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介重大文字差错看校对队伍的建设问题
本文选题:重大文字差错 + 校对队伍 ; 参考:《出版广角》2015年Z1期
【摘要】:新闻媒介重大文字差错问题的出现,是编辑和校对不认真,还是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以后又该如何防范?一时议论纷纷。本文通过对重大文字差错事件的回顾,深层次分析其成因,提出这主要是校对队伍建设的问题。要做好今后的校对队伍建设,必须在以往校对队伍的建设经验上,增加新的内容,即排除经济干扰,培养校对人员的忠诚度,以及树立正确的校对工作导向。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major news media text errors, is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not serious, 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strict? How can we guard against it in the future? There was a fuss about i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the major events of text err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errors, and points out that this is mainly the problem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oofreading teams. 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ofreading team in the future, we must add new contents to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former proofreading team, that is, to eliminate economic interference, to cultivate the loyalty of proofreaders, and to set up the correct orientation of proofreading work.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G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大鸿;;如何解决文稿中的文字差错问题[J];秘书之友;2008年10期
2 黄昌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应杜绝文字差错[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8年06期
3 边蕺;;小议杜绝刊物上的文字差错[J];湖湘论坛;1992年04期
4 周少英;;文字差错与心理障碍——浅谈“视而不见”的心理机制[J];中国出版;1993年04期
5 王保民;;也谈“文字差错”[J];新闻窗;1996年04期
6 申强;;文字差错源流浅谈[J];编辑之友;2009年06期
7 方华生;;谈谈图书编校中容易混淆的字与词[J];编辑之友;2009年11期
8 孔繁荣;决心措施效果[J];新闻知识;1986年09期
9 本刊编辑部;感谢和决心[J];河北学刊;1987年04期
10 胡培峰;;文字差错与新闻失实[J];新闻知识;199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少英;;名人笔误的诱因[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2 曹智勇;;中医药期刊文字差错剖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九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青 编审;文字差错与贬值升值[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2 记者 金鑫;咬住差错 嚼出滋味[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3 浙江北仑第一发电公司 虞时中;有效的监督是防止荧屏文字差错的良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晋雅芬;新闻或广告不规范 文字差错率较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王光辉 严贤国 牛莉萍;环环相扣 全员把关[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郭雯;对语言乱搭用就要狠“咬”[N];福建日报;2013年
7 ;本报重视读者批评意见 检查纠正标点误用和文字差错[N];光明日报;2006年
8 冀北仁;“咬嚼”12人的文化自觉[N];深圳商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余传诗;《咬文嚼字》将“咬”央视荧屏[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记者 赵兰英 孙丽萍;《咬文嚼字》小刊物,大影响[N];文汇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谈大勇;图书出版中的文字差错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12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191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