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汉译西医书籍的编辑出版概况、特点及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23 18:21
晚清时期,从事翻译出版西医书籍的主体逐渐从来华传教士向中国知识分子转变,呈现出时间与地域分布不均衡、书籍类别丰富、出版机构众多及编译目的迥异等特点。汉译西医书籍的大量出版,不仅从多方面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而且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医学事业的转型发展。
【文章来源】:图书馆.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晚清汉译西医书籍的编辑出版概况
2 晚清汉译西医书籍的编辑出版特点
2.1 时间与地域分布不均衡
2.2 书籍类别丰富
2.3 出版机构众多
2.4 编译目的迥异
3 晚清汉译西医书籍编辑出版的历史影响
3.1 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
3.2 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医学事业的转型发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西医学文献翻译的特点及出版机构[J]. 陈永生,张苏萌. 中华医史杂志. 1997(02)
本文编号:3155808
【文章来源】:图书馆.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晚清汉译西医书籍的编辑出版概况
2 晚清汉译西医书籍的编辑出版特点
2.1 时间与地域分布不均衡
2.2 书籍类别丰富
2.3 出版机构众多
2.4 编译目的迥异
3 晚清汉译西医书籍编辑出版的历史影响
3.1 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
3.2 促进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医学事业的转型发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西医学文献翻译的特点及出版机构[J]. 陈永生,张苏萌. 中华医史杂志. 1997(02)
本文编号:3155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chubanfaxing/3155808.html