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几种常见经济林凋落物持水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09:23
2017年7—9月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浸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5种常见经济林凋落物的蓄积量、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率、吸水速率及有效拦蓄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林的凋落物蓄积量有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柑橘林>花椒林>核桃林>脆红李林>雷竹林;柑橘林、核桃林、花椒林、脆红李林、雷竹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为14.56、7.56、7.84、1.93、5.26 t/hm2,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25.98%、286.88%、240.01%、242.86%、170.06%; 5种经济林凋落物的持水量和持水率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呈对数函数增加,吸水速率则呈幂函数下降,所有凋落物的吸水过程均经历快速(0~1 h)、缓慢(1~10 h)、停滞(24 h) 3个阶段; 5种经济林按凋落物对降雨的有效拦蓄量排序为柑橘林>花椒林>核桃林>脆红李林>雷竹林,相关性分析表明凋落物对降雨的有效拦蓄量与凋落物蓄积量和最大持水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自然含水率相关性不显著。
【文章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2019,(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凋落物采集
2.1.2 凋落物持水能力测定
2.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凋落物蓄积量
3.2 凋落物持水量
3.3 凋落物持水率
3.4 凋落物吸水速率
3.5 凋落物有效拦蓄量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花椒气候生态区划研究[J]. 程敏,高阳华,杨世琦,叶勤玉,齐会娟,赵彤.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2]不同经营年限山核桃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J]. 叶晶,吴家森,张金池,童志鹏.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3)
[3]重庆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李秀珍,彭秀,谭名照,谭小梅,刘建兴,杨志明. 湖北林业科技. 2014(02)
[4]尾叶桉人工林改造对土壤和凋落物持水效能的影响[J]. 刘飞鹏,曾曙才,莫罗坚,丁雪腾,朱剑云,刘颂颂,李年生. 生态学杂志. 2013(05)
[5]贺兰山4种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性能研究[J]. 赵晓春,刘建军,任军辉,刘斌,母吉君.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2)
[6]杉木等几种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 陈水莲,叶金盛,曾曙才,梁远楠,廖国春. 广东林业科技. 2010(05)
[7]南亚热带3种人工松林的凋落物水文效应研究[J]. 赵鸿杰,谭家得,张学平,谢腾芳,王相娥.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05)
[8]重庆:为森林食品贴上“绿色保鲜膜”[J]. 刘万平. 中国林业产业. 2008(12)
[9]秦岭西部山地针叶林凋落物持水特性[J]. 常雅军,曹靖,马建伟,陈琦,赵琳.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1)
[10]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余新晓,鲁绍伟,靳芳,陈丽华,饶良懿,陆贵巧. 生态学报. 2005(08)
本文编号:3236405
【文章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2019,(0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概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1.1 凋落物采集
2.1.2 凋落物持水能力测定
2.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凋落物蓄积量
3.2 凋落物持水量
3.3 凋落物持水率
3.4 凋落物吸水速率
3.5 凋落物有效拦蓄量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花椒气候生态区划研究[J]. 程敏,高阳华,杨世琦,叶勤玉,齐会娟,赵彤.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2]不同经营年限山核桃林地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效应[J]. 叶晶,吴家森,张金池,童志鹏.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3)
[3]重庆市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李秀珍,彭秀,谭名照,谭小梅,刘建兴,杨志明. 湖北林业科技. 2014(02)
[4]尾叶桉人工林改造对土壤和凋落物持水效能的影响[J]. 刘飞鹏,曾曙才,莫罗坚,丁雪腾,朱剑云,刘颂颂,李年生. 生态学杂志. 2013(05)
[5]贺兰山4种典型森林类型凋落物持水性能研究[J]. 赵晓春,刘建军,任军辉,刘斌,母吉君.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2)
[6]杉木等几种人工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 陈水莲,叶金盛,曾曙才,梁远楠,廖国春. 广东林业科技. 2010(05)
[7]南亚热带3种人工松林的凋落物水文效应研究[J]. 赵鸿杰,谭家得,张学平,谢腾芳,王相娥.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05)
[8]重庆:为森林食品贴上“绿色保鲜膜”[J]. 刘万平. 中国林业产业. 2008(12)
[9]秦岭西部山地针叶林凋落物持水特性[J]. 常雅军,曹靖,马建伟,陈琦,赵琳.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1)
[10]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余新晓,鲁绍伟,靳芳,陈丽华,饶良懿,陆贵巧. 生态学报. 2005(08)
本文编号:3236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23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