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地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8 08:42
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资源景观为主要特征的自然资源公园,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变化多样,形成了类型繁多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主要有喀斯特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砂岩地貌、火山地貌等形态奇特的地貌景观,以及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等地质遗迹,其中有不少是国家乃至世界宝贵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质遗迹资源具有特殊的地学研究价值,研究地质遗迹的形成背景、大地构造、遗迹类型、分布特征、形成机制等,为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提供地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了解中国地质地貌的自然地理概况,分析中国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对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系统分析了地质遗迹的类型、分布状况、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特征,探讨了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成因类型、典型地质地貌的形成机制及其对比。采取文献资料查阅和比较分析等方法,选取中国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与国内外景区代表进行国际对比,论述其在地质特征上突出的普遍价值和科学意义。通过上述分析与研究,可以得出如下内容:中国地质公园的地层岩石在地质时代和空间...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概述
1.2.1 世界地质公园的诞生和发展
1.2.2 几个重要概念研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形特点
2.2 气候和水文特点
2.3 植被和土壤
2.4 矿产资源
第三章 中国区域地质背景
3.1 地层特征及分布
3.2 区域构造特征
3.2.1 中国大地构造位置
3.2.2 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3.3 岩石地貌特征
3.3.1 沉积岩地貌景观
3.3.2 岩浆岩地貌景观
3.3.3 变质岩地貌景观
3.3.4 古生物化石
第四章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
4.1 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
4.2 地质公园空间分布格局
4.2.1 空间分布范围
4.2.2 空间分布结构类型
4.2.3 空间分布结构形态
4.3 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构造特征
4.4 地质公园古生物特征
第五章 地质遗迹形成机制
5.1 地质遗迹成因类型
5.1.1 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类型
5.1.2 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类型
5.2 典型地质地貌形成机制及对比
第六章 典型地质地貌景观国际对比
6.1 典型喀斯特地貌对比
6.2 典型碎屑岩类地貌对比
6.3 典型花岗岩地貌对比
6.4 典型火山地貌对比
6.5 典型古生物对比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红层分布及其地貌发育的对比研究[J]. 潘志新,彭华. 地理科学. 2015(12)
[2]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及地学意义[J]. 董茜,李江风,方世明,马筱. 地球学报. 2015(06)
[3]中国山地型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的主要区域效益[J]. 王雷,田明中,孙洪艳. 山地学报. 2015(06)
[4]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研究[J]. 何小芊,王晓伟,熊国保,刘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6)
[5]江西省“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发育机制探讨[J]. 叶张煌,尹斌,刘嘉麒,王安建,陈安泽,闫强. 地球学报. 2014(06)
[6]世界遗产视野下中国地质公园现状与进展研究[J]. 孙建华,孙克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1)
[7]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成景机制[J]. 潘国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2)
[8]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发展对策[J]. 丁华,陈杏,张运洋. 经济地理. 2012(12)
[9]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J]. 邓亚东,陈伟海,张远海,黄保健,罗书文. 中国岩溶. 2012(03)
[10]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重大地质事件记录[J]. 叶张煌,刘嘉麒,尹国胜,陈安泽,王敏. 地球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 李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2]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研究[D]. 高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3]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D]. 刘江龙.中南大学 2009
[4]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 齐德利.南京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 仲艳.贵州师范大学 2014
[2]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D]. 袁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3]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及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布展方案研究[D]. 王剑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4]房山地质公园岩溶洞穴群特征和成因及利用研究[D]. 孙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5]新疆特克斯县土地生态健康评价研究[D]. 马智渊.新疆农业大学 2014
[6]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董婷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7]香港地质遗迹类型及主要地质遗迹成因探讨[D]. 王璐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8]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胡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9]浙江省遂昌县地质遗迹资源的分类、评价与综合保护研究[D]. 齐岩辛.浙江大学 2009
[10]庐山第四纪冰川与地质遗迹[D]. 王敏.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390484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概述
1.2.1 世界地质公园的诞生和发展
1.2.2 几个重要概念研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4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形特点
2.2 气候和水文特点
2.3 植被和土壤
2.4 矿产资源
第三章 中国区域地质背景
3.1 地层特征及分布
3.2 区域构造特征
3.2.1 中国大地构造位置
3.2.2 中国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3.3 岩石地貌特征
3.3.1 沉积岩地貌景观
3.3.2 岩浆岩地貌景观
3.3.3 变质岩地貌景观
3.3.4 古生物化石
第四章 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
4.1 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
4.2 地质公园空间分布格局
4.2.1 空间分布范围
4.2.2 空间分布结构类型
4.2.3 空间分布结构形态
4.3 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构造特征
4.4 地质公园古生物特征
第五章 地质遗迹形成机制
5.1 地质遗迹成因类型
5.1.1 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类型
5.1.2 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类型
5.2 典型地质地貌形成机制及对比
第六章 典型地质地貌景观国际对比
6.1 典型喀斯特地貌对比
6.2 典型碎屑岩类地貌对比
6.3 典型花岗岩地貌对比
6.4 典型火山地貌对比
6.5 典型古生物对比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红层分布及其地貌发育的对比研究[J]. 潘志新,彭华. 地理科学. 2015(12)
[2]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及地学意义[J]. 董茜,李江风,方世明,马筱. 地球学报. 2015(06)
[3]中国山地型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的主要区域效益[J]. 王雷,田明中,孙洪艳. 山地学报. 2015(06)
[4]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及其演化研究[J]. 何小芊,王晓伟,熊国保,刘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06)
[5]江西省“三清山式”花岗岩地貌景观发育机制探讨[J]. 叶张煌,尹斌,刘嘉麒,王安建,陈安泽,闫强. 地球学报. 2014(06)
[6]世界遗产视野下中国地质公园现状与进展研究[J]. 孙建华,孙克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S1)
[7]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成景机制[J]. 潘国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2)
[8]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发展对策[J]. 丁华,陈杏,张运洋. 经济地理. 2012(12)
[9]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J]. 邓亚东,陈伟海,张远海,黄保健,罗书文. 中国岩溶. 2012(03)
[10]江西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重大地质事件记录[J]. 叶张煌,刘嘉麒,尹国胜,陈安泽,王敏. 地球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 李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2]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研究[D]. 高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3]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形成机理及其地学效应研究[D]. 刘江龙.中南大学 2009
[4]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 齐德利.南京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中国南方喀斯特景观美学全球对比及其世界遗产价值研究[D]. 仲艳.贵州师范大学 2014
[2]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分类、评价及其可持续发展[D]. 袁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3]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及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布展方案研究[D]. 王剑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4]房山地质公园岩溶洞穴群特征和成因及利用研究[D]. 孙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5]新疆特克斯县土地生态健康评价研究[D]. 马智渊.新疆农业大学 2014
[6]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董婷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
[7]香港地质遗迹类型及主要地质遗迹成因探讨[D]. 王璐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8]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胡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9]浙江省遂昌县地质遗迹资源的分类、评价与综合保护研究[D]. 齐岩辛.浙江大学 2009
[10]庐山第四纪冰川与地质遗迹[D]. 王敏.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
本文编号:3390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39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