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同步生物法沼气提纯与合成气利用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03:10
【摘要】:厌氧消化产沼气和热解气化制合成气分别是实现易生物降解和难降解生物质资源化的最佳可行性技术之一,以生物质合成气(主要成分H_2、CO、CO_2)为外加氢源的生物法沼气提纯技术为实现同步沼气和合成气的高效高值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探究同步生物法沼气提纯与合成气利用工艺的可行性,本研究首先通过批实验和长期培养驯化实验研究了厌氧微生物对CO的降解转化特性及合成气生物甲烷化的可行性;其次,以模拟的沼气和合成气为唯一碳源,研究了三种污泥在模拟气条件下的同步利用的效果和转化机制;最后,以餐厨垃圾为基质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以合成气为外加氢源,建立同步沼气提纯与合成气利用的实验体系,考察了该工艺长期运行的整体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合成气中的CO能够被微生物完全降解转化且其降解所需时间随其初始含量的升高而延长;厌氧污泥形态和传质速率是微生物降解转化合成气的限制性因素,三种污泥对合成气降解转化的效果依次为:颗粒污泥碳毡生物膜絮状污泥;长期驯化培养后,CO对絮状污泥微生物的毒性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三种污泥均能在1 d内完全降解转化合成气并转化为甲烷,具有较好的生物甲烷化效果;絮状污泥主要是通过产酸细菌来实现合成气的降解转化,产酸细菌和嗜氢型甲烷菌的共生营养可能是两种颗粒生物膜转化合成气的主要途径。(2)以纯氢气和合成气为外加氢源的模拟气实验中,絮状污泥实验组中混合气CH_4含量分别富集至85%、82%,初步验证了以合成气为外加氢源的沼气提纯的可行性;颗粒污泥对模拟气的甲烷化最好,稳定运行时混合气CH_4含量高达93%,有望在后续同步沼气提纯与合成气利用工艺中得到应用。(3)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启动负荷为0.5 gVS/L · d,合成气通入量为2.20 L/d时混合气中CH_4含量达到93.3%,提高有机负荷后混合气中CH_4的含量也维持在80%以上;实验110 d内,提纯反应器的pH值在7.5~8.5之间,有效碱度在3900~5000 mg/L之间,基本实现了同步利用实验系统的稳定运行。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216.4
【图文】:

集气,营养液,进水管,曝气


7排水管8进气管9流量控制器10混合气钢瓶逡逑Fig邋2.1邋Schematic邋出agram邋of邋simulated邋gas邋experiment逡逑图2.2邋模拟气实验装置实物图(A:絮状污泥;B:颗粒型生物膜)逡逑Fig邋2.2邋Installing邋of邋simulated邋gas邋experiment邋(A:邋flocculent邋sludge;邋B:granule-based邋biofilm)逡逑2.2.4同步利用实验逡逑(1)实验装置逡逑主体反应器为总体积2000邋mL的自制玻璃CSTR反应器,有效容积800邋mL,逡逑采用恒流粟控制进气流量,接种污泥驯化稳定阶段未进气,低负荷运行阶段进气流逡逑量为1.0L/d。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其中民1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气反应器,逡逑12逡逑

示意图,颗粒型,生物膜,污泥


邋10逡逑二非-"7逦L逡逑图2.1模拟气实验系统示意图逡逑1攒拌(混匀)装置2攒拌子3曝气砂头4营养液进水管5测气曰6集气口逡逑7排水管8进气管9流量控制器10混合气钢瓶逡逑Fig邋2.1邋Schematic邋出agram邋of邋simulated邋gas邋experiment逡逑图2.2邋模拟气实验装置实物图(A:絮状污泥;B:颗粒型生物膜)逡逑Fig邋2.2邋Installing邋of邋simulated邋gas邋experiment邋(A:邋flocculent邋sludge;邋B:granule-based邋biofilm)逡逑2.2.4同步利用实验逡逑(1)实验装置逡逑主体反应器为总体积2000邋mL的自制玻璃CSTR反应器,有效容积800邋mL,逡逑采用恒流粟控制进气流量,接种污泥驯化稳定阶段未进气,低负荷运行阶段进气流逡逑量为1.0L/d。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其中民1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气反应器,逡逑12逡逑

