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系统学论文 >

内蒙古能源环境系统动力学建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16:50
【摘要】:在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中能源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在国防安全中能源是重要战略物资,能源在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内蒙古能源资源储量巨大,能源消费以煤炭消费为主,煤炭燃烧是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以上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将会给内蒙古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能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论文结合内蒙古能源、环境发展的现状,在分析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将能源环境系统分为能源、环境等子系统,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内蒙古能源消费等指标进行中长期预测。 论文分析了内蒙古能源环境系统模型的结构,对模型指标进行预测及设定,并绘制了系统动力学流图,得到能源环境系统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十二五”期初至“十五五”期末,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呈线性增长趋势,其增长速度逐年下降;能源消费构成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为最高;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天然气消费量呈现先快后慢增长趋势,其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电力消费增长快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费增长,且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不断降低,其平均值低于我国平均值水平;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现先快后慢下降趋势;人均能源消费量逐年提高。 通过以上结论建议:减少煤炭消费量,从而减少能源消费总量;减少第二产业比重,从而减少第二产业煤炭消费量;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力度与可再生能源投资力度,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由于发展对煤炭的依赖;加强协调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增强环保意识,进而不断推进内蒙古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2;N941.3
【图文】:

变化曲线,总量,变化曲线,能源消费


古能源环境现状分析开放以来,内蒙古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能源工业方面得到巨大内蒙古经济快速发展。但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在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加大自然环境的破坏[81]。古能源现状分析关系到内蒙古环境等发面的可持续发展。本章主要从能源消费总、能源利用消费等方面对内蒙古的能源消费进行分析,同时对内问题进行研究,为内蒙古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古能源的总量特征古凭借自身资源优势,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生产地区与能是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总量还是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都

变化曲线,等能源,煤炭,蒙古


能源消费总量呈现不明显的增长趋势,由 3268.44 万吨标准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 4.20%,增长了近 1.20 倍;2001 年~20消费总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由 4453.48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 221年均增长率为 15.73%,增长了近 5 倍,2012 年内蒙古能源消费总总量的 6.11%。1995 年~2012 年,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始终大于且能源供求差额呈现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2001 年起,内蒙古能速上升趋势。来,我国能源资源严重短缺,内蒙古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生产地,输出大量能源资源的同时,严重破坏自然环境,环境恶化加剧区的可持续发展。古能源消费结构古能源消费主要包括煤炭消费、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核电消

曲线,煤炭生产,蒙古,等变


图 2.3 2005 年~2012 年内蒙古煤炭生产、消费和外销量等变量变化曲线作者整理 2.3 所示,2005 年~2012 年,内蒙古煤炭生产总量呈现快速增长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 59188.18 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 18.39%,蒙古煤炭消费总量连年递增,由 9757.39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 193年均增长率为 10.37%,增长了近 2 倍;内蒙古煤炭外销量呈现快534.93 万吨标准煤增加到 39827.16 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 倍。可见,内蒙古煤炭生产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煤炭需求,同时可民的煤炭需求。古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如图 2.3 所示,2005 年~2012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由 95.86%下降到2012 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逐年下降,由 90.44%下降到 88.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宁;薛惠锋;;能源消费需求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以陕西省为例[J];系统仿真技术;2010年02期

2 李金柱;能源经济及能源结构优化对策[J];中国煤炭;2001年08期

3 杨刚强;;内蒙古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6年04期

4 梁进社;郑蔚;蔡建明;;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分解——基于投入产出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06期

5 原艳梅;林振山;徐志华;;基于人口、经济的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9年05期

6 董军;张旭;;中国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与低碳策略研究[J];资源科学;2010年10期

7 李玮;杨钢;;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西省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研究[J];资源科学;2010年10期

8 王少平;杨继生;;中国工业能源调整的长期战略与短期措施——基于12个主要工业行业能源需求的综列协整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柯文岚;沙景华;闫晶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鄂尔多斯市生态经济系统均衡发展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3年05期

10 王蕾;魏后凯;;中国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4年06期



本文编号:2799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xtxlw/2799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7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