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新能源论文 >

水平轴风力机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1 03:46
【摘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供应的渐趋紧张,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作为可再生能源形式的风力发电,不但清洁无污染,而且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中最成熟和最具规模开发条件的发电方式之一,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和重视。涉及风力发电的问题很多,而风力机的气动性能预测是诸多问题中最基本的问题,也是风力机设计的必要步骤。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湍流模拟技术的提高,数值模拟方法在风力机气动性能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水平轴风力机PhaseⅥ叶轮,对其非稳态绕流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两个方面: 在定桨距风力机模拟研究方面,分别利用单旋转坐标系模型、多参考坐标系模型和滑移网格模型对PhaseⅥ叶轮在UAE实验条件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UAE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滑移网格旋转模型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风力机的性能。 在变桨距风力机模拟研究方面,利用滑移网格模型对某1.67MW变桨距风力机进行了模拟计算,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K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成本;高德忠;;水平轴风力机气动性能研究[J];一重技术;2011年04期

2 郭峰;白焰;;自抗扰控制技术在风电变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1年04期

3 张宪平;;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的研究[J];风能;2011年05期

4 白井艳;杨科;徐建中;;水平轴风力机专用翼型族试验分析及优化设计[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5 孙涛;秦录芳;;风力机变桨距的模糊PID参数自整定控制[J];机床与液压;2011年10期

6 李爱英;张鹏;;基于西门子S7-300 PLC的风电机组专用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7 张维智;薛波;;大型水平轴风力机风能利用效率的估算探讨[J];东方电气评论;2011年02期

8 尹海培;唐桂忠;张广明;;基于智能控制方法的风力发电系统的变桨距控制器[J];自动化应用;2011年07期

9 窦真兰;王晗;凌志斌;蔡旭;;电动变桨距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7期

10 潘盼;蔡新;范钦珊;朱杰;;3MW叶片翼型设计与气动特性分析[J];力学季刊;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勇钢;杨科;秦明;代海涛;周文明;常慧英;;水平轴风力机塔影效应的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2 周振凯;刘占芳;颜世军;;水平轴风力机风轮的气动设计[A];重庆力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程危危;曹登庆;初世明;;水平轴风力机叶片非线性振动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4 代海涛;秦明;周文明;丁勇钢;常慧英;;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叶片气动优化设计[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5 刘青松;岳晋萍;;基于神经网络的变速恒频风机变桨距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6 胡丹梅;田杰;杜朝辉;;水平轴风力机尾迹测量与分析[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维新;郝雅楠;;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PID控制器设计[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8 张大同;;1.5MW双馈式变速恒频风电机组设计技术介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9 王小虎;代海涛;秦明;陈严;;水平轴风力机叶片稳态失速气动阻尼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10 周雪松;李超;马幼捷;李季;于阳;;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恂熊 桂冕;河海大学风力发电机研发获重大突破[N];江苏经济报;2009年

2 钱恂熊;风能利用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N];江苏科技报;2009年

3 钱恂熊 任松筠;我国风能利用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N];新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林刚;我国最大容量风机在青下线[N];青岛日报;2009年

5 吴学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风电产业的必由之路[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子瑞;国内最大容量自主知识产权风机下线[N];中国能源报;2009年

7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王德辉 刘竹青;垂直轴风力机和风力致热技术组合值得期待[N];中国电力报;2011年

8 肖海航 王金伟 吕坤;风力发电技术研究[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9 记者 王慧;我市四项专利技术获得银奖[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罗霞;首套1.5兆瓦垂直轴风电叶片下线[N];云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哲;大型风电机组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纯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3 戴巨川;大型变桨距直驱式风电机组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杨瑞;水平轴风力机尾流结构及空气动力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建礼;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的大型水平轴风力机气动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郭洪澈;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7 高峰;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变桨距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林勇刚;大型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叶杭冶;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张新房;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智能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小静;大型水平轴风力机风轮气动性能计算与优化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宋显成;大型水平轴风力机风轮气动性能计算与优化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孙涛;兆瓦级风力机变桨距控制及其执行机构优化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小卡;水平轴风力机气动设计与实体建模[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甄海华;兆瓦级风电机组独立变桨距机构动态特性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焦红瑞;水平轴风力机气动性能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7 安占国;3MW风机变桨距驱动系统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朝霞;风电机组智能变桨距控制及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吴小飞;水平轴风力机叶片气动性能数值模拟[D];重庆大学;2011年

10 敬章龙;电网友好型机组变桨距控制技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49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2749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9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