示意图,出气口,合成气,流量控制器


邋10逡逑二非-"7逦L逡逑图2.1模拟气实验系统示意图逡逑1攒拌(混匀)装置2攒拌子3曝气砂头4营养液进水管5测气曰6集气口逡逑7排水管8进气管9流量控制器10混合气钢瓶逡逑Fig邋2.1邋Schematic邋出agram邋of邋simulated邋gas邋experiment逡逑图2.2邋模拟气实验装置实物图(A:絮状污泥;B:颗粒型生物膜)逡逑Fig邋2.2邋Installing邋of邋simulated邋gas邋experiment邋(A:邋flocculent邋sludge;邋B:granule-based邋biofilm)逡逑2.2.4同步利用实验逡逑(1)实验装置逡逑主体反应器为总体积2000邋mL的自制玻璃CSTR反应器,有效容积800邋mL,逡逑采用恒流粟控制进气流量,接种污泥驯化稳定阶段未进气,低负荷运行阶段进气流逡逑量为1.0L/d。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其中民1为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气反应器,逡逑12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潮桂;;裂解气或合成气的气体冷却器[J];化工与通用机械;1973年05期

2 ;合成气[J];公用科技;1996年02期

3 郭培卿;臧述升;葛冰;;合成气燃烧数值模拟与验证[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4年01期

4 荀航;张卫帅;;合成气分离技术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3年05期

5 朱锡锋;生物质气化制备合成气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2年06期

6 杨巨生;陈清军;姚翠兰;张永发;谢克昌;;煤高效制合成气装置传热特性的模拟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7 崔隆起;周红军;周广林;;沼气重整制合成气技术可行性探讨[J];可再生能源;2011年02期

8 郭小杰;李文艳;张国杰;;现代煤气化制合成气的工艺[J];能源与节能;2011年07期

9 杜霞;张欣;任常兴;王婕;;煤气化厂房合成气的火灾危险性类别[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年10期

10 翁思麟,张亦人;用深冷法精制合成氨的合成气[J];深冷简报;196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恒泳;葛庆杰;李文钊;;能源转化中的催化作用——合成气中枢及有关催化技术[A];第六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肖文德;袁渭康;;合成气化学的产品及反应路线优化[A];中国化工学会2005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晓奇;;合成气净化催化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道安;季生福;郎宝;;模拟生物沼气制合成气催化反应工艺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催化剂制备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振花;夏满银;王保伟;许根慧;;低温等离子体用于甲烷和二氧化碳制备合成气反应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铁军;常杰;崔小勤;张琦;付严;;生物质催化气化制取合成气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7 谭静;王乃继;肖翠微;周建明;李婷;;合成气甲烷化镍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8 朱德春;刘卫;陈初升;;甲烷制合成气透氧膜反应器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朱德春;刘卫;陈初升;;甲烷制合成气透氧膜反应器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稀土专辑[C];2004年

10 何方;黄振;李海滨;;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合成气[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军;碳氢基合成气制燃油将实现产业化[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记者 栗清振;共同研发煤制合成气转化新方法[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班健;壳牌参与研发合成气转化新方法[N];中国环境报;2009年

4 记者 李东周;合成气深度净化让硫“微乎其微”[N];中国化工报;2014年

5 陈敬农 通讯员 杨晓萍;天然气制备合成气有了新工艺[N];科技日报;2003年

6 记者 秦京午;壳牌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签合作协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特约记者 杨春雨;让二氧化碳回收有利可图[N];中国化工报;2010年

8 通讯员 谢文艳 刘秋雁;国内首套裂解焦油气化生产合成气装置试车成功[N];大庆日报;2012年

9 廖建国;制合成气装置用抗金属粉末化合金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10 记者 许可新;IGCC:驯化最脏的能源[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扬;合成气/空气贫燃层流预混火焰的传播和熄灭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王翰林;压力对合成气燃气轮机燃烧室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郭文文;合成气高效合成制取燃料乙醇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黄健;城市垃圾填埋气催化重整制合成气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姬涛;甲烷、二氧化碳和氧气催化氧化重整制合成气镍基催化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6 成功;生物质催化气化定向制备合成气过程与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瑙莫汗;合成气制低碳醇碳化钼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2年

8 郭建忠;镍基催化剂上甲烷临氧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祝星;化学链蒸汽重整制氢与合成气的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10 郭培卿;双旋流合成气非预混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敏超;稀释剂对高温高压下合成气层流预混火焰燃烧特性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程月;等离子体诱导沼气重整制合成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薛文峰;旋转弧等离子体转化甘油、油脂制合成气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顾一丹;合成气制烯烃(SGTO)产物组成的分析表征[D];复旦大学;2014年

5 朱婷婷;基于物质/能量平衡优化生产尿素的布朗工艺[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朱轩豫(Chu Hsuan Yu);生物质合成气高低温变换制氢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7 彭芬;CH_4-合成气在连续式步阶反应器上直接合成C_(2+)含氧化物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奎爽;基于钨基载氧体制取合成气的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张海龙;合成气微混合燃烧流动特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冯飞;基于串行流化床生物质催化气化及合成气甲烷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9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49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5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