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的版权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4:45
本文关键词: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的版权问题研究
【摘要】:20世纪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使得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也逐渐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人们重要的精神组成部分——文学,在与互联网邂逅之后,诞生出“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主要以网络原创小说为主,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已从最初的边缘文学发展成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网站也从最初的非营利性网站逐步发展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为广大的网络作家和读者提供发展平台的服务商。 本论文主要对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的版权问题进行研究。网络文学出版是数字化出版的一个分支,提到出版就涉及到版权问题,对于版权问题的研究对出版的意义重大。数字版权相对于传统版权来说,无论在管理还是运营上都需要新的技术和理念来支撑。网络文学发展进入产业化时期,版权的生产、销售成为文学网站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开发版权的过程中,版权困境切实存在,要想解决这一困境,除了从基本的概念入手,如解决技术上、法律上、思想观念上、经济上的问题外,还需要具备新时代平台合作的战略眼光,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互联互通,将网络文学版权的开发进行到底。因此本文以网络文学的数字版权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的思路。 全文共分四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章概述了我国网络原创文学以及网络原创文学网站的发展,突出网络文学一路走来在各个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同时还介绍了网络文学的版权,主要包括网络文学版权的特点及网络文学的版权贸易。第3章的着力点在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的版权困境,主要分析了我国网络文学的版权困境及出现版权困境的原因,通过对版权困境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从技术上,法律上,文化上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第4章给出了解决版权困境的良方,提出在技术上和法律上的版权保护措施,并提出解决版权困境要从版权文化价值观的普及入手,并且在前人研究的全版权运营的基础之上,,还提出优化产业利益链条的具体措施及全网络平台版权共享与开发的策略。最后分析了网络文学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网络原创文学为例,从传播学、法律以及文化的综合视角对网络版权进行微观分析,并通过典型案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梳理,弥补近年来对于网络版权案例研究的不足。本文放眼新文学网站,以创世中文网的兴起与发展为例,提出网络文学版权的平台渠道合作战略,并且创新性地提出了网络文化价值观对于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提出了解决付费问题的方法,即弱化单一付费模式——采用精彩回帖赚积分抵扣阅读费等方法。
【关键词】:数字出版 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版权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文献综述13-17
- 1.3.1 国外研究13-14
- 1.3.2 国内研究14-17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17-18
- 1.4.1 研究方法17
- 1.4.2 本文创新点17-18
- 第2章 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展现状18-30
- 2.1 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的特点18-22
- 2.1.1 最初的网络原创文学创作源于“兴趣爱好”18-20
- 2.1.2 从商业化逐步向产业化发展20
- 2.1.3 成为版权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
- 2.2 网络文学网站的发展情况22-23
- 2.3 我国网络文学的版权23-30
- 2.3.1 网络文学版权的概念24
- 2.3.2 网络文学的版权贸易24-30
- 第3章 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的版权困境30-36
- 3.1 我国网络原创文学版权困境的表现30-32
- 3.2 网络文学版权困境出现的原因32-36
- 3.2.1 网络版权保护技术上不够完善32-33
- 3.2.2 网络版权法律政策保护措施不完善33-34
- 3.2.3 版权保护与开放的网络环境和公平交易原则之间的冲突34-36
- 第4章 解决网络文学版权困境的良方36-46
- 4.1 加强版权保护的网络技术开发36-37
- 4.2 建立完善的网络文学版权法律保护体系37-39
- 4.2.1 立法方面37-38
- 4.2.2 司法方面38
- 4.2.3 执法方面38-39
- 4.2.4 行业规范方面39
- 4.3 加强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普及和引导39-41
- 4.3.1 制作专门的文化价值观宣传片和流行语广为传播40-41
- 4.3.2 网络文化价值观的普及,从小做起41
- 4.4 优化利益产业链条41-45
- 4.4.1 建立双赢模式41-42
- 4.4.2 弱化单一付费模式42-45
- 4.5 拓展网络文学版权运营的平台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49-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甲生;;略论中国网络版权立法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陈邦武;杨建仁;;网络出版版权难题探析[J];编辑之友;2011年05期
3 孙雨晨;高新技术与版权贸易新特点[J];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08期
4 王秀丽;于秀丽;;授权要约:数字版权贸易的新模式[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09期
5 龚圆圆;张艺菲;徐斌;;近十年我国版权贸易硕士、博士论文选题分析[J];出版科学;2010年03期
6 黄霄旭;;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的现状与未来——基于对盛大文学的分析考察[J];出版科学;2012年01期
7 匡文波;王湘宁;;网络文学版权走向世界[J];对外传播;2009年07期
8 刘晓兰;;网络文学版权保护问题研究[J];现代出版;2011年05期
9 丁琼;;论网络版权的保护[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10 刘晶;;困境·经验·探索:中国数字版权构建之路[J];国际新闻界;2012年02期
本文编号:1053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05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