李凤蔚;;结冰对翼型和多段翼型绕流及气动特性影响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刘庆宽;;降雨对基本构件气动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 张元生;用AutoCAD的图块属性标注粗糙度[N];电脑报;2002年

2 董晨琳;陕飞模线中心QC小组攻克两项重大难题[N];中国航空报;2009年

3 曾强 王惠;我国计算流体力学取得新进展[N];中国航空报;2010年

4 孙闻;发展民用大型飞机,需突破十项关键技术[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龙荣慧;失误有时也美妙[N];经理日报;2007年

6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低速所[N];科技日报;2000年

7 ;面向未来 立足打赢[N];科技日报;2000年

8 廖仕雄 古洋;逐鹿高科技(上)[N];科技日报;2000年

9 通讯员 李晓滨 任子婧;天之骄子[N];中国航空报;2006年

10 晁国荣 章程;中冶宝钢技术公司解决高级汽车板生产“瓶颈”[N];中国冶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石强;风力机专用翼型及叶片关键设计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高彦峰;可变形翼型的非定常气动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顾璇;近地/海运动过程中的空气动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徐广;新型桨尖弹性旋翼气动特性的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张宇飞;基于先进CFD方法的民用客机气动优化设计[D];清华大学;2010年

6 韩巧丽;大容量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模型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7 王靖宇;轻型客车的气动特性分析与造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杨永柏;皮卡车外流场气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春华;时间准确自由尾迹方法建模及(倾转)旋翼气动特性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吴军;汽车外流场湍流模型与菱形新概念车气动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开;风力机专用翼型气动特性的数值计算和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2 田家彬;面向设计的风力机翼型气动特性数值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刘玉荣;家燕羽毛表面结构与翅翼翼型气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马毅;基于鸟类翅膀的水平轴风力机仿生叶片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海锋;风力机专用翼型及其设计分析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白井艳;水平轴风力机专用翼型族试验分析及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闵新勇;风力机翼型的气动性能模拟与优化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林邓添;新型风力机专用翼型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饶帅波;风力机翼型表面粗糙度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江海;大型风力机叶片及翼型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9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49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d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