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话语交际中关联程度及其维度探究(2)

发布时间:2014-07-24 11:42

  话语交际的关联程度和企业的产能和效益的关系是一样的.一个定识在特定的语境中的语境效果并不是评价关联的唯一的因素。语境效果是有交际者的思维过程决定的,而思维过程就如同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其他的生物过程一样的,需要人们作出一定的体力和心理的精力,所以获得某种关联程度所付出的心力(mental and physical eforts)也是判断话语的关联程度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在心力这个因素中,它是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因素,如何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交际者付出的心力越大,关联程度就会越小。反之交际者无需付出多少心力时,这个定识的关联度就越高。

  在对关联概念的描述中,我们要明确它是一个比较型的概念,比较型的概念比较适合用限度的条件来描述的。D.Wilson设定了两个对关联进行限度的条件。限度条件一是定识在语境中的关联程度取决于其语境效果能达到的程度。限度条件二是定识在语境中的关联程度取决于交际者所付出的心力所控制的大小程度【41。从这两个限度条件可以看出,对关联的评价涉及到输出和输入方面的平衡,就是在语境效果和所付出心力方面的平衡。在其他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出比较清晰的关联程度的比较,在话语交际中,导致较大语境效果的定识更有关联;同时,交际者需要心力较小的定识更有关联性。我们可以用下列几个句子进行理解和比较。

  (4)a:Those who prepare to get married shouldmake a premarriage health checkings.b:The couple who both have hepatitides should betold not to have a baby.c:Sue has a hepatitis.(5)Sue,who has a hepatitis,prepares to be marriedto Jack.(6)Jack,whohasahepatitis,preparestomarried Sue.(7)Sue and Jack should consult doctor about lediseases they are likely to inherit their baby.(8)SueandJack shoudbewarnednottohaveababy.在上面的例子中,假设(5)和(6)两个句子的定识一样强,它们会在句子(4)的语境里产生什么样的语境效果呢,比较可以看出,它们在句子(4)里面会产生一样的语境效果,它们在句子(5)和(6)都有句子(8)那样的语境效果。但是,在往更深层次来看,在(4)的语境里,(6)比(5)个更有关联性,在这个语境里,(6)比(5)多了一个语境蕴涵(8)。

  在确定关联的心力方面,句子(5)(6)具有相似的概念结构,因此相似语境的演绎上要使用相同的演绎规则。如果它们在同一语境中得到加工,我们就可以认定它们需要相同的心力。将句子(8)这个语境蕴涵在心理加工时会付出额外的心力,这个额外的心力时需要对句子(6)的加工而不是对句子(5)的加工,因为只有句子(6)才有句子(8)的蕴涵。当然,要想获得任何的语境效果,都要交际者付出一定的心力,要是获得语境效果的作用不足以抵消获得该效果所付出的心力,那么就不能说这个定识有正面的关联度,交际者也就需要付出这样的心力了。人们在语言交际思维中总要付出一定的心力,只有到了意识昏迷时才会停止这样的心理活动,所以,定识的关联度也是受到心力影响的,让我们用下面二个句子进行来比较说明。

  (6)Jack,who has a hepatitis,prepares marries Sue.(9)Jack,who has a hepatitis,prepares marries Sue,what’S more,it was the harvest year in 2008.这两个句子在句子(4)这个语境中进行加工理解时。完全具有相同的语境效果,而句子(9)中所添加的额外信息是与该语境没有任何的相关性,也得不到什么样的语境效果。但在交际中,这个额外的信息在语境加工时就需要额外的心力去理解,当句子增加了一定的概念信息时,在信息处理时就要引入更多的演绎规则和理解的程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我们队关联的理解,知道句子(9)的关联度小于句子(6)的,句子(6)在交际中需要较小的心力就达到了相同的语境效果。这也十分符合人们的 1、2,理感受和交际习惯。

  4 结语

  从语言和思维的深度来看,关联涉及到人类对任何信息的加工和理解,有些研究者对某个语言定识进行定量方面的研究,如果有了这样的具有可以操作的手段和程序的话,我们就可以将定识放人到语境中,获得的语境效果就可以通过对语境蕴涵的计算而得到具体的数值。这就需要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及数学家们的综合研究了。要对人们在头脑中获得一定的语境效果所需要的心力进行评估,情况要比对语境效果要难得多了,其实,语境效果的评估很多都是非数量型的研究,对于心力的评估要做到数量型难度就更大了。

  人们在交际思维的过程中.一个人思维过程的时间长短并不能充分反映了他所付出的心力的大小,同时.在相同的时间里,一个人紧张的思考要比休闲散步付出的心力要多得多。当然。语境效果和心力大小都是语言思维过程的非表征方面,不管这些因素是否通过数理运算得到具体的数字进行描述,它们总是客观存在的。要对它们进行表征方面的判断时,一般认为它们表征的判断都是比较型的描述,这些比较判断方面的描述都是出自人们在语言方面的心理感受,要想对它们进行数理方面的描述,还需要多门学科的共同研究。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126_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