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5 03:35
我国的农业是大国农业,农业资源要素短缺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决定了现阶段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必须有效利用资源要素,一方面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业节能减排。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降低农业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农作物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能源之一,犹如硬币,具有两面性:将其废弃焚烧,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其加以利用,则可实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秸秆是“用则利,弃则废”的生物质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也因此成为国家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战略的重要延伸。 政府和各界学者对秸秆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治理秸秆问题的初期,政府工作重点在于“以堵为主”的秸秆禁烧,1999年环保总局发布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旨在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随后在全国各地禁烧工作的实际开展中,人们逐步意识到以堵为主的秸秆禁烧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问题,秸秆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更是资源浪费的问题,秸秆禁烧工作...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数据
1.4 分析框架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秸秆资源量测算的研究综述
2.3 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综述
2.3.1 秸秆废弃焚烧的危害
2.3.2 秸秆综合利用实践
2.3.3 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农户行为
2.3.4 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3.5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
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相关理论基础
3.1.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3.1.2 农户行为理论
3.1.3 公共物品理论
3.2 相关概念
3.3 研究方法
3.3.1 农户支付意愿的研究方法
3.3.2 计量分析方法及讨论
3.4 数据说明 第四章 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环境及资源量测算
4.1 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背景
4.1.1 国家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政策背景
4.1.2 江苏省关于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政策背景
4.1.3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
4.2 江苏省秸秆资源总量测算
4.2.1 秸秆资源量测算方法
4.2.2 江苏省秸秆资源量的测算
4.3 江苏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4.3.1 江苏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情况
4.3.2 调查样本地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4.4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4.1 苏省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4.2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秸秆综合利用农户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5.1 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的界定
5.2 秸秆综合利用中农户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假定
5.3 秸秆综合利用中农户行为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
5.4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农户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5.4.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5.4.2 苏省秸秆综合利用农户行为的成本收益
5.4.3 苏省农户秸秆利用的约束条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实证分析
6.1 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效果分析
6.1.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
6.1.2 样本描述统计
6.1.3 实证分析结果
6.2 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支付意愿分析
6.2.1 变量选择
6.2.2 支付意愿的调查设计
6.2.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6.2.4 实证分析结果
6.2.5 农户支付意愿值的测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苏省农户秸秆出售的实证分析
7.1 江苏省农户对秸秆处置的认知、意愿与行为
7.1.1 江苏省农户对秸秆处置的认知
7.1.2 苏省农户秸秆处置的意愿与行为
7.2 江苏省农户秸秆出售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7.2.1 变量选择
7.2.2 模型设定
7.2.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7.2.4 实证分析结果
7.3 江苏省农户秸秆出售意愿与行为选择差异的原因分析
7.3.1 变量选择
7.3.2 模型设定
7.3.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7.3.4 实证分析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预期成本收益是农户的决策依据,同时受制于相关约束条件
8.1.2 调查样本地区秸秆还田能够实现小麦增产
8.1.3 农户认知、还田机具的配套情况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秸秆还田的支付意愿
8.1.4 市场及政策因素、其他行为人决策等外部环境显著影响农户秸秆出售决策
8.1.5 农户秸秆出售意愿难以转化为现实,市场条件及政府政策是关键因素
8.2 政策含义
8.2.1 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健全秸秆收集贮运体系
8.2.2 完善财政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落到实处
8.2.3 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8.2.4 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5095
【文章页数】:15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数据
1.4 分析框架
1.5 技术路线
1.6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秸秆资源量测算的研究综述
2.3 秸秆综合利用的研究综述
2.3.1 秸秆废弃焚烧的危害
2.3.2 秸秆综合利用实践
2.3.3 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农户行为
2.3.4 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3.5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
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3.1 相关理论基础
3.1.1 农业循环经济理论
3.1.2 农户行为理论
3.1.3 公共物品理论
3.2 相关概念
3.3 研究方法
3.3.1 农户支付意愿的研究方法
3.3.2 计量分析方法及讨论
3.4 数据说明 第四章 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环境及资源量测算
4.1 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背景
4.1.1 国家关于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政策背景
4.1.2 江苏省关于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的政策背景
4.1.3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
4.2 江苏省秸秆资源总量测算
4.2.1 秸秆资源量测算方法
4.2.2 江苏省秸秆资源量的测算
4.3 江苏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4.3.1 江苏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总体情况
4.3.2 调查样本地区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4.4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4.1 苏省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4.2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秸秆综合利用农户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5.1 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的界定
5.2 秸秆综合利用中农户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假定
5.3 秸秆综合利用中农户行为成本收益的理论分析
5.4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农户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5.4.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5.4.2 苏省秸秆综合利用农户行为的成本收益
5.4.3 苏省农户秸秆利用的约束条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实证分析
6.1 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效果分析
6.1.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
6.1.2 样本描述统计
6.1.3 实证分析结果
6.2 江苏省农户秸秆还田的支付意愿分析
6.2.1 变量选择
6.2.2 支付意愿的调查设计
6.2.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6.2.4 实证分析结果
6.2.5 农户支付意愿值的测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苏省农户秸秆出售的实证分析
7.1 江苏省农户对秸秆处置的认知、意愿与行为
7.1.1 江苏省农户对秸秆处置的认知
7.1.2 苏省农户秸秆处置的意愿与行为
7.2 江苏省农户秸秆出售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7.2.1 变量选择
7.2.2 模型设定
7.2.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7.2.4 实证分析结果
7.3 江苏省农户秸秆出售意愿与行为选择差异的原因分析
7.3.1 变量选择
7.3.2 模型设定
7.3.3 样本描述统计分析
7.3.4 实证分析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预期成本收益是农户的决策依据,同时受制于相关约束条件
8.1.2 调查样本地区秸秆还田能够实现小麦增产
8.1.3 农户认知、还田机具的配套情况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秸秆还田的支付意愿
8.1.4 市场及政策因素、其他行为人决策等外部环境显著影响农户秸秆出售决策
8.1.5 农户秸秆出售意愿难以转化为现实,市场条件及政府政策是关键因素
8.2 政策含义
8.2.1 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健全秸秆收集贮运体系
8.2.2 完善财政补贴政策,确保补贴落到实处
8.2.3 加快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
8.2.4 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5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nylw/403